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4)
2023(12857)
2022(10543)
2021(9478)
2020(7578)
2019(16601)
2018(15969)
2017(29424)
2016(15554)
2015(17066)
2014(16542)
2013(15979)
2012(14751)
2011(12857)
2010(13519)
2009(12805)
2008(12345)
2007(11177)
2006(9985)
2005(8951)
作者
(41856)
(34990)
(34805)
(33091)
(22281)
(16625)
(15636)
(13342)
(12992)
(12483)
(12015)
(11540)
(11165)
(11088)
(11000)
(10540)
(10306)
(9957)
(9886)
(9829)
(8684)
(8452)
(8203)
(8083)
(7948)
(7808)
(7628)
(7486)
(6838)
(6731)
学科
(78798)
经济(78731)
管理(53542)
(47343)
(39924)
企业(39924)
(28452)
方法(23925)
中国(21830)
地方(20883)
数学(20345)
数学方法(20162)
(18335)
业经(16303)
(14668)
(14008)
技术(13987)
(13462)
财务(13443)
财政(13425)
地方经济(13397)
财务管理(13396)
企业财务(12709)
农业(12372)
(11835)
银行(11822)
(11485)
金融(11483)
(11259)
(11181)
机构
学院(215328)
大学(211533)
(99373)
经济(97599)
管理(79645)
研究(74906)
理学(67603)
理学院(66876)
管理学(65894)
管理学院(65472)
中国(57369)
(53007)
(42899)
科学(41414)
财经(38106)
(36384)
(34367)
中心(33699)
(33610)
经济学(32344)
研究所(32168)
经济学院(28822)
(28328)
财经大学(27693)
(27405)
(27284)
师范(27206)
北京(26941)
(26239)
业大(25887)
基金
项目(137643)
科学(109707)
研究(105930)
基金(99371)
(85851)
国家(84746)
科学基金(73366)
社会(70953)
社会科(67376)
社会科学(67354)
(54891)
基金项目(51181)
教育(48053)
(44169)
自然(42788)
编号(42375)
自然科(41830)
自然科学(41819)
自然科学基金(41029)
资助(39132)
成果(35204)
(31286)
重点(31201)
(31196)
国家社会(30443)
课题(29935)
(29684)
创新(29413)
(27522)
(26969)
期刊
(120278)
经济(120278)
研究(73172)
中国(47897)
(46464)
管理(32976)
学报(27930)
(26663)
科学(26432)
教育(24658)
大学(22136)
经济研究(21838)
学学(20977)
(20624)
金融(20624)
财经(20066)
技术(19814)
农业(17941)
业经(17928)
(17535)
问题(14322)
技术经济(12266)
(11570)
会计(11094)
财会(10961)
统计(10817)
世界(10685)
(10438)
商业(10162)
(9903)
共检索到345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段雨晨  
国家财富观是指从国家范围内对财富的理解和看法,是一个国家方针制定和政策选择的依据和价值判断。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财富观念的变迁经历了以实物形态为主导的国家财富观、以货币形态为主导的国家财富观、以价值形态为主导的国家财富观以及以知识形态为主导的国家财富观这四个阶段。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财富观以物质财富为主导,个人财富观与国家财富观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要实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双重目标,必须确立新的国家和社会财富衡量的尺度,完善财富增值的获取渠道,确定以最低的成本实现财富转移的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学之  段朵朵  王潇晖  杨杰  何蕴玉  孙祥栋  
从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绿色生态以及社会福利四个维度出发,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30个省(区、市)2007—2016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基础指标及各维度赋权,计算得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后进行排序,并以各省份GDP表征地区经济增长数量,进而探讨经济增长"质"和"量"之间协同发展的趋势。模型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整体而言,东部地区要优于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同时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之间存在不平衡发展的现象。据此,提出中国各省份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等建议,以缩小全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质"和"量"的差异,促进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保忠  何炼成  李忠民  
该文在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兴起和研究现状的简要回顾和分析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基于财富观视角下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深层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基本关系在传统研究框架中,通常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平面的关系,而从财富观演化视角的分析认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深层关系是一种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它以发展方式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综合财富最优化为目标和宗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轨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实现其研究目标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需要创新其研究范式,并从财富观演化等全新视角确立其重点研究内容,才能在新世纪获得飞跃式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子联  华桂宏  
中国式新常态虽然形成于经济的"结构性"减速,但却不是也不应是低速增长状态,而是一种速度上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结构上从失衡增长向优化增长转变、方式上从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长期稳定状态。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应突破发展过程中的分配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积累慢、企业融资成本高、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等约束,以切实提升自主创新和促进技术进步。应以国际多边合作为契机,促进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稳健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进一步良性扩大;以深化制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制度的有效激励机制,以释放制度改革的巨大红利;以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撑,有效培育创新增...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D·盖尔·约翰逊,陈勇  
笔者对人口迅速增长会导致地球上居民财富的减少和福利水平的降低这一观点提出了疑义,认为从历史上看较低的人口增长率意味着较低的经济增长率,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生育率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人是重要的经济财富,人口增长没有导致人均实际收入增长率的降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雯翠  张平淡  
关键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wealth was introduced by the World Bank in 1995,it's a new concept based on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ways to measure it,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the results of measurement.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钟虹芳  刘程军  
文章探讨了技术创新、工业化、城市化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基于2005年~2015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岭回归修正的OLS模型予以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大关键在于优化经济增长结构,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经济增长质量均具备显著的正向效应。因此,文章建议将强化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效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战略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李新华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区)1997—2016年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运用空间变异系数和莫兰指数对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异性及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科技与创新和民生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程度最大;各省(市、区)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但不同省域的增速有差异,上海、北京、浙江和天津增速最快,而新疆、贵州和甘肃增速最慢;我国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差距在不断减少,而且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弘  
二次大战以来 ,全球经济飞速发展 ,全球财富迅速增长。这些发展使经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金融自由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从金融全球化的角度看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的确类似于沃勒斯坦所描述的那种以资本主义世界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世界体系。这个体系活力来源于经济和金融的自由化 ,其致命弱点也来自于此。在经济全球化的现阶段 ,商品、资本、劳务的流动和发展正在越来越少地受到边界的限制 ,而越来越多地听从自由市场规律的指挥。过去资本主义赖以稳定发展的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手段也渐渐失灵。这种缺乏制约的世界市场必然地造成世界范围内分配的极大不公。我们看到的正是一个全球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兴动  
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包括经过转型的旧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增长点。出口:两位数增长时代已明显终结,但出口依然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虽然中国已经失去了低端产品甚至中低端产品的国际比较优势,但中国仍然在经济规模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方面占有优势。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比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贵得多,但相比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劳动力仍然便宜得多。更重要的是,技术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东方  
新常态时期,我国的土地财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用地存量不足、土地收益减少等问题必将导致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生改变,本文选取2001-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方法分析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现阶段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依然很大;(2)其他变量的加入对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拐点出现有一定的影响;(3)资本增长率、市场开放程度第三产业的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而政府干预程度则减缓了经济增长。针对以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艺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试图应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等的形成机制,以及这种分配不均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的分析框架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包括阶级分析、劳动价值论和资本雇佣劳动等,又结合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某些特征,放宽了现有文献中"工人阶级无任何储蓄"的假设,所得到的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1940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情况,对于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条件下收入和财富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2014年第二季度,发达经济体总体上企稳回升,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3)政策可能在2014年10月正式退出,并可能于2015年二季度前后首次加息。同时,日本与欧洲正在积极采取宽松的政策或措施,稳定经济和国内金融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下半年美国经济复苏、美国正式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3),我国在下半年可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热钱流出压力,国内货币政策应该对此提早做好政策储备。2014年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5%,总体来说较之一季度温和改善。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加强落实、海外经济复苏带动我国出口,我们对全年完成7.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信心。我们预测我国2014年第三、第四季度GDP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志钢  刘霞辉  
本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下,分别对资本投入型、劳动投入型、效率驱动型、消费需求拉动型等增长路径进行了测算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路径要么难以为继,要么是过去时或将来时,而消费需求拉动型增长路径实质上也是一个附带市场检验理性约束条件的投入型增长路径。"新常态"下我国增长路径选择仍须回到资本投入型,但绝非重蹈覆辙,而是要走出一条我们称之为效率资本投入型的增长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