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1)
2023(11914)
2022(9814)
2021(9494)
2020(7752)
2019(17132)
2018(16525)
2017(30608)
2016(16364)
2015(18007)
2014(17356)
2013(17132)
2012(15664)
2011(14015)
2010(13973)
2009(13042)
2008(13032)
2007(11209)
2006(9560)
2005(8644)
作者
(44571)
(37055)
(37037)
(35375)
(23492)
(17877)
(16563)
(14223)
(13851)
(13169)
(12750)
(12262)
(11874)
(11737)
(11719)
(11309)
(10899)
(10670)
(10648)
(10556)
(9124)
(8940)
(8811)
(8389)
(8373)
(8304)
(8202)
(7914)
(7435)
(7360)
学科
(63454)
经济(63390)
管理(51554)
(48013)
(40337)
企业(40337)
(28919)
方法(26832)
数学(23387)
数学方法(23176)
中国(22882)
(17067)
(15750)
(15156)
贸易(15145)
(14862)
技术(14670)
(13996)
财务(13979)
财务管理(13929)
业经(13779)
企业财务(13288)
财政(13256)
(13239)
(13026)
银行(13000)
(12430)
(11676)
金融(11675)
地方(11108)
机构
大学(222605)
学院(222575)
(99951)
经济(98320)
研究(83423)
管理(81081)
理学(69658)
理学院(68822)
管理学(67785)
管理学院(67337)
中国(65454)
(53077)
科学(48569)
(47248)
(42696)
财经(38763)
研究所(38520)
中心(36401)
(35444)
(34458)
经济学(32656)
(31702)
北京(30208)
(30201)
经济学院(29365)
业大(29296)
财经大学(28824)
(27893)
师范(27636)
农业(27027)
基金
项目(148358)
科学(118272)
基金(110575)
研究(108642)
(97677)
国家(96949)
科学基金(82669)
社会(72007)
社会科(68500)
社会科学(68486)
基金项目(57085)
(55010)
自然(51745)
自然科(50665)
自然科学(50653)
自然科学基金(49785)
教育(49265)
(47242)
资助(44833)
编号(41347)
重点(34358)
成果(34049)
(34006)
(33730)
(32134)
创新(31905)
国家社会(31691)
(29887)
教育部(29450)
中国(29433)
期刊
(108282)
经济(108282)
研究(72966)
中国(47863)
(45159)
学报(34524)
科学(32808)
管理(32348)
(31320)
大学(26112)
学学(24645)
教育(22570)
(22535)
金融(22535)
农业(21692)
经济研究(20880)
财经(20298)
(17639)
技术(16894)
业经(15836)
(14644)
问题(13809)
(12988)
国际(12936)
世界(12721)
会计(10848)
技术经济(10756)
科技(10748)
(10229)
财会(9854)
共检索到344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培勇  蒋震  
本文系统分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财政运行所发生的趋势性变化:第一,财政收入增速急剧下滑,税收弹性系数快速走低。第二,财政支出逆势上扬,刚性增长格局日趋强化。第三,预算"超收"变"短收",非一般公共预算作用加大。第四,财政政策呈周期性扩张,全口径效应评估意义凸显。第五,集权化体制格局趋向松动,重返分税制曙光再现。第六,财政困难倒逼改革,财税改革迎来新动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管延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整体进入新常态。在此基础上,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财政收入也就必然面临着一些重要的变化和调整,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更加是结构上的调整。对经济新常态下的财务收入研究将有利于促进提升财政收入的综合效益。鉴于此,我们将在概述经济新常态的特点的基础上对当下的财政收入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释,在描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特点,以期能够更好对财政收入的趋势进行预测,服务于整体经济的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子麟  宋蕊  
新常态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于稳定,而交通通信类消费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消费结构的变化有以下的特征:消费主体从以家庭为中心转向以个人为中心;消费对象从以商品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消费的效用评价从客体的物转向主体的人;消费的价值表达从物质消耗转向意义创设。为适应上述变化,相关政策导向应重视对消费者的教育、对消费者预期的管控、消费存量内部的结构变化和培育农村市场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卞志村  杨源源  
本文综合考虑李嘉图和非李嘉图两类居民个体行为,构建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结构性财政工具经济效应研究框架。研究发现,不同财政工具的宏观经济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政府在进行财政宏观调控时应区别对待、审慎选取。模拟冲击结果表明减税效应相对优于支出扩张效应。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支出为主的刺激政策渐显乏力之际,政府应转变以往财政政策调控思路,逐步由大规模政府支出刺激政策向结构性减税政策调整。本文认为,应深入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出重点向社保、医疗、养老及公共服务倾斜,促进政府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过渡;税收政策应主要以对消费结构性减税为主,以有效促进需求结构向消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宇立  
本文研究了近年来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增幅最大项和最小项。根据数据比对和对财政增幅、行政费增幅变化率等分析,认为中国行政管理开支的迅速增加有一定客观因素推动,也有内外监督机制不到位等制度问题。目前各地行政经费的短缺与浪费并存现象十分突出,越基层、越偏远地区的地方政府行政经费越紧张。本文认为,应不断降低公共服务重心,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透明度,细化公开相关政务信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勇  
近一、二年来,我国为进一步加强政府财政收支管理,广泛深入地探讨并积极试点和稳步推进了一些新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有关做法正进一步完善并逐步推广或实施。本文拟对我国政府财政收支管理若干问题的改革趋势谈点个人看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苏明  陈少强  
中国自1998年到2004年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缓解通货紧缩,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考虑到防范公共风险,积极财政政策应作相应的调整。2005年,中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财政政策),其政策核心是适度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的规模,并对财政分配结构进行调整。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一五”前期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国  
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同时也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中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财政制度出现财力与职能不匹配、财政性质与国家性质相冲突等弊端。"新常态"下的中国现代财政,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履行"新四大职能",遵循"五大原则",以是否实现"新四大职能"为财政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程度的标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延生  
财政运行发展进入新常态给财政工作和财政改革都带来了挑战,尤其是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地方财政工作和财政改革任务更重。深入思考分析财政新常态的背景、特征,统筹谋划,积极应对,有助于在新常态下做好财政工作、推动改革。东北地区财政新常态的特征财政收入进入中低速增长区间。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2003—2013年,辽宁省经济年均增长12.6%,吉林年均增长13.3%,黑龙江年均增长11.4%,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但进入2014年以来,东北三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刚  
当前我国进入新常态已经是一种共识,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全面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化解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阻力与风险,作为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财政政策需要认真应对。十八大以来,财政部门不惧挑战,顺应新常态要求和民众呼声,现代财政制度轮廓日益清晰;"稳增长"、"控风险"、"优结构"应成为财政政策之锚;财政政策在未来释放增长潜力、推动人力资本红利形成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长革  
1.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和财政事权范围,变"万能政府"为有效政府。面对日益加剧的财政收支矛盾,首要治本之策在于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和财政事权范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自然也是财政的事权范围。因此,财政职能应重点向以下四方面倾斜:一是国家安全和政权建设领域,重点是保障国家机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张龙  
通过对CPI与PPI的动态特征及趋势性转变进行描述,刻画2012年2季度至2016年3季度CPI与PPI的"背离"式增长现象,并运用DSGE模型对2016年4季度以来CPI与PPI的"反转"式增长进行结构性解析。结果表明:中国的CPI与PPI呈现拖平长尾和缓落陡起特征,CPI与PPI的阶段性"背离"实属"虚假背离",并未带来"外部不经济";价格加成冲击利于治理通货膨胀,消费偏好冲击利于经济增长。新常态下,中国CPI与PPI出现供给面和需求面的双重效应,这对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国兴  
日本国立大学6年的法人化改革实现了提高各国立大学创收能力这一预期目标。同时,各个国立大学之间既没有产生明显的财政收入分化,也没有减少教育与研究等大学基本活动的财政投资比例。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市场力量在很多时候比人们主观想象的要有效得多。日本国立大学的实践经验对我国今后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邵腾伟  冉光和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Wald系数约束检验,对我国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内,财政收支、货币供给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财政收支、经济增长是货币供给增加的Granger原因;但从长期看,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因此,结合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胀预期的实际,应将财政政策与货币供给政策配合使用,即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要搭配,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要相搭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娇秀  
财政透明是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有效财政监督的前提条件。文章通过对2009年至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的调查和评估后发现:我国省级财政透明度逐年提高,但整体水平依然很低;各省份年度排名波动明显,特别是综合排名前列省份的年度排名波动更大;省际间财政透明度差距较大,且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我们认为,与财政透明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面的进展及其不足是解释过去五年省级财政透明度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为此,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来提升省级财政透明度。具体而言,在《保密法》中应列举规定涉密财政信息,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层次,废除或修改与政府信息公开基本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