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3)
- 2023(17938)
- 2022(15470)
- 2021(14275)
- 2020(11965)
- 2019(26685)
- 2018(26689)
- 2017(50256)
- 2016(27062)
- 2015(30347)
- 2014(30204)
- 2013(29848)
- 2012(27612)
- 2011(25168)
- 2010(25534)
- 2009(23788)
- 2008(22805)
- 2007(20142)
- 2006(18035)
- 2005(16266)
- 学科
- 济(124002)
- 经济(123893)
- 管理(78939)
- 业(73221)
- 企(59514)
- 企业(59514)
- 方法(45659)
- 数学(38713)
- 数学方法(38273)
- 中国(33989)
- 地方(32415)
- 农(32303)
- 业经(27664)
- 学(26882)
- 财(24710)
- 农业(22026)
- 技术(21415)
- 环境(20944)
- 制(20893)
- 贸(19590)
- 贸易(19575)
- 银(19004)
- 银行(18957)
- 理论(18878)
- 易(18836)
- 融(18707)
- 金融(18705)
- 和(18486)
- 行(18290)
- 地方经济(17859)
- 机构
- 学院(385103)
- 大学(384040)
- 济(157978)
- 经济(154448)
- 管理(148848)
- 研究(136867)
- 理学(127305)
- 理学院(125808)
- 管理学(123586)
- 管理学院(122901)
- 中国(102600)
- 科学(84855)
- 京(83029)
- 财(70263)
- 所(69537)
- 农(63172)
- 研究所(63118)
- 中心(61402)
- 江(58927)
- 业大(57077)
- 财经(55030)
- 范(53229)
- 北京(52943)
- 师范(52722)
- 经(49791)
- 院(49738)
- 农业(48976)
- 州(47940)
- 经济学(46985)
- 省(42596)
- 基金
- 项目(258274)
- 科学(202523)
- 研究(190583)
- 基金(184458)
- 家(160430)
- 国家(159048)
- 科学基金(136195)
- 社会(119655)
- 社会科(113250)
- 社会科学(113218)
- 省(103919)
- 基金项目(97806)
- 自然(87294)
- 教育(86731)
- 划(85516)
- 自然科(85150)
- 自然科学(85130)
- 自然科学基金(83546)
- 编号(78056)
- 资助(75262)
- 成果(63305)
- 发(59195)
- 重点(58144)
- 部(55465)
- 课题(54777)
- 创(54630)
- 创新(51077)
- 国家社会(48489)
- 科研(48274)
- 发展(47414)
- 期刊
- 济(186994)
- 经济(186994)
- 研究(118302)
- 中国(81813)
- 学报(59876)
- 农(58555)
- 管理(57546)
- 科学(55792)
- 财(51840)
- 教育(46100)
- 大学(45117)
- 学学(42242)
- 农业(40732)
- 融(35921)
- 金融(35921)
- 技术(35838)
- 业经(30951)
- 经济研究(29657)
- 财经(26638)
- 问题(23371)
- 经(22915)
- 图书(21346)
- 业(21145)
- 技术经济(20271)
- 科技(19760)
- 资源(18300)
- 理论(18176)
- 现代(17801)
- 商业(17478)
- 版(17086)
共检索到591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静静 沙海江 吴成亮
基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首先从省域研究尺度对2005—2014年的湖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二者协调度进行评价,利用GM(1,1)模型进行趋势预测,结果显示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生态环境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二者协调度实现了稳定持续提高。从2015年开始,未来5年,湖南省生态经济协调度发展态势良好,将在"十三五"末步入高度协调发展阶段。在市域研究尺度,对2013年湖南省14市、州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维度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市、州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新常态下,发展生态农业,依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娇霞 彭秀丽
文章以湖南省花垣县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花垣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将其细分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简称EES系统),构建协调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花垣县区域作为案例,从系统指标体系中给出21个指标,并对系统的协调度展开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
矿区生态经济系统 花垣县 协调测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平先秉
文章以湖南省为例,选取物流货运量、GDP等指标建立时间序列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货运量与区域GDP的相关关系,并揭示了物流业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与经济 协调发展 定量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静芝 代宇涵 赵雯 樊晨曦 罗文婧 熊鹰 张永志 汤礼莎
基于"系统演进特征分析-动态耦合规律验证-协调状态诊断及预警"框架,对湖南省2001年以来的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系统交互耦合时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湖南省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综合发展指数由2001年的0.537逐年提升至2015年的0.785,达到中高水平,市州发展悬殊仅长沙市达到高水平。(2)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呈U型走势,2015年达到0.764,处亚健康状态,系统压力较大是关键性限制因素。(3)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先降后升,2015年提高到0.622,处基本协调的较低水平,各市州大多处于轻度失调-基本协调临界水平,分属生态建设滞后型、城市化滞后型和结构性污染型等3种类型。(4)从系统演进看,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系统由轻度失调-逆向演替逐步转为轻度失调-正向演替、进一步转为基本协调-正向演替,预计2020年耦合协调度将提高到0.633,未来较长时期仍将处绿灯区,应采取适当的区域发展政策,推动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系统内部要素调整磨合,向良性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世琦 王国升 高旺盛 陈源泉 陈冬冬
本文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它分成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简写为EES系统),建立了关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指标范畴;同时依据协同发展原理构建了协调度评价的功效函数、协调度函数和协调等级理论,并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从系统指标体系中共筛选出21个代表性指标对该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资阳区在1995—2001年间,系统的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表现为弱度协调状态,协调等级为6级,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是降低趋势,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是上升趋势,社会子系统协调度在平缓中略降,生态子系统协调度降低是导致整个系统协调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可见在资阳区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乐华 高强 史磊
近年来,海洋生态经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陆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相比,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理论研究仍较薄弱。在海洋生态状况加速恶化、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运行凸显的背景下,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进行剖析,确定其协调发展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并构建出用以促进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主导型、海洋生态主导型、海洋社会节约型三种基本模式,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春龙 孟冬妍
本文提出了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化与发展取决于复合机制的思想 ,给出了这种复合机制的构成与作用方式 ,认为企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复合机制表现为动力机制、演化机制和反馈机制 ,深入分析了每种机制的作用要素和作用原理 ,指出三种不同机制的耦合决定了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与发展 ,为实现企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企业生态经济系统 复合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静 于建平 武彤 刘玮
[目的]探索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规律,为中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协同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方法]通过构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2004—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得分,再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2004—2017年中国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生态系统得分始终高于农业经济发展得分;两系统的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协调程度从中度协调过渡到极度协调。[结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发展"产品品质高、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农业,优化财政支农机构、重点支持具有生态正向外部性的项目。加强环境规制力度,以绿色发展路径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的协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建 史敏 廖婷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运用首位度分析、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湖南省各市州的研发投入(R&D经费、R&D人员投入)空间差异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湖南省内各市州R&D经费投入差距在逐渐缩小,但R&D人员投入差距在逐渐增大;②湖南省的R&D经费及R&D人员投入在各个市州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及空间集聚现象,并在西部、南部周边市州呈现出大面积的低水平连片聚集特征;③湖南省R&D投入的空间演变特征并不显著,长株潭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圈缺乏辐射带动力。研究最后提出了湖南省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狄乾斌 王小娟 耿雅冬 张洪月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模型,分析了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1999—2010年期间,辽宁省海洋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逐年递增,而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值波动较大;1999—2003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协调性处于失调状态,2004年之后大体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且协调等级逐步提升。
关键词:
海洋经济系统 协调 辽宁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永林 谢炳庚 李晓青 邓楚雄
基于人口与粮食的关系建立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以湖南省各县域为例,分析湖南省粮食总产量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发展特点,探讨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研究表明:全省粮食总产量呈总体增长趋势,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基本持平;全省粮食生产与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的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平稳期、减产期和波动增长期,各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可分为人口超载区、粮食盈余区和动态平衡区;可以预期,粮食生产总量的发展趋势为稳中有升,土地资源承载力基本不变,处于粮食临界盈余状态。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从时间上看,2000-2004年处于缓慢变化阶段,2004-2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广胜
本文针对物流产业发展特点,从物流发展水平、物流基础建设及物流发展潜力等方面构建了表征我国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选取2 0 0 3-2011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灰色关联模型、D E A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物流能力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选取的物流能力指标,能够较全面的反映我国物流产业的整体实力;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之间的变化趋势相近,且各决策单元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处于最佳状态,物流系统投入产出整体效率较高。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物流能力与经济均衡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物流能力 经济发展 灰色关联 DEA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刘小凤 蒋淑玲 丁翠翠 郭庆然 杨柳
乡村发展不仅要全面发展,更要各方面协调发展,所以各方面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文章基于耦合协调的视角对湖南乡村振兴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协调发展构建适当的指标体系,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6年,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这五方面之间存在着正向交互效应;"产业兴旺"是五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生态宜居、生活宽裕"对生态宜居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影响相对较弱,但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据此,给出推进湖南乡村振兴建设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毅 刘福平 肖湘愚 李理
运用国内外85个城市城镇化率与公共交通发展水平数据验证二者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呈线性正向关系。用公共交通能力系数界定超前、适配、跟进三种公共交通模式,借助Hertog四维交互作用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具,刻画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程度与三种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的交互作用、协调发展机理,为城市确立最佳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找到方法。以湖南省14个市州、6个县级城市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据此提出湖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公共交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倩 汤放华
通过对区域协调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比分析,本文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对区域协调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其定量评价应该采用区域协调发展度。因此本文在欧氏距离协调度模型基础上,引入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改进了距离协调度模型,同时采用最优分段聚类法,构建了欧氏距离协调发展度聚类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区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