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8)
2023(8248)
2022(6941)
2021(6458)
2020(5394)
2019(11450)
2018(11323)
2017(20843)
2016(10683)
2015(11381)
2014(10568)
2013(9935)
2012(8666)
2011(7674)
2010(7840)
2009(7576)
2008(7165)
2007(6432)
2006(5445)
2005(4780)
作者
(26844)
(22102)
(21972)
(20676)
(14130)
(10515)
(9932)
(8372)
(8351)
(7866)
(7400)
(7382)
(6895)
(6856)
(6732)
(6601)
(6598)
(6428)
(6377)
(6210)
(5243)
(5186)
(5144)
(5127)
(5000)
(4945)
(4901)
(4894)
(4302)
(4257)
学科
(38590)
管理(36474)
(32683)
企业(32683)
(32298)
经济(32259)
技术(14968)
中国(13483)
方法(12962)
(11768)
银行(11762)
技术管理(11658)
(11412)
(11172)
(10891)
(10829)
保险(10800)
数学(10472)
数学方法(10337)
业经(9746)
(9635)
(8404)
金融(8403)
理论(7774)
(7318)
财务(7305)
财务管理(7286)
(7012)
贸易(7003)
制度(6931)
机构
学院(135657)
大学(132335)
管理(56059)
(53728)
经济(52532)
理学(47340)
理学院(46909)
管理学(46173)
管理学院(45901)
研究(39269)
中国(36327)
(28521)
(26382)
科学(22067)
财经(21732)
(21491)
中心(20064)
(19678)
(17795)
(17484)
(16558)
(16461)
北京(16439)
业大(16318)
师范(16306)
财经大学(16225)
经济学(16104)
研究所(15673)
商学(15430)
商学院(15254)
基金
项目(90126)
科学(72888)
研究(70079)
基金(64934)
(55028)
国家(54534)
科学基金(48885)
社会(45785)
社会科(43370)
社会科学(43361)
(37362)
基金项目(34073)
教育(32272)
自然(30168)
(30151)
自然科(29591)
自然科学(29582)
自然科学基金(29083)
编号(28781)
(25802)
资助(24928)
创新(22949)
成果(22582)
课题(20013)
重点(20010)
(19086)
(18973)
(18731)
国家社会(18693)
项目编号(18456)
期刊
(60199)
经济(60199)
研究(43744)
中国(31249)
管理(23486)
(22686)
(21383)
金融(21383)
教育(17841)
科学(16338)
(15610)
学报(15565)
技术(13032)
大学(12654)
学学(11812)
业经(11237)
农业(10301)
财经(10291)
经济研究(9948)
科技(9142)
(8756)
技术经济(7392)
(6795)
论坛(6795)
(6654)
商业(6614)
财会(6607)
理论(6556)
现代(6372)
会计(6316)
共检索到211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潘梅  喻诚  耿天舒  
论文着眼于经济"新常态"下票据业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就票据业务的创新路径和风险点进行了探讨。总体上认为,新常态下票据业务大有发展潜力,创新路径应结合自身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在差异化经营中体现自身业务经营优势与市场定位;同时应规范业务创新流程,严控风险,在票据市场的稳健发展中实现各市场参与方的共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俊芳  
受技术能力和水平的限制 ,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多为逃避管制型创新 ,技术性金融创新是薄弱环节。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只有改变传统发展战略 ,在坚持改革的原则下 ,以创新求发展 ,才能应对国际竞争挑战并抓住机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元龙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伴随着金融发展的新常态,即金融发展速度新常态、金融结构新常态、金融创新的新常态和金融风险管控的新常态。防范和管控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要特别关注产能过剩风险、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三大金融风险。要防范推进金融改革中的风险和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加快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遵循防范风险的操作性原则,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国刚  
2014年,中国金融在有效支持了经济金融运行"稳中求进"的过程中,存在着债务率进一步提高、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降反升、金融为自己服务的比重继续上升、金融运行险象环生和不规范的金融运作乱象丛生等问题。2015年,中国金融的应对之策包括:以公司债券回归直接金融为抓手,推进金融体系改革;顺应国际收支平衡的趋势,调整央行资产结构,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转变;以功能监管为取向,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机制的转型;以金融产品创新为基础,推进金融的专业化发展;把握资金的流向、流量和流速,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普  葛鑫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珀  孙建华  
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当局为追求微观利益或宏观效益而对其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它对活跃市场、提高金融效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金融风险,必须认真加以防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树林  王晓明  
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型业务 ,存在承销业务雷同 ,经纪业务品种单一 ,业务趋同和业间合作趋同化 ;创新型业务———并购业务 ,存在诸多非市场因素及投资银行自身障碍导致了并购后企业的低效率 ;业务多元化是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但多元化带来的利益冲突日益突显。政府在政策上就必须逐步解除人为垄断 ,引导投资银行走特色经营之路 ,完善相关法规 ,继续实施产权制度改革 ,推动并购业务的创新发展。券商要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 ,开拓业务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以实现投资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功  
2008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地方公共投资规模持续膨胀,与之相伴的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扩张与债务风险的加剧,必须在客观评价风险的基础上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本文通过建立柔性评价指标体系、先进的红绿灯预警体系和风险指数模型来评价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并提出了系统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先锋  
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下,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伴随着企业经营难度加大,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吃紧或断裂的情况,尤其是前期银行过度追求担保、企业间连环担保等现象,导致金融风险很容易层层波及。尽管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与之相适应,金融风险管控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控制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一、新常态下金融风险表现形式:A县视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中华  
资本市场存在外生性与内生性两种不同的风险。资本市场的创新可以分散和转移外部性风险,但加大了内生性风险,起到累积和放大资本市场风险的作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过度的金融创新起了传导链和放大器的作用。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创新,必须寻求创新与监管及风险防范的平衡;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健全资本市场的监督与宏观调控体系及机制;防范外部金融冲击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2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3年五大重点工作之一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2022年6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规律,深化对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认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关键词: 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为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全面风险管理需要,中国工商银行依托科技优势,自主研发并成功推广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构建起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监督模型为风险识别引擎的全新监督模式,从根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丽  杜跃平  
文章阐述了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的产生机理,以及在伙伴选择、合作运行和成果分配这三个阶段的具体表现,并从国内外环境、合作企业和知识产权三个角度分析了这一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法律、合理选择伙伴、合理设计契约、合理分配成果、加强知识保护和提高保护意识等防范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淑萍  
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纳税人纳税行为、国家征税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应努力适应宏观环境,积极应对税务风险;健全制度基础,防范控制税务风险;建立预测系统,评估监控税务风险;规范防范策略,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