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8)
2023(16405)
2022(13969)
2021(13456)
2020(11027)
2019(25050)
2018(24829)
2017(45615)
2016(25023)
2015(28208)
2014(27770)
2013(26345)
2012(23720)
2011(21315)
2010(21302)
2009(19212)
2008(18571)
2007(16476)
2006(14265)
2005(12551)
作者
(63312)
(52321)
(52266)
(50110)
(33209)
(25167)
(23962)
(20383)
(20140)
(18752)
(17772)
(17670)
(16378)
(16324)
(16155)
(15876)
(15606)
(15559)
(15177)
(15053)
(13000)
(12453)
(12404)
(12272)
(11748)
(11656)
(11645)
(11438)
(10423)
(10399)
学科
(91543)
经济(91354)
管理(70528)
(64970)
(54730)
企业(54730)
方法(41583)
数学(35313)
数学方法(34759)
中国(33698)
(26729)
(25397)
教育(22783)
业经(21754)
理论(19723)
(19510)
贸易(19496)
技术(19141)
(19073)
(18997)
(17612)
农业(17059)
(15802)
银行(15790)
地方(15580)
(15216)
(15205)
财务(15154)
财务管理(15110)
(15085)
机构
大学(332390)
学院(330667)
(136243)
经济(133498)
管理(125775)
研究(110164)
理学(108024)
理学院(106821)
管理学(104938)
管理学院(104251)
中国(82364)
(70080)
(63836)
科学(61582)
(51960)
(51557)
中心(51370)
师范(51230)
财经(50645)
(49033)
研究所(46657)
(46185)
北京(44954)
经济学(42873)
(42090)
师范大学(41583)
业大(40766)
(39837)
(39388)
教育(38715)
基金
项目(218106)
科学(175962)
研究(171346)
基金(158384)
(135009)
国家(133754)
科学基金(116725)
社会(111029)
社会科(104420)
社会科学(104397)
教育(85669)
(84218)
基金项目(82252)
(72188)
编号(71523)
自然(71108)
自然科(69565)
自然科学(69551)
自然科学基金(68319)
资助(63885)
成果(59872)
课题(51120)
(50981)
重点(49846)
(48014)
(47590)
国家社会(45847)
教育部(45685)
创新(44707)
人文(43749)
期刊
(148363)
经济(148363)
研究(108683)
中国(73025)
教育(65903)
(50959)
管理(47808)
科学(41358)
学报(41039)
(38709)
大学(34155)
技术(33952)
学学(30397)
(29796)
金融(29796)
农业(26581)
财经(25420)
经济研究(24513)
业经(24488)
(22076)
问题(19173)
职业(17889)
(17317)
图书(16707)
(15644)
论坛(15644)
技术经济(15473)
世界(14771)
国际(14591)
统计(14572)
共检索到503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许长青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合理的社会流动是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激发创新活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教育基尼系数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教育变得越来越公平;我国父代收入对子代具有显著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逐渐变小,尽管近几年有上升趋势,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教育公平与代际收入流动性之间呈现单向因果关系。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政府部门须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教育资助体系,为弱势群体向上流动提供保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确保教育机会公平;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动态收入公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阳  杨小微  徐冬青  
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越向纵深发展就越关注公平问题,并出现较多关于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的研究。选取十项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教育公平指标在具体指标选择上,主要侧重于事业类资源配置指标及教育规模类指标,指标维度主要是基于户籍制度的城乡及区域维度;由于涉及更多相关因素,资源配置类指标解释应更加慎重,而规模类指标伴随教育服务的普及,衡量教育差异时不具备适切性;现有教育公平指标,在社会经济意义上的阶层维度以及教育过程、教育产出维度中存在缺失;基尼系数等指标计算方法以及综合权重系数的指标处理形式,可能存在缺陷或理论错误;现有教育公平指标应在维度、时效、处理等方面改进,同时国家机关应当承担更多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基德  
中国的教育技术学科,自产生之日起,从名称到内容,一直保持着中国特色。但近年在引进美国AECT“94定义”时,有中断传统的倾向。如何做到既保持中国特色,又能以开放的姿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教育技术的理论框架可由五部分组成:教育技术的本体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技术的评价,其逻辑起点是“借助现代媒体的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晓玉  
我国20多年来开展的教育法学研究,从过于偏向对教育立法成果的研究而轻视对教育法制现实问题的探讨,到深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重视教育主体权力的研究,使教育法学研究从本体论和方法论诸方面提出了进行整体思考的价值取向问题。教育法学是“行为法学”。教育法律规范从产生到实现的全过程,实质上是教育价值法律化与教育法律价值化的转化过程。对教育法律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既是教育法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当前,对教育法学研究应持的取向是:既要研究“文本中的教育法”,也要研究“行动中的教育法”,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转变,是教育法学理论研究之必需,也是中国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傅家荣  
在中国,教育公平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中国在教育发展中男女性别公平问题。通过对2002年的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着性别不公平的现象;教育不公平现象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公平的程度逐渐扩大;中国在教育性别公平方面,城乡差距较大;性别不公平现象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差异不明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红梅  
对广大读者而言,教育经济学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课题。实际上,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经济学现象的学科,本质上是利用经济学原理来解析教育管理与教育活动的发展。教育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国内的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还不普遍。因此,对国内学者来说,教育经济学略显陌生。但是在国际领域,尤其是在英、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中,教育经济学是一个经典学科,国外的研究已较为成熟,有着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姚余栋  
在经历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国单纯依靠需求端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机遇。当前,应从供给端进行改革,在"三去一降一补"、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积极推进。一、新常态的外部环境谈到新常态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关注到美元指数。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蓉  刘婷婷  
本文基于1995—2016年教育经费统计数据,沿着中国经济发展与教育财政改革脉络,系统分析了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分配结构及使用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基于国际视角分析中国教育经费的结构特点。研究发现:中国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中公共财政教育经费一直占主导地位,各项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较低;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中学前教育及高中教育经费配置较低;教育经费使用结构中人员经费支出占比虽然较高,但与OECD国家相比仍明显偏低。最后,本文有针对性地从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分配结构及使用结构视角提出中国教育经费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雨佳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基于纵向视角的代际流动理论和横向视角的机会不平等理论,对目前中国教育性别差异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探索。运用代际流动理论模型的阶层线性模型(HLM)改进和机会不平等理论的系数衡量及夏普利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系数总体为0.196,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且性别之间代际流动系数差距随年龄组减小而增大,女性教育"底部持久性"和男性教育"顶部持久性"的凸显共同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的性别差异。此外,性别因素贡献率也随父母教育背景的升高而降低,其中低等教育家庭性别差异最为严重,其影响仅次于户口。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育红  张喆  
2015年6月12~1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主办的201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计370余人到场参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教育部财务司综合处魏秦歌处长、美国斯坦福大学Scott Rozelle教授、《教育研究》主编高宝立研究员和分会第七届理事长王善迈教授、副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晓玲  
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各国政府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共同目标,始终左右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并最终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虽然在教育的实际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妄言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改革应积极寻求在教育公平现实问题上取得突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小莉  
目前,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研究存有三种观点: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垂直向上流动的功能;教育是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工具;教育公平与否决定着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以教育公平视角梳理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研究文献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即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但是这种流动具有有限性与相对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紫薇  邓友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规模不断增大,“乡土中国”向“流动中国”的转变势不可挡。进入新时代,在两个大局的双重叠加和相互激荡下,中国教育呈现四种新的流动趋势:从出国留学向国内就学的流动、从体制外就学向体制内就学的流动、从乡村就学向城镇(县城+都市圈)就学的流动以及毕业生从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跨越的流动趋势。中国教育的四大流动趋势实际上是对教育资源体系的大调整,深刻塑造和改变着当前中国的教育版图,使国际与国内、国家与市场、城镇与乡村以及不同阶层之间展开了复杂的互动和博弈,对中国教育发展带来诸多新挑战。为此,通过探索人才“在地”双培养模式、优化支撑公共教育的服务体系、构建圈层融合的城乡教育发展新格局、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竞争力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泓池  
我国经济增速已由高速增长进入到了高质量增长,这标志着经济形式进入了"新常态"。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快速发展中呈现出新特征,但现有内部审计方式难以满足新常态下其迅速发展的新要求,因而必须实现战略转型与价值提升,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鉴于此,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新常态的视角,探析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存在着内部审计未得到充分重视、内部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内部审计理念落后、内部审计机制尚不健全四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推进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长征  郇志坚  李怀祖  
本文选择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教育公平程度的量化指标,估算了1978-2004年间我国历年教育公平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总体教育公平程度较改革开放初期已有显著提高,然而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较低。而且由于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教育不平等与城乡教育不平等,教育水平提高对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