- 年份
- 2024(7966)
- 2023(10816)
- 2022(8883)
- 2021(8261)
- 2020(6564)
- 2019(14179)
- 2018(13940)
- 2017(26672)
- 2016(14101)
- 2015(15146)
- 2014(14195)
- 2013(13931)
- 2012(12243)
- 2011(10965)
- 2010(11005)
- 2009(10519)
- 2008(9745)
- 2007(9006)
- 2006(8067)
- 2005(6786)
- 学科
- 济(57570)
- 经济(57518)
- 业(48327)
- 农(46666)
- 管理(36229)
- 农业(31319)
- 企(27040)
- 企业(27040)
- 业经(18438)
- 方法(18436)
- 中国(17081)
- 数学(16336)
- 数学方法(16157)
- 财(15212)
- 技术(14354)
- 地方(14091)
- 收入(12510)
- 制(12310)
- 贸(10786)
- 贸易(10779)
- 农业经济(10607)
- 发(10584)
- 易(10544)
- 银(9486)
- 技术管理(9476)
- 银行(9474)
- 村(9148)
- 农村(9141)
- 行(9136)
- 体(9051)
- 机构
- 学院(188015)
- 大学(177589)
- 济(83019)
- 经济(81555)
- 管理(71989)
- 理学(62503)
- 理学院(61969)
- 研究(61594)
- 管理学(61037)
- 管理学院(60714)
- 中国(48699)
- 农(48509)
- 农业(36581)
- 科学(35333)
- 财(35326)
- 京(34891)
- 业大(32218)
- 中心(29812)
- 所(29560)
- 江(28990)
- 财经(27416)
- 研究所(26533)
- 经(24998)
- 经济学(24981)
- 范(23923)
- 师范(23754)
- 州(22811)
- 经济管理(22740)
- 经济学院(22694)
- 农业大学(22500)
- 基金
- 项目(127199)
- 科学(101525)
- 研究(100537)
- 基金(91106)
- 家(78146)
- 国家(77320)
- 科学基金(66992)
- 社会(66510)
- 社会科(62652)
- 社会科学(62639)
- 省(52998)
- 基金项目(47894)
- 教育(44317)
- 编号(43061)
- 划(41718)
- 自然(38532)
- 自然科(37654)
- 自然科学(37648)
- 自然科学基金(36976)
- 资助(34171)
- 成果(33786)
- 发(30621)
- 创(30020)
- 农(29477)
- 课题(28803)
- 重点(28293)
- 创新(28116)
- 国家社会(28092)
- 部(27699)
- 制(26882)
- 期刊
- 济(98933)
- 经济(98933)
- 农(54634)
- 研究(54200)
- 中国(41218)
- 农业(36801)
- 科学(25636)
- 学报(25507)
- 财(25451)
- 业经(23741)
- 管理(23676)
- 大学(20953)
- 教育(20848)
- 融(20714)
- 金融(20714)
- 学学(20180)
- 业(17331)
- 技术(16620)
- 经济研究(14756)
- 农业经济(14179)
- 农村(13988)
- 村(13988)
- 问题(13772)
- 财经(12559)
- 经(10946)
- 世界(10926)
- 版(10801)
- 经济问题(10301)
- 科技(10018)
- 技术经济(9982)
共检索到282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蓝海涛 王为农 涂圣伟 张义博 周振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速逐步下台阶,大规模农民工返乡潮并未出现,但区域性、行业性、群体性减收问题凸显,收入增速"跑过"经济增速的态势开始逆转,正在跌入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波中低增长期。农民增收面临价格支持政策改革节奏快慢、社保缴费比例调减幅度大小、财政转移性收入增长多少、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急缓、环保政策执行松紧等五大"两难"矛盾,存在粮食去库存预期不明、玉米面积调减行政色彩较浓和制造业去产能过急过猛三大政策风险点。建议按照长短结合、开源增收、节本减负的原则,探寻政策挖潜、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弥补短板、精准扶贫
关键词:
农民收入 矛盾与风险点 潜在增长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姜荣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服务经济主导期和创新国际竞争优势关键期,服务外包作为其中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不仅成为新时期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也为我国转向就业密集型增长开创了新局面。与此同时,从最新趋势看,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步入新常态日益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带来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产业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两极分化趋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新常态下我国服务外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宪红
基于我国农民收入倍增的文献梳理,对新常态经济下我国农民收入倍增的路径障碍进行了分析。结合农民收入倍增障碍的相关调查,发现收入倍增路径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即取得不同农民收入群体达到收入倍增的难易程度不同,给出新常态经济下我国农民收入倍增的政策调整趋势为:逐步改善农产品交换关系,完善农村交易市场机制,进而为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加打下基础;进一步扩展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劳动交换关系,进一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城乡、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壁垒,调整城乡及地区间的交换比例,完善新常态经济下我国农民收入倍增路径选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成 张荣
"三农"问题是国家发展的重点项目,也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农村金融的发展面临更大的难题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常态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监管程度以及运营模式的转变趋势,以当前新常态下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为出发点,探寻其发展的困境与原因。最后根据新常态的内涵,从资源配置、简化管理、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等四个方面对如何突破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农村金融 困境与突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梅枝
解决农民收入增长持续缓慢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大局。但是,由于受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农村物质与人力资本长期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率基本上呈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之势。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要使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破除体制障碍,加快土地制度创新,增加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增长 持续缓慢 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浩
本文针对中国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现实 ,重点从制度因素分析其原因 ,并把制度创新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佳佳
由于心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环境的判断较为悲观,发展积极性受阻,城市适应能力不足,难以摆脱边缘化处境,从而制约了其城市融入的步伐,为此,可以从认知能力的提升、情绪调节能力的优化、现代性价值成分的内化及行为逻辑的调整四个方面着手,构建较为完备的心理环境调适系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勇
<正>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根据2023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3年和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均为3%,低于2010~2019年的年均增长率(3.7%),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而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复苏步伐不一且差距拉大,导致全球宏观经济政策难以协调。在这种背景下,拉美地区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邬德林 刘凤朝
农业技术创新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质量、丰富农产品种类及解放农村劳动力等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在农业技术研发和应用环节面临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农业技术成果应用转化渠道不畅、农民对农业技术成果需求不足等困境,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应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有效供给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率和培育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内在需求等路径走出困境。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技术创新 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邬德林 刘凤朝
农业技术创新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质量、丰富农产品种类及解放农村劳动力等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在农业技术研发和应用环节面临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农业技术成果应用转化渠道不畅、农民对农业技术成果需求不足等困境,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应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有效供给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率和培育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内在需求等路径走出困境。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技术创新 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王珊珊
经济新常态下背景下辽宁省农民收入增长出现明显回落,但收入结构在不断优化。未来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经济新常态阶段辽宁省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赣辉 董卫平
(一)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必须有新的突破。从温饱走向小康的过程,实质就是经济结构转换升级的过程。农村重点是要调整好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越多,农民收入就越稳定。不仅农民来自二、三产业收入增加,而且来自农业的收入也因农业规模经营而有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增收越来越受到国民经济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深刻影响,持续增收有机遇,但也有压力和挑战。要抓住农民增收的新机遇,实现农民增收新突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文恩
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国民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是主体,向农民赋权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必然要求。向农民赋权主要包括赋予他们发展权、教育权、正常迁移权和土地财产权。
关键词:
三农 农民收入 增长 赋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