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8)
- 2023(18322)
- 2022(15035)
- 2021(13769)
- 2020(11503)
- 2019(25769)
- 2018(25229)
- 2017(48104)
- 2016(25276)
- 2015(28278)
- 2014(27508)
- 2013(26606)
- 2012(24355)
- 2011(21966)
- 2010(22588)
- 2009(21635)
- 2008(20339)
- 2007(18314)
- 2006(16400)
- 2005(15029)
- 学科
- 济(113733)
- 经济(113593)
- 管理(81001)
- 业(73288)
- 企(63887)
- 企业(63887)
- 方法(43190)
- 数学(37448)
- 数学方法(36811)
- 中国(33488)
- 财(30091)
- 融(30003)
- 金融(29999)
- 银(28892)
- 银行(28853)
- 行(27832)
- 制(27350)
- 业经(25927)
- 地方(25642)
- 农(25486)
- 学(23562)
- 体(18787)
- 务(18773)
- 财务(18715)
- 财务管理(18670)
- 理论(18555)
- 技术(18530)
- 企业财务(17785)
- 贸(17641)
- 贸易(17623)
- 机构
- 学院(355221)
- 大学(354534)
- 济(152733)
- 经济(149649)
- 管理(134716)
- 研究(120905)
- 理学(114900)
- 理学院(113671)
- 管理学(111505)
- 管理学院(110855)
- 中国(98902)
- 财(74235)
- 京(73490)
- 科学(70240)
- 所(59921)
- 财经(57717)
- 中心(56830)
- 江(54644)
- 农(53913)
- 研究所(53784)
- 经(52263)
- 经济学(48663)
- 业大(48311)
- 北京(46052)
- 范(44368)
- 院(44110)
- 师范(43855)
- 州(43531)
- 经济学院(43403)
- 财经大学(42946)
- 基金
- 项目(232915)
- 科学(185065)
- 研究(170954)
- 基金(170470)
- 家(148258)
- 国家(147078)
- 科学基金(127254)
- 社会(111775)
- 社会科(106154)
- 社会科学(106127)
- 省(91377)
- 基金项目(88202)
- 自然(80606)
- 教育(79140)
- 自然科(78836)
- 自然科学(78814)
- 自然科学基金(77412)
- 划(76056)
- 资助(69736)
- 编号(67900)
- 成果(55773)
- 重点(53054)
- 部(51113)
- 创(50802)
- 发(50392)
- 课题(47899)
- 创新(47709)
- 国家社会(47077)
- 制(46537)
- 教育部(44745)
- 期刊
- 济(175194)
- 经济(175194)
- 研究(110533)
- 中国(75765)
- 财(59137)
- 管理(55103)
- 学报(52906)
- 农(49528)
- 科学(49509)
- 融(48002)
- 金融(48002)
- 大学(41311)
- 学学(39099)
- 教育(38335)
- 农业(32474)
- 技术(32015)
- 财经(29964)
- 经济研究(29855)
- 业经(26825)
- 经(25855)
- 问题(21097)
- 技术经济(18506)
- 统计(18110)
- 业(17326)
- 策(16965)
- 贸(16941)
- 理论(16239)
- 版(15920)
- 商业(15746)
- 科技(15611)
共检索到552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桂花
新常态下,经济领域的深化改革必将全面推进,其中,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型是关键。该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交叉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了市场化的制度内涵,指出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在于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经济理性程度及结构制衡。在此基础上,该文分析了中国金融监管的问题来源以及突破路径依赖的方法。最后该文建议,新常态下金融监管的模式应该从静态控制转向动态结构平衡。具体地,监管理念上从自上而下转向结构制衡;监管方式上由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监管目标上鼓励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洪梅 温秀玲 谢淑萍
随着碳金融的兴起与发展,碳金融风险监管问题也日益重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是否应该对目前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单一碳金融综合监管部门。结果发现,虽然碳金融分业监管模式和独立综合监管模式各具优势,但从长期看,采用碳金融综合监管模式要优于分业监管模式。同时发现,由于我国目前基本制度支撑的缺失,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碳金融监管机构需要解决4个方面的制度支撑问题。
关键词:
碳金融 综合监管 分业监管 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郝静明 张莹
2018年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这标志着我国的金融监管从"一行三会"时代正式跨入了"一委一行两会"时代。金融监管体制又一次进行了重大调整。新的监管框架是否能够提升监管效力,满足金融发展的需求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为例,使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有效性,并以我国监管体制沿革为基础,从分业与混业监管、机构与功能监管、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不同阶段金融监管的成效,并在此视角下,对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成效做出展望。
关键词:
成本收益分析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实践改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沈逸涛
在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行业已经逐渐走向国际化,在国际上有中国的声音。党的十九大、"两会"站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我国现实需要的角度上,对金融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我国经济进入疲软期,这就需要我国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对我国深化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研究为主要方向,通过阐述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的重要性,深入剖析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针对这些挑战规划相应的对策,以此来促进金融监管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金融机制 改革 影子银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鲲鹏
商业银行的新政治经济学: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金融监管"风暴"商业银行的新政治经济学:银行的意义远高于银行本身,其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金融助推器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体制下,银行的意义都远远高于银行本身。银行的经营目标,亦非如一般公司企业那样,仅仅是单纯地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而是在一系列复杂纠葛的社会目标和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鲲鹏
商业银行的新政治经济学: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金融监管"风暴"商业银行的新政治经济学:银行的意义远高于银行本身,其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金融助推器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体制下,银行的意义都远远高于银行本身。银行的经营目标,亦非如一般公司企业那样,仅仅是单纯地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而是在一系列复杂纠葛的社会目标和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仙慧
在跨国金融机构的竞争、示范效应和国内金融机构效率追求的双向驱动下,我国混业经营趋势日渐迅猛,而这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国内、国际两个层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2015年6月的股灾,所昭示的证监会和银监会的不协调,更是凸显了当下协调机制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法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革新,并通过绩效分析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方案,得出:在国务院设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专司三会协调及与人民银行的协调,是较为得当的选择,同时就中国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制度构建与完善,提出了初步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耀明
由于金融监管的制度模式从根本上决定着金融监管效果 ,因而对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的研究必须要注重对金融监管制度模式创新的研究。在金融监管制度模式选择及模式创新的决定因素中 ,社会经济制度及其所包含的利益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金融监管力度应随宏观金融形势、金融市场风险程度、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随时予以调整。金融监管模式的建立必须要符合国际规则。在我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加强和入世步伐加快的情况下 ,混业监管将是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模式创新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模式 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鹏 龙海明 李佳珂
互联网金融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内在价值冲突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不同的监管目标,引入法经济学理念,从法律原则监管、行政规则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三个层面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监管 法经济学 效用最大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云龙 常飞
金融监管独立性是监管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的实现有赖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内在方面是监管对象即金融业本身的特殊性,外在方面是防止政府不当干预和监管俘获。现有研究和实践忽视了内在方面对监管独立性的重要影响。目前,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金融业不同部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等三方面相互依赖的增强以及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影响了监管独立性的实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鹏 龙海明 李佳珂
互联网金融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内在价值冲突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不同的监管目标,引入法经济学理念,从法律原则监管、行政规则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三个层面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监管 法经济学 效用最大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鹏 龙海明 李佳珂
互联网金融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内在价值冲突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不同的监管目标,引入法经济学理念,从法律原则监管、行政规则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三个层面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监管 法经济学 效用最大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军峰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互联网金融发展所匹配的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制度尚且不够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出现。对此,本文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从制度监管的视角对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地改进对策。从而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新特征,设立新的制度,确保互联网金融能够得到有效地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