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1)
2023(15008)
2022(12626)
2021(11624)
2020(9395)
2019(21138)
2018(20758)
2017(37581)
2016(19942)
2015(22504)
2014(22182)
2013(21780)
2012(20824)
2011(19340)
2010(19566)
2009(18544)
2008(18198)
2007(16205)
2006(14831)
2005(13845)
作者
(57593)
(48042)
(47891)
(45435)
(30818)
(23033)
(21480)
(18444)
(18278)
(17095)
(16500)
(16125)
(15491)
(15360)
(15032)
(14743)
(14259)
(13845)
(13804)
(13555)
(12283)
(11629)
(11534)
(11121)
(10872)
(10817)
(10585)
(10496)
(9695)
(9516)
学科
(103584)
经济(103491)
管理(56499)
(52742)
(41818)
企业(41818)
方法(33245)
中国(32926)
数学(28471)
数学方法(28168)
地方(27003)
(25009)
业经(21926)
(20002)
贸易(19984)
(19351)
(18925)
(18582)
(18385)
技术(17889)
(17329)
金融(17328)
(17312)
银行(17292)
(16907)
农业(16681)
地方经济(16386)
(15127)
环境(15078)
(13497)
机构
学院(290538)
大学(290452)
(134278)
经济(131791)
研究(111556)
管理(104106)
中国(87590)
理学(87300)
理学院(86221)
管理学(84828)
管理学院(84277)
(63385)
科学(63305)
(59666)
(56626)
研究所(50649)
中心(49507)
财经(46012)
(44513)
(44125)
经济学(43078)
(41823)
北京(41434)
(40608)
师范(40257)
(39806)
经济学院(38405)
业大(36346)
(35998)
农业(34034)
基金
项目(181325)
科学(143806)
研究(137018)
基金(131529)
(114018)
国家(113082)
科学基金(96223)
社会(90547)
社会科(85948)
社会科学(85929)
(69148)
基金项目(67378)
教育(62082)
(58259)
自然(57247)
自然科(55972)
自然科学(55958)
自然科学基金(54976)
编号(53999)
资助(53787)
(45203)
成果(45184)
重点(41517)
(40753)
(39666)
课题(39082)
国家社会(38786)
创新(37428)
发展(37398)
(36835)
期刊
(163646)
经济(163646)
研究(99219)
中国(68964)
(44632)
管理(44040)
(42809)
学报(41089)
科学(40737)
教育(36168)
(32774)
金融(32774)
大学(32024)
农业(29665)
学学(29586)
经济研究(27879)
技术(26688)
业经(24841)
财经(24138)
(21197)
问题(20647)
(19942)
国际(18803)
世界(18114)
(16967)
技术经济(16359)
图书(14407)
统计(14010)
(14005)
论坛(14005)
共检索到479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邸晶鑫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走出了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新成就。未来十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定力、实力与潜力和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文玲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总体看,未来十年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随着几亿人进入城市,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未来十年,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举足轻重,经济发展质量将大大提高;中国将成为全球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内消费需求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成为国际资本仍青睐的国度,成为全球对外投资大国;中国将成为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的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将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业化将进入中后期或完成工业化进程;中国将大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如果说在5年前讨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还属于远景目标纲要的话,则在千年之钟敲响的今天讨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已属于近景分析了;如果说5年前很多人还对2010年没有什么关注的话,则在2000年的今天已经是很多人都对2010年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未来10年的中国有很多焦点、热点需要我们分析,但最重要的应该是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究竟如何。因为,70年代末期以来20年的改革,前10年实质上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进行的,只有后10年才是市场化体制的真正开始,才是我国生产力真正得到解放的开始,才是真正的第二次革命开始,这里对未来10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作一展望。以期对提高中国市场化程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春恒  
一、工业经济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为适应工业生产力的状况,在巩固完善和发展全民所有制工业经济的前提下,坚持全民、集体、个体和各种联合体一起上的方针,采用多种形式引进外资,出现了各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新局面。1988年与1978年相比,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增长1.25倍,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为56.6%;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4倍,比重上升到36.4%;城乡个体工业和各种联营工业、合作工业,已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 中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毅夫  
全球经济陷入疲软"新常态",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即使外部环境不好,内部反周期刺激的空间很大,中国经济仍然可以维持较高的增长。扩大内需仍应以投资为主,解决消费比重过低的办法在于改善一次分配,而不能过度强调二次分配。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贸易体,人民币终有一天要变成国际储备货币。但目前加速人民币国际化会扰乱中国金融秩序,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仍然必须是创造有利环境,保持内部相对稳定,再维持20年或更长时间的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屹立  高昊  
由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和西南政法大学共同主办、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年会于11月15-16日在重庆召开。海内外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中国的宏观经济、空间经济、产业经济、金融问题等方面做了深入研讨,现综述如下。一、宏观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是本次大会的热点问题,诸多学者围绕该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辽宁大学林木西讨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立坚  
2014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日益明显,之前持续了三十多年依靠政府配置资源的做法已不可持续,中国经济将转向新常态。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动力应该来自四个方面:"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延伸;中国企业以走出去替代出口受阻,释放中资企业产能压力;培育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以淘汰落后产能,使胜出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变得更具国际竞争力;政府职能转变以释放新的"制度红利"。在营造全新增长动力的同时,中国经济也要加快解决阻碍中国市场消费行为的困扰,让增长成果能够为社会大众所分享,以此,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铁梅  赵昕东  梁云芳  
在连续四年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虽然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仍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加快结构调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宏现经济分析预测课题组使用多种预测模型及“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2002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泊溪  
200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又是实行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开头年。将是经济全球化有重要推进的年份,将是中国的发展和改革有重要突破的年份,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年份。 今年的发展思路要体现战略要求,发展政策要体现“十五”时期的目标要求。特别是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政策要做出正确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浩,门可佩  
提出灰色增量模型,并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将灰色增量模型与普通灰色模型相结合,对2004-2010年中国经济进行预测和实证分析,同时对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立坚  
2016年中国经济将直面"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本质是要摆脱长期以来对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旧模式的依赖,建立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增强金融业自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化解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关键是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在国内要把制造业的高成本通过服务环节的创新降下来,从而释放产能;要鼓励中国资本走出去,到海外去获得财富增长的机会。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真正落实上海自贸区探索负面清单改革的方向,是重中之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泉  王锦功  欧阳植  
1995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17个年头。199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到4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8%。工业总产值增长18%,农业在大灾之年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京文  
China is a big country in Eastcrn Asia with more population,larger area and greater natural re sources than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As a permanent member of UN Security Council,China will produce great impacts on Eastern Asain area and even in the world at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or in next cent...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泽平  
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与结构演变规律性较强。迄今为止,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基本吻合,同时也表现出追赶国家的一些特点。本文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结构变化及各行业比重峰值出现时点与人均GDP的相关关系,预测了2013-2022年期间中国各工业行业比重变化趋势:预计纺织、造纸、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延续回落态势;冶金、建材等重工业部门比重在2015年前后达到峰值,随后持续回落;机械、电子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大约在2020年前后趋于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