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29)
2023(20819)
2022(17604)
2021(16118)
2020(13731)
2019(30873)
2018(30420)
2017(57668)
2016(31402)
2015(35275)
2014(34904)
2013(33905)
2012(31054)
2011(28248)
2010(28827)
2009(27401)
2008(26455)
2007(24267)
2006(21411)
2005(19264)
作者
(91920)
(76701)
(76696)
(72683)
(48467)
(36972)
(34736)
(29821)
(28927)
(27367)
(26173)
(25699)
(24611)
(24270)
(23981)
(23773)
(23023)
(22715)
(22314)
(22023)
(19188)
(19130)
(18681)
(17559)
(17432)
(17129)
(17125)
(16996)
(15523)
(15262)
学科
(134748)
经济(134541)
管理(93996)
(87606)
(74446)
企业(74446)
方法(55383)
数学(47490)
数学方法(46766)
中国(38448)
(35949)
(34242)
业经(30370)
(30343)
金融(30335)
(30094)
(29655)
银行(29585)
地方(29055)
(28424)
(28391)
(23412)
贸易(23396)
理论(22721)
(22703)
(22440)
农业(22417)
财务(22367)
财务管理(22315)
企业财务(21153)
机构
学院(446228)
大学(444320)
(184945)
经济(180970)
管理(166139)
研究(152325)
理学(142411)
理学院(140821)
管理学(137962)
管理学院(137173)
中国(119806)
科学(93762)
(93066)
(87801)
(79491)
(78165)
中心(71083)
研究所(70755)
财经(68814)
(68753)
业大(68026)
农业(62592)
(62104)
北京(58213)
经济学(57500)
(56206)
师范(55505)
(54563)
(54504)
经济学院(51579)
基金
项目(293936)
科学(229916)
基金(211766)
研究(210931)
(186079)
国家(184508)
科学基金(157200)
社会(134950)
社会科(127379)
社会科学(127340)
(117462)
基金项目(111014)
自然(101613)
自然科(99346)
自然科学(99315)
教育(97977)
(97958)
自然科学基金(97542)
资助(86941)
编号(85137)
成果(69616)
重点(66952)
(63719)
(63074)
(62661)
课题(60029)
创新(58754)
科研(56575)
国家社会(55635)
教育部(54573)
期刊
(209050)
经济(209050)
研究(130603)
中国(93686)
学报(74976)
(73031)
(70442)
科学(66222)
管理(63061)
大学(56298)
学学(53541)
(51740)
金融(51740)
农业(47955)
教育(47620)
技术(39493)
财经(34940)
经济研究(34711)
业经(33145)
(30089)
问题(26211)
(25569)
统计(22915)
(22723)
技术经济(22678)
(21255)
(21026)
科技(20789)
商业(20228)
理论(20140)
共检索到677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自我国进入宏观经济新常态以来,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小幅增长的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却出现明显下滑态势,两者背离关系逐渐显现。这种微观融资需求高涨与宏观资金面趋紧的背离现象实质上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的具体表现。针对这一点,对不同时期社会融资规模与M2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相较于样本期内其他时期,宏观经济新常态时期两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均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突变,保持在高位小幅波动且持续期较长,并且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的正向效应较M2更强。故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注重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并采取适度宽松的定向调控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从而缓解两者之间背离关系的扩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龙少波  袁东学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国内价格水平变动出现了新的特征:CPI与PPI的走势出现长时间的正负背离,两者间的缺口已接近历史最大值,但CPI与PPI的波峰、波谷在时间点上仍然大致相对应。研究发现:在中国农产品供需紧平衡和服务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上涨对食品和服务价格的传导是CPI上涨的重要原因;工业产能过剩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挫对工业品生产资料价格的传导是PPI下降的重要原因。劳动力成本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一涨一跌"使得CPI与PPI变动"正负背离",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是CPI与PPI之间缺口扩大接近于历史最大值的主要原因。CPI与PPI间的价格传导机制减弱但仍然存在,是两者之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春生  蒋海  
本文以VAR模型比较了M2、信贷规模、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最高,而M2的相关性最高,社会融资规模并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M2仍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社会融资规模可作为重要的宏观监测指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丽虹  张祥建  徐龙炳  
社会融资规模宏观调控指标自2011年推出以来,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与此同时,社会融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非信贷融资呈高速增长趋势。那么,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又将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的月度数据为样本,考察了社会融资规模以及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显著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不过,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存在一定的门槛水平。与此同时,不同的社会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相同。其中,银行贷款和股票融资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票据融资对实体经济发展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社会融资规模与M2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但两者的统计角度、范围和创造渠道并不一致。近期社融与M2增速背离主要是金融去杠杆的结果当前,社会上对社会融资规模与M2走势差异议论较多、看法各异。事实上,社会融资规模与M2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但由于两者统计的角度、范围和创造的渠道并不一致,互有不对应项目,因而二者并不存在数量上的对等关系。从历史上看,两者走势接近、相关性较高。近期社会融资规模与M2增速差距有所扩大,主要是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去杠杆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薪燕  
本文从社会融资总量视角衡量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基于2002~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季度数据,运用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等方法实证分析这四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增加并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相反,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融资规模及广义货币供应量将逐步增加。最后就进一步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机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阳  
当前M1和M2增速背离是非复苏型背离货币现象是实体经济的反映,在经济的不同阶段货币结构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常来看,M1和M2增速背离出现在经济的复苏阶段。理想状态下,经济经历衰退和萧条阶段使得市场完成出清,并逐渐形成新的增长动能。在货币层面上就表现为M2增速放缓,M1增速上升。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为新一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金全  张都  
自我国进入宏观经济新常态阶段以来,CPI水平保持低位正增长的同时,PPI水平却出现了连续的下滑态势,二者之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背离,这不仅与经济理论不符,同时也使得货币政策调控物价水平的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受阻。针对这一点,对新常态下CPI与PPI产生背离的货币政策原因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时期下CPI与PPI对货币冲击反应的差异性引起了CPI与PPI之间背离现象,而这同时也是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调控二者之间剪刀差效果甚微的原因。故而,中央银行应该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缓解CPI与PPI之间的背离现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金全  张都  
自我国进入宏观经济新常态阶段以来,CPI水平保持低位正增长的同时,PPI水平却出现了连续的下滑态势,二者之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背离,这不仅与经济理论不符,同时也使得货币政策调控物价水平的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受阻。针对这一点,对新常态下CPI与PPI产生背离的货币政策原因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时期下CPI与PPI对货币冲击反应的差异性引起了CPI与PPI之间背离现象,而这同时也是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调控二者之间剪刀差效果甚微的原因。故而,中央银行应该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冉光和  陈娟  张冰  
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状况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2~2013年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并运用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增长都有影响,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共同变化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变化分别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利率市场化及社会有效融资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冉光和  陈娟  张冰  
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状况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2~2013年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并运用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都会长期正向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增长都有影响,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共同变化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变化分别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利率市场化及社会有效融资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原  王珍珍  陈玉菲  
金融指标及金融工具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反映实体经济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也会促进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以我国新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形势为背景,打破传统的M21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等传统指标的束缚,通过构建"社会融资规模产出率"指标,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联动性,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式以及如何保持合理性的新举措,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洋  
探讨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原因及特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及其与金融危机的爆发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对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近几十年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的频繁出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源自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性对虚拟经济稳定性的影响,因此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会在宏观层面上对金融危机产生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在谨慎和适度地推动虚拟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时对金融市场加强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詹学刚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小微企业相对过去更加难以获取银行信贷资金,这极大地限制了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文章通过对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难题找到途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  杜知桓  
社会融资规模于2011年成为中国新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其可控性一直没有得到有力证实。利率作为央行宏观调控手段,在宏观金融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研究中发现,理论上三个层次利率能够对融资规模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实际中,三层次利率对社会融资规模的控制能力有限。结合中国政策实际提出有关提高融资规模可控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