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2)
2023(15202)
2022(13250)
2021(12236)
2020(10422)
2019(23408)
2018(23312)
2017(44746)
2016(24380)
2015(27154)
2014(26403)
2013(26084)
2012(23898)
2011(21313)
2010(20917)
2009(19076)
2008(18219)
2007(15730)
2006(13557)
2005(11334)
作者
(70248)
(58314)
(57995)
(54896)
(36980)
(28237)
(26148)
(22854)
(22224)
(20485)
(19865)
(19641)
(18526)
(18135)
(17865)
(17844)
(17659)
(17417)
(16781)
(16524)
(14723)
(13998)
(13950)
(13255)
(13130)
(12953)
(12868)
(12761)
(11787)
(11661)
学科
(92642)
经济(92540)
管理(69908)
(67336)
(54812)
企业(54812)
方法(43300)
数学(37763)
数学方法(37381)
(27352)
中国(23866)
(23646)
业经(21744)
地方(21557)
(20655)
技术(18840)
农业(18559)
(17308)
贸易(17297)
(16641)
(16006)
环境(15515)
理论(14811)
(14467)
(14304)
财务(14243)
财务管理(14225)
(13547)
银行(13481)
企业财务(13374)
机构
学院(334225)
大学(334094)
管理(133995)
(130014)
经济(127235)
理学(117479)
理学院(116153)
管理学(114154)
管理学院(113571)
研究(110547)
中国(80239)
科学(72233)
(70339)
(61560)
(56497)
业大(56326)
(55273)
研究所(51186)
中心(50590)
农业(48703)
(47675)
财经(46191)
(43767)
北京(43554)
师范(43270)
(42059)
(40271)
(39252)
经济学(38384)
经济管理(35386)
基金
项目(240775)
科学(188025)
基金(173580)
研究(171008)
(153256)
国家(151959)
科学基金(130050)
社会(107618)
社会科(101917)
社会科学(101885)
(96896)
基金项目(94007)
自然(86771)
自然科(84723)
自然科学(84696)
自然科学基金(83160)
(80272)
教育(77216)
资助(69829)
编号(69148)
重点(53606)
成果(53340)
(51875)
(51405)
(51380)
创新(48506)
课题(47009)
科研(46282)
计划(45092)
大学(43805)
期刊
(137965)
经济(137965)
研究(93203)
中国(60584)
学报(59404)
(54831)
科学(52252)
管理(46354)
大学(43849)
学学(41491)
(41078)
农业(37770)
教育(34009)
技术(27364)
(25288)
金融(25288)
业经(25152)
经济研究(22901)
财经(21098)
(19778)
科技(18635)
(17964)
问题(17799)
图书(17742)
(16641)
商业(16547)
业大(16014)
资源(15910)
技术经济(15906)
理论(15569)
共检索到469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柯晶莹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居民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促进居民消费需要高效的流通体系作为支撑。当前广东省流通业与居民消费均实现了较快发展,流通效率对广东省居民消费的影响体现为对消费成本、消费选择范围、消费总量的影响。然而,受限于广东省信息化水平不高、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中心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的制约,削减了流通效率对居民消费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分析新常态下流通效率对居民消费的具体影响,建议从加强流通服务业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降低流通业运营成本及健全物流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等角度,提升新常态下流通效率对居民消费的积极影响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思惠  
本文从流通效率的视角分析了流通业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流通业效率对河南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并利用数据模型分析了流通效率和流通过程的基本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一直以来,流通业效率对消费率增长有着显著作用,然而由于城市流通业饱和、农村地区市场基础差,出现了个别年份流通业效率对提高消费率作用无效的现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永华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生产、消费和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对于广东省而言,要大力发展流通业,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可以从优化物流业发展区域布局,加强商贸流通企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协调发展,借助"物联网"技术提升流通业的信息化水平,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发展新型的流通业态,通过整合资源积极培育和组建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等方面着手进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综合处课题组  罗凤金  许鹏  
本文运用2005—2011年广东城乡居民不同收入分组的收入和消费数据,研究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阶层结构和平均消费倾向。研究发现:第一,近年来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出现变化,高收入户收入比重略有下降,但是整体稳定;第二,随着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总消费水平越来越取决于平均消费倾向最低的高收入户(城镇为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第三,决定收入分配调节对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影响的因素,不是各阶层的平均消费倾向,而是各阶层收入效应下的平均消费倾向,只要收入效应下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等级上升而递减,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分配地位,就会提高总体平均消费倾向;第四,城镇居民中等收入户的消费倾向是最强烈的,因此提高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鹏  高妍伶俐  
通过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省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实证研究了区域政策和人口结构对广东省三次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是推动三次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区域政策的变动与第一产业的经济增长呈负向关系,对第二、三产业则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区域政策对各次产业的增长效应,当人口结构发生改变时,区域政策对第三产业的增长效应不再显著。针对区域政策变动和人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演变产生的影响,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莫小泉  何月霓  
新常态经济下我国经济建设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其对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环首都经济圈形成的经济共同体有着极大潜力,其中流通产业经济的发展引人瞩目。文章将环首都经济圈流通效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放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进行研究,明确了区域流通效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并选取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构环首都经济圈居民消费的静态面板模型,通过相应的测评指标评价流通效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环首都经济圈流通效率整体上表现为较高水准,且与居民消费存在正相关关系,提高流通效率能够增加居民消费总量,从而促进区域居民消费结构的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香  徐洪波  
本文从数字经济的背景出发,借助2004-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消费扩容和提质的双重维度,实证探究了流通业效率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的城乡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赋能下的流通业效率对居民消费扩容和提质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效应呈现明显的二元特征;具体而言,数字经济赋能下的流通业效率提升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规模扩张,且对农村居民的扩大效应优于城镇居民;其次,流通业效率提升有利于推动城镇居民消费提质,但对农村地区居民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龙  史伟  
流通产业效率代表流通产业的技术创新程度,是流通体制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流通产业效率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流通产业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提升流通产业效率能够科学有效地评估整个产业运行的质量。本文从技术创新角度对流通产业效率影响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建立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居民消费的指标体系,利用D E A模型进行有效性计算,结合钱纳里函数,分析了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流通组织创新与技术扩散对于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但是限于中小企业资金瓶颈与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弊端,我国流通技术与组织创新并未得到强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居民消费的贡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尚九  胡敏怡  李少勇  
本文基于广东省2000—2020年分五岁组的人口结构数据与消费结构数据,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和耦合度模型,探讨了广东省21年间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2000—2020年间的部分时段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耦合度较低,反映出在该时期内消费结构的变迁滞后于人口结构的调整。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建议从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改善供给侧结构、树立合理的消费观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内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敬  
本文利用2003-2018年我国中部六省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研究了中部地区城镇化助力下流通业对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和流通业发展不仅能从正面促进居民消费,而且在流通业刺激居民消费增长的过程中,城镇化的步伐也放大了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的增长效应。由此可见,为了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增长点,要有效处理好城镇化与流通业的融合发展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梅  
对于整个国内生产总值来说,消费占据了很大比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促进了市场规模扩大以及产品销量提升。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提高商品流通效率作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经济省份,人口众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流通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然而河南省流通业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较高的流通效率是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加强居民消费意愿与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显著增加,基本生活消费需求得以有效满足之后,热门的生活品质与心理需求层次上升到更高一级,发展与享受需求在整体需求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流通业的多元化发展正是适应民众消费多样化的趋势,流通业在发展形式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降低了消费成本,对于居民消费可持续增长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夏晓平  
本文基于分项收入的视角,构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数,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广东省1993—2011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分项收入差距及其收入差距效应进行分解和测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分项收入差距系数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分项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徐宏练  
本文以广东省地方财力结构作为研究地方财政问题的切入点,在阐述了地方财力结构变迁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地方财力结构的演变趋势,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级政府收支不匹配、对房地产相关收入依赖性过强、债务风险显现、部分地区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过大等问题。研究认为,事权划分不清且层层下压至基层政府、土地特有属性及相关制度致形成土地财政、债务举债权利及偿还责任不对等、转移支付制度助长了部分地方政府对上级资金的依赖心理等,是致使地方财力结构变化过程中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以法制形式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加快房地产相关税费改革步伐、强化地方发行债券责任意识、构建科学的转移支付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辰辰  李文  
以山东省135个县(市、区)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系统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对其影响机制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农保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来增加消费,对其消费能力并无显著影响。新农保的政策效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试点的第二年,但随着新农保政策运行时间的增加,新农保缴费与收益的关系日渐明确,其对农村居民消费意愿的刺激作用逐渐消失。区域分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试点主要对社会养老基础薄弱的内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世进  
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是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从技术创新视角对流通产业效率影响居民消费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数理模型研究了流通商参与流通过程的基础条件,随后将流通产业效率划分为从业人员效率、零售网点效率、资本效率、企业效率等四大指标体系,进行了DEA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从2000年以来,流通产业效率对消费率的提升作用明显,但是基于城市流通产业饱和、农村流通市场薄弱,导致部分年份流通产业效率对消费率的提升作用无效,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