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8)
2023(15689)
2022(12956)
2021(11890)
2020(9772)
2019(21850)
2018(21429)
2017(41553)
2016(22321)
2015(24817)
2014(24456)
2013(24156)
2012(22481)
2011(20277)
2010(21057)
2009(20225)
2008(20061)
2007(18381)
2006(16872)
2005(15629)
作者
(63109)
(52158)
(52025)
(49170)
(33373)
(24588)
(23491)
(20003)
(19587)
(18927)
(17610)
(17232)
(16847)
(16543)
(16144)
(15934)
(15457)
(15257)
(15162)
(14990)
(13070)
(12920)
(12594)
(11967)
(11892)
(11730)
(11691)
(11636)
(10327)
(10293)
学科
(100364)
经济(100250)
(89216)
管理(79137)
(78583)
企业(78583)
方法(35776)
(32857)
业经(32109)
中国(31276)
(30114)
数学(26989)
数学方法(26705)
地方(23709)
(23125)
农业(22608)
技术(21680)
(20233)
财务(20199)
财务管理(20171)
(19557)
贸易(19538)
(19474)
(19065)
银行(19047)
企业财务(19041)
(18979)
(18497)
(17663)
(17449)
机构
学院(323811)
大学(315895)
(141867)
经济(138956)
管理(127559)
研究(108602)
理学(107273)
理学院(106201)
管理学(104870)
管理学院(104234)
中国(88317)
(69750)
(66972)
科学(59955)
(54129)
财经(53155)
(52260)
中心(49759)
(48698)
(47936)
研究所(47681)
北京(43119)
经济学(42081)
(41840)
(41377)
师范(41064)
业大(40640)
(39003)
财经大学(38714)
经济学院(37761)
基金
项目(196092)
科学(156871)
研究(152987)
基金(140686)
(118861)
国家(117665)
科学基金(102973)
社会(98750)
社会科(93702)
社会科学(93686)
(78927)
基金项目(72980)
教育(69436)
(64146)
编号(63507)
自然(62178)
自然科(60763)
自然科学(60749)
自然科学基金(59699)
资助(56880)
成果(52553)
(47629)
(45258)
课题(44618)
重点(43588)
(43290)
创新(41557)
(40399)
国家社会(40079)
发展(39669)
期刊
(173347)
经济(173347)
研究(105580)
中国(70101)
(55455)
管理(55351)
(47377)
(39604)
金融(39604)
科学(39368)
教育(38271)
学报(37431)
农业(32249)
业经(31485)
技术(30810)
大学(30031)
学学(28033)
经济研究(27591)
财经(26739)
(23206)
问题(22302)
(19327)
(18678)
技术经济(18624)
国际(17314)
商业(17229)
现代(16911)
世界(16268)
经济管理(15533)
理论(15202)
共检索到520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俞华  
近年来,我国展览业呈现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体现出产业链体系完备、发展条件改善、区域竞争加剧、办展模式创新、对外开放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标准诚信体系完善等特点。与此同时,展览行业增速趋缓,从高速增长阶段步入中高速阶段,展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内涵发展转变,展览业进入区域结构优化阶段。对此,应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健全政府办展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强化展览行业基础工作,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优化全国展览区域格局,加强展会服务认证工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俞华  
近年来,我国展览业呈现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体现出产业链体系完备、发展条件改善、区域竞争加剧、办展模式创新、对外开放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标准诚信体系完善等特点。与此同时,展览行业增速趋缓,从高速增长阶段步入中高速阶段,展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内涵发展转变,展览业进入区域结构优化阶段。对此,应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健全政府办展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强化展览行业基础工作,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优化全国展览区域格局,加强展会服务认证工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常春  程旭  
通过比较国内外展览的发展情况,从场馆发展和展会发展方面总结了中国展览业的特点。从展馆发展看,现阶段中国展览业具有以下特征:展览面积飞速增长,但出现结构性失调;二级会展城市的展馆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地方政府对展览中心承担外部正效应的期望增强;展馆建设出现非理性特点;政府是展馆所有权的主要投资方和所有者,展馆经营模式以官营和半官营为主要形式。从展会发展看,具有以下特征:展会总量飞速增长的同时,展会举办地的分散化趋势明显;场馆过剩的状况并为改观展会数量增长以内向型展会为主,展会效益与展馆增长不匹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琳  
面对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新形势,从区域物流、产业联动、物流服务质量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现代物流业的区域发展战略、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国际物流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以实现我国现代物流业在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沛  黄芳  黄忠荣  
湖南展览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引起业界关注。文章通过对2007年湖南展览业发展的情况、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因素进行全面概括和分析,认为湖南应尽快成立省会展办,以加强对全省展览业的管理、规范、指导和协调,在长株潭中心地带新建大型国际化展馆,加大对展览业的投入,打造展览品牌和专业性展览公司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慧中  
本文简要分析了展览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入世”后对中国展览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并提出中国展览业应对“入世”挑战的具体对策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震  楼嘉军  
从经济与贸易发展、展览规模与质量、城市环境与支持三个方面构建了展览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TOPSIS法对展览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引入组合相似度、关系种子扩展法对展览业发展的相似性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从差异性角度看,展览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从相似性角度看,展览业发展存在显著的两极分化现象,展览业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相似度越低;从空间聚类角度看,展览业发展分为四种类型,各类城市均存在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欣梁  肖潇  孙瑞红  
作为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展览业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并获得快速发展,然而二级城市在会展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会展的举办。本文以芜湖市的2002年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为例,分析了二级城市的共性问题,同时总结出一些成功之道。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薛莉  
在西方已有八百多年发展历史的展览业 ,作为一项高利润无污染的服务产业在中国刚刚兴起 ,但它所带来的双重效益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加入了WTO ,国内各行各业对于展览业的热情日益高涨 ,但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而研究展览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师夷长技以制夷”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当前,受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影响,为应对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我国物流业也在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一是行业进入温和增长阶段,二是资源要素进入高成本时代,三是内需成为增长主要动力,四是整合与创新助推转型升级,五是物流基础网络初步成形。这对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的发展提出了艰巨的挑战,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面对新形势,我国物流业必须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寻找战略突破口,培育竞争新优势,以转型升级应对物流"新常态"。而企业必须加强关键物流节点布局和物流资源掌控,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建立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实现资源全球化配置,与全球利益相关方构建协作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掌控供应链主导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伟娅  
展览业———牵动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现代经济产业●王伟娅一自18世纪中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成功举办以后,展览业便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产业,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而今,它已经成为一个集商品展销、经贸洽谈、信息交流、文化交往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经济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贵银  张雯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发展也呈现新趋势性常态化特点。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业产业安全诸问题更加突出。农业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和选择对于加快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通过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增加农业经营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推动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秀婷  杨炜苗  
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建立无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中国经济转型换挡期,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鉴于此,本文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深入分析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自贸区扩区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寻中国自贸易区应对挑战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中国经济抓住转型换挡期的机遇稳健快速地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秀婷  杨炜苗  
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建立无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中国经济转型换挡期,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鉴于此,本文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深入分析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自贸区扩区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寻中国自贸易区应对挑战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中国经济抓住转型换挡期的机遇稳健快速地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杰长  
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是做好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工作的基本要求。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三个显著特征:增速换挡,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动能转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此可以看出,把握服务业发展趋势与规律是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题中之意。如今,服务业已占我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是稳增长、促发展、优结构和增就业的关键力量。研究新常态下服务业发展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思路和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近,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