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4)
2023(12029)
2022(9992)
2021(8978)
2020(7200)
2019(15756)
2018(15148)
2017(28135)
2016(14708)
2015(16022)
2014(15361)
2013(14787)
2012(13602)
2011(12364)
2010(12811)
2009(12234)
2008(11176)
2007(10101)
2006(9201)
2005(8541)
作者
(39818)
(32758)
(32627)
(30687)
(20731)
(15642)
(14669)
(12532)
(12460)
(11731)
(11130)
(11024)
(10360)
(10350)
(10258)
(10135)
(9624)
(9607)
(9386)
(9268)
(8233)
(7981)
(7801)
(7576)
(7565)
(7414)
(7269)
(7226)
(6598)
(6486)
学科
(60602)
经济(60547)
(44451)
管理(44287)
(36355)
企业(36355)
中国(27410)
(26373)
金融(26372)
(24462)
银行(24448)
(23866)
地方(22531)
(18386)
业经(17152)
(16423)
方法(16065)
技术(15893)
(15122)
数学(13054)
数学方法(12908)
农业(12901)
(11321)
贸易(11305)
中国金融(11193)
(11154)
地方经济(11146)
技术管理(11071)
(10887)
理论(10267)
机构
学院(197904)
大学(191206)
(84054)
经济(82213)
管理(72267)
研究(69870)
理学(60373)
中国(60116)
理学院(59711)
管理学(58789)
管理学院(58413)
(41253)
(40454)
科学(39587)
(34322)
中心(33759)
(31688)
财经(30983)
研究所(30518)
(29652)
(27884)
(27027)
(26827)
师范(26769)
经济学(26140)
北京(25924)
(25362)
业大(24619)
经济学院(23436)
(22789)
基金
项目(125486)
科学(99699)
研究(98530)
基金(87988)
(74890)
国家(74162)
科学基金(64396)
社会(63539)
社会科(60423)
社会科学(60411)
(52716)
基金项目(45617)
教育(44086)
(42289)
编号(40878)
自然(37409)
自然科(36592)
自然科学(36585)
自然科学基金(35910)
资助(34476)
(34008)
成果(33461)
(30097)
课题(29621)
重点(28598)
创新(28234)
发展(28149)
(27677)
国家社会(26188)
(26009)
期刊
(102857)
经济(102857)
研究(66109)
中国(48392)
(36647)
金融(36647)
(31567)
管理(30191)
(29880)
教育(26698)
科学(24795)
学报(24578)
农业(19851)
大学(19338)
业经(19206)
技术(18329)
学学(18052)
经济研究(17137)
财经(15316)
(13230)
问题(12306)
科技(10392)
商业(10336)
(10318)
(10106)
论坛(10106)
(9945)
技术经济(9845)
现代(9456)
国际(9419)
共检索到325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建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全面阐释了经济"新常态"的九大特征,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作为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认清金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对地方金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谋划好下一阶段全省金融工作,发挥金融支撑经济新常态的突出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纳新  伍中信  
无论是调整产业结构,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文章选取金融相关率指标和专利申请数指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用存在但有限,而其冲击存在长期正向作用,具有持久性,发展空间巨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洪铭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创新型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然而,由于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法律法规缺失、创新无序混乱、行业监管缺位等诸多问题。通过法制化、制度化建设,营造发展新环境,激发创新新动力,完善监管新机制体制,可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伏安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金融租赁业发展既面临着广阔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推动金融租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深化改革转型,更好地促进产业创新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是当前行业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金融租赁业发展近况金融租赁业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与银行信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笑妍  
当前,国家政策的倾斜、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各经济主体的重视都推动着中国小微金融的发展,但是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对小微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小微金融要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重视风险防范、创新融资方式、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实力,迎合市场发展需求。本文从新常态下给小微金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出发进行分析,探讨小微金融现阶段的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皮天雷  杨萍  刘子荣  
金融新常态下的互联网金融如何发展近来备受关注。基于金融新常态的新特征与新约束,对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逻辑、风险演变及监管思维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金融新常态必然要求互联网金融为社会微观主体提供更为优质、透明、便捷及个性化的新金融服务。而互联网金融在提高金融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导致了宏观调控思维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必将反馈及影响到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新演变与微创新。金融新常态约束下的互联网金融更需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其服务手段之中,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从而实现自身的智慧式发展与内涵式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文龙  匡贤明  
在形成结构新常态和体制新常态过程中,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尤其要加快改革,形成新的金融结构、新的金融体制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新常态,这将深刻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增速正在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正在从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增长动力正在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强化,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导向。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客观上要求在结构上形成新常态,在转型改革上形成新常态。否则,旧结构、旧体制不仅难以支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岚  刘升华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状况下金融风险在局部区域爆发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如何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区域金融风险,是金融审计新的课题和挑战。本文回顾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出现的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风险事件后,总结新常态下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各种因素,回顾近些年金融审计发挥事前预警、事中化解、事后跟踪的作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好的做法后,提出金融审计发挥持续跟踪、警示预警、拦阻索等功能,在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龙  
本文对"新常态"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展开绿色金融与消费融合的剖析,最后以绿色金融为指引,积极探索绿色消费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黎敦满  
经济新常态对于金融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将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市场变革,为金融发展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另一方面,也将改变金融风险产生与发展的模式,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挑战。为适应这种经济"新常态",地方金融发展必须认清新形势,积极应对,把握新机遇,克服新挑战。本文以柳州金融集团为例,探究新常态下地方金融发展战略。一、经济新常态对金融业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殷兴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作为人民银行分支行,要在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的阶段性特征,找准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引领金融部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一、当前金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波  郑联盛  
新常态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利器,是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化转型和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的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市场参与主体逐渐扩大,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深化。但就整体而言,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政府引导机制不健全、市场运作体系不成熟、社会参与程度普遍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一切问题归根结底是机制问题。现阶段,要实现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厘清并平衡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既要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完善政策激励机制,有效引导金融资本投向绿色产业,又要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入市场化机制,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绿色金融市场,同时还要发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让社会参与成为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之外的有力补充。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晓强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的一年里,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金融运行的形势和规律,转变工作理念,推动金融工作上新台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成  张荣  
"三农"问题是国家发展的重点项目,也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农村金融的发展面临更大的难题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常态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监管程度以及运营模式的转变趋势,以当前新常态下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为出发点,探寻其发展的困境与原因。最后根据新常态的内涵,从资源配置、简化管理、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等四个方面对如何突破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军  张振家  冷峻  
在经济新常态阶段,辽宁农村金融发展除了需要继续在商业银行和农业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中开展对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推陈出新,更要致力于打造具有普惠金融色彩的、与广大农户进行金融联结并满足其对金融产品信息与服务需求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在对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金融概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促进辽宁农村金融发展必要性,并提出依托互联网金融促进辽宁农村金融发展的可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