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3)
- 2023(16276)
- 2022(13410)
- 2021(12070)
- 2020(9967)
- 2019(22493)
- 2018(22129)
- 2017(41829)
- 2016(22794)
- 2015(25510)
- 2014(25439)
- 2013(24925)
- 2012(23298)
- 2011(21202)
- 2010(21643)
- 2009(20299)
- 2008(19997)
- 2007(18348)
- 2006(16370)
- 2005(14987)
- 学科
- 济(100837)
- 经济(100744)
- 业(63366)
- 管理(63337)
- 企(49193)
- 企业(49193)
- 方法(36186)
- 中国(32294)
- 农(31647)
- 数学(30791)
- 数学方法(30478)
- 地方(28575)
- 业经(24444)
- 财(21804)
- 农业(21229)
- 学(19900)
- 制(19177)
- 技术(19169)
- 贸(18624)
- 贸易(18610)
- 易(17899)
- 银(17476)
- 银行(17436)
- 融(16944)
- 金融(16941)
- 行(16846)
- 发(15974)
- 环境(15494)
- 地方经济(15135)
- 和(14992)
- 机构
- 学院(327956)
- 大学(324464)
- 济(135792)
- 经济(132750)
- 管理(119864)
- 研究(118838)
- 理学(101369)
- 理学院(100070)
- 管理学(98239)
- 管理学院(97608)
- 中国(89768)
- 科学(73027)
- 京(70561)
- 财(61511)
- 所(61453)
- 农(59186)
- 研究所(55468)
- 中心(54331)
- 江(52704)
- 业大(48307)
- 财经(47671)
- 范(46452)
- 农业(46081)
- 师范(46000)
- 北京(44784)
- 经(42961)
- 院(42837)
- 州(42391)
- 经济学(41481)
- 经济学院(37317)
- 基金
- 项目(212228)
- 科学(166512)
- 研究(157337)
- 基金(150448)
- 家(131347)
- 国家(130198)
- 科学基金(110547)
- 社会(99673)
- 社会科(94330)
- 社会科学(94307)
- 省(85686)
- 基金项目(79625)
- 教育(71534)
- 划(71389)
- 自然(68900)
- 自然科(67312)
- 自然科学(67294)
- 自然科学基金(66045)
- 编号(65024)
- 资助(59841)
- 成果(53455)
- 发(51913)
- 重点(48519)
- 课题(46192)
- 创(46176)
- 部(45517)
- 创新(43364)
- 发展(41803)
- 展(41136)
- 国家社会(41112)
- 期刊
- 济(161481)
- 经济(161481)
- 研究(100275)
- 中国(72966)
- 农(56483)
- 学报(50597)
- 科学(47851)
- 财(47027)
- 管理(45577)
- 教育(40024)
- 农业(38027)
- 大学(37778)
- 学学(35297)
- 融(33537)
- 金融(33537)
- 技术(29738)
- 业经(28446)
- 经济研究(25687)
- 财经(23244)
- 问题(21470)
- 业(20906)
- 经(20136)
- 图书(17127)
- 技术经济(17100)
- 贸(16811)
- 科技(16302)
- 商业(16065)
- 版(15744)
- 现代(15202)
- 坛(15027)
共检索到510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寇改红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城镇化建设也进入到新常态。新常态下环渤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态势,需要从空间上分析环渤海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文章根据空间状态分布,提出环渤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建议:强化环渤海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发挥城市群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环渤海地区的区域规划,提高环渤海地区小城镇的档次及规模;借助于新型城镇化,彻底杜绝二元化问题;注重城市文化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型城镇化 环渤海地区 空间态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洋 梅洁
以多源遥感数据、GIS辅助数据和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指数分析法,揭示近20年来环渤海地区县域土地—人口城镇化水平时空演化与失调发展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县域土地—人口城镇化水平均以低等水平为主,但土地城镇化处于中高等水平的县域多成组分布于市辖区周围,人口城镇化处于中高等水平的县域多连片分布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土地—人口城镇化水平均呈显著增长趋势,但土地城镇化水平呈高速增长的县域多分布于沿海地带和省会城市内,人口城镇化水平呈高速增长的县域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内;约有94.56%的县域土地—人口城镇化水平呈失调发展,失调等级以轻度失调为主,失调类型以人口城镇化滞后为主;土地—人口城镇化水平失调发展呈周期性循环波动、螺旋式上升趋势,总体而言,重度失调发展的县域比例有所上升,人口城镇化滞后的县域比例显著上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传开 张凡 宁越敏
基于山东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分形方法、引力模型、空间探索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突出特征。研究发现:12010年山东省53.5%的城镇人口集聚于县和县级市,具有明显的县域城镇化特征,同时农民身份转换滞后于其产业转移,半城镇化现象显著;2城镇体系呈位序规模分布,中小规模城市发育较好,大城市发育不足;3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联系不断加强,网络化趋势明显,但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薄弱;4城镇化空间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形成了以济南、青岛、烟台和威海为核心的三大热点分布区及以鲁西、鲁南地区为主的冷点分布区。最后就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俊帆 武前波
采用最新各类上海人口统计数据,对上海人口城镇化及社会空间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在宏观市辖区层面,2000—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增减不大、郊区人口快速上升,2010年后上海市全域人口变动较小。其次,从中观街道层面来看,中圈层的街道数量快速上升、人口空间梯度变缓。与郊区新城相比,中心城区仍是人口密度高值聚集区,市域人口仍呈现单中心圈层扩散。再次,通过近期上海社会空间结构特征演变对比,发现中心城区人口变动多为户籍人口,外来人口是郊区人口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提出上海人口空间变动的影响机制以及策略建议。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社会空间 影响机制 上海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禹铭
我国目前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文章首先解读新型城镇化及经济新常态的相关内容,再阐述新型城镇化与经济新常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互联网科技的普及对市场环境的影响,探讨新型城镇化的趋势,提出在互联网以及经济新常态下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兴业创业的新型城镇化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露
本文运用面板VAR模型,基于1995-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城镇化水平与能源消耗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和能源消耗量均是一阶单整序列,且存在长期的均衡协整关系。城镇化水平对能源消耗量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影响程度随着时间是逐渐增强的;而能源消耗量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且两者均不显著。城镇化水平对能源消耗量产生持续显著的冲击效应;但能源消耗量对城镇化水平冲击效应不明显。城镇化水平和能源消耗量水平的波动均主要来自于自身。本文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渤海地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丽英 李刚
基于环渤海地区1985年和2008年的1:10万土地利用现状矢量图库,在GIS技术与模型方法支持下,定量分析了环渤海地区耕地变化的动态特征。进一步利用重心模型法,计算了研究期内耕地面积重心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985~2008年,环渤海地区耕地面积减少139.15万hm2,年均减少6.05万hm2;耕地面积重心向东移动0.097°、向北移动0.011°,重心总体向东北移动8.39km;1985~2008年环渤海地区耕地变化不仅表现为面积减少,而且表现耕地质量的下降,快速城镇化对耕地面积及其空间变化的影响日益显现。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耕地面积 重心模型 重心移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于瑞红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具体路径包括: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新型城镇化 推进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章福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圈和城市带之一,其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着重考察了环渤海区域服务业发展现状,包括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比较,以及环渤海区域服务业的总量分析、效率分析和结构分析。然后对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关系进行相关数据比较,以对环渤海区域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进一步促进该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服务业发展 生产型服务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樊敏 洪芸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流作为现代流通方式的主要渠道和载体,其沟通生产和消费的枢纽作用不断增强,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和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自2008年9月以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耀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环渤海地区工业增长扭转了长期低迷的状况 ,经济效益好于全国及历史水平 ;工业化出现与全国相逆的趋势 ;工业在全国的相对地位降低。目前 ,这一地区的工业依然面临产业技术层次低、企业机制不活、出口竞争力弱和各自为政等问题。未来环渤海地区发展必须将着力点放在提高工业竞争力上 ,通过区域产业整合 ,增强整体竞争优势。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后工业化 产业整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慧媛
文章构建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于熵值法测算沿海11省份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对新型城镇化各构成要素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度量。结果表明,11省份间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要素间耦合协调情况不容乐观,总体仍然存在进一步协调发展的空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明莉 杜超 马艳芳
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区域经济支柱。但由于体制和观念等问题,环渤海地区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自身优势,促进该地区经济良好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区域经济 优势 劣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侯为民 李林鹏
传统发展观下我国城镇化模式具有两大缺陷:一是以土地城镇化为内容的城镇化催生了房地产市场,并面临进一步发展的困境。二是以人口数量城镇化为内容的城镇化恶化了城市容纳和承载能力。在经济新常态下,城乡协调、产业创新、经济效益和居民生活质量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中心内容。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发挥耕地保护制度的倒逼作用,加强城镇化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在产业创新和民生事业发展基础上激发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关键词:
城镇化 乡镇经济 经济新常态 城镇化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洋 黄庆旭 章立玲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发展出一种基于长时间序列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土地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进行1992—2010逐年土地城镇化水平时空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1992—2010年间: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的城镇用地信息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平均值分别达到了88.11%和0.61,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可信度;2从总体上看,环渤海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增长迅速,由1992年的0.82%增至2010年的3.20%,年均增长率指数为7.80%;3从区域差异上看,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之间、滨海城市与非滨海城市之间、距海岸线不同距离的区域之间土地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进一步扩大趋势;4从空间特征上看,土地城镇化水平高值区呈现出一定的向海性。本研究可为快速有效地测度分析区域土地城镇化水平,进而调整和优化区域城镇化格局,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