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51)
- 2023(21085)
- 2022(18036)
- 2021(16808)
- 2020(14266)
- 2019(32272)
- 2018(32167)
- 2017(62074)
- 2016(33488)
- 2015(37606)
- 2014(37016)
- 2013(36219)
- 2012(33072)
- 2011(29730)
- 2010(30008)
- 2009(28203)
- 2008(27873)
- 2007(24909)
- 2006(22323)
- 2005(20060)
- 学科
- 济(134860)
- 经济(134678)
- 业(113546)
- 管理(112140)
- 企(99477)
- 企业(99477)
- 方法(59951)
- 数学(49292)
- 数学方法(48642)
- 财(42950)
- 农(40518)
- 业经(37141)
- 中国(36692)
- 制(31385)
- 务(28404)
- 财务(28318)
- 财务管理(28264)
- 贸(27194)
- 农业(27188)
- 贸易(27177)
- 企业财务(26713)
- 易(26502)
- 地方(24921)
- 学(24725)
- 技术(24703)
- 理论(24581)
- 和(23238)
- 银(22989)
- 银行(22946)
- 划(22128)
- 机构
- 学院(475521)
- 大学(473178)
- 济(193499)
- 管理(189650)
- 经济(189383)
- 理学(162800)
- 理学院(161088)
- 管理学(158401)
- 管理学院(157501)
- 研究(152864)
- 中国(119345)
- 京(100345)
- 财(95283)
- 科学(90831)
- 所(75122)
- 财经(74876)
- 农(73285)
- 江(71503)
- 中心(69938)
- 经(67866)
- 研究所(67393)
- 业大(66849)
- 北京(63255)
- 范(60397)
- 师范(59879)
- 经济学(58337)
- 州(57260)
- 农业(57059)
- 院(55848)
- 财经大学(55391)
- 基金
- 项目(312622)
- 科学(247598)
- 研究(233121)
- 基金(227367)
- 家(195947)
- 国家(194246)
- 科学基金(168739)
- 社会(148179)
- 社会科(140434)
- 社会科学(140400)
- 省(121930)
- 基金项目(119692)
- 自然(108023)
- 教育(107643)
- 自然科(105511)
- 自然科学(105486)
- 自然科学基金(103597)
- 划(101483)
- 编号(95904)
- 资助(93340)
- 成果(78045)
- 部(69419)
- 重点(69353)
- 创(66748)
- 发(66452)
- 课题(65570)
- 创新(61873)
- 国家社会(60821)
- 教育部(60256)
- 制(60249)
- 期刊
- 济(218288)
- 经济(218288)
- 研究(142710)
- 中国(91939)
- 财(76964)
- 管理(75455)
- 学报(68017)
- 农(67782)
- 科学(64477)
- 大学(53382)
- 教育(52288)
- 学学(50194)
- 农业(46456)
- 融(45094)
- 金融(45094)
- 技术(43285)
- 业经(37433)
- 财经(37273)
- 经济研究(34134)
- 经(31968)
- 问题(28660)
- 业(25954)
- 技术经济(24277)
- 贸(23597)
- 图书(22699)
- 理论(22549)
- 现代(22546)
- 商业(22008)
- 科技(21817)
- 版(21576)
共检索到712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宁 张亚连
新常态下制造业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对经济发展转轨时期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制造业"走出去"的视角下,通过已有研究成果总结我国环境成本控制的三种模式,并结合我国制造业特点分析我国制造业存在的资源耗费粗放式增长,环境成本核算狭窄且和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距,制造业产业分布不合理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国内制造业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合理引导国内产业有序转移,抓住新常态给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策略,以期能推动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 制造业 环境成本 控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金城
一、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及其发展现状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对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译匀
江苏嵌入"一带一路"实施国际化战略,有利于装备制造业转移富裕产能,突破贫困性增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链跃迁。江苏装备制造业在外部契机与内部需求的双重动力下,可通过搭建对接服务平台、推进技术联盟、改革商业模式、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举措实现技术升级与产业转移,加快江苏装备制造走出去的步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卓乘风 邓峰
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投影寻踪模型测算中国2004—2016年省级互联网发展水平,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分析互联网发展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研究发现:首先,互联网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进而助推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而这一机制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其次,互联网发展能在空间和时间的双重维度上促使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的区际差异收窄,从而在全国整体层面上推动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且前者表现为加快区际制造业出口技术扩散、实现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空间互动,后者则体现在促使地区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向技术前沿加速收敛;此外,上述机制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从互联网发展视角,为探索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经验支持,同时对因地制宜地推进"互联网+"战略也有一定启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赖伟民
2012年中国经济转型的重点,在于制造业的转型。客观来看,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生态环境,如竞争白热化的一线市场;日益上涨的人力成本;缺乏融资渠道;精英人才流失;知识产权保障不足,法律诉讼成本高;市场信用度低,交易成本高等。这样的外部生态,企业只有站在未来看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姗 樊秀峰 蒋皓文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的重要保障。构建了制度环境约束下FDI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起到了正向作用;但在出口技术复杂度异质性背景下,FDI对其非线性正向驱动效应先减小后增大;制度环境作为门槛变量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制度环境水平的提高,FDI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促进效应呈现先增后减变动轨迹。中国政府在制定差异化外资引进政策时应当推动区域制度与营商环境建设,发挥制度因素的协同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立峰
以产业为基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的战略并购代表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显著特征,文章通过对我国领先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战略并购将成为这类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也必然成为现阶段制造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途径和必要选择。
关键词:
战略并购 走出去 制造业国际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姗 樊秀峰
文章利用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出口技术复杂度来表征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创新影响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产业创新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均具有提升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协同作用对出口复杂度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以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作为门槛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创新与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姗 樊秀峰
文章利用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出口技术复杂度来表征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创新影响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产业创新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均具有提升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协同作用对出口复杂度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以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作为门槛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创新与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琴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而且存在较大资金缺口。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再满足于仅仅向装备制造商购买商品,而是更加倾向于以PPP模式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与经营中,以解决融资问题,并促使供应商更好地提供相关产品与服务。该文研究了国内外装备制造企业PPP模式"走出去"相关案例,提出适合PPP模式"走出去"的装备制造行业类型,对"走出去"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装备制造企业 PPP模式 风险评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琴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而且存在较大资金缺口。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再满足于仅仅向装备制造商购买商品,而是更加倾向于以PPP模式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与经营中,以解决融资问题,并促使供应商更好地提供相关产品与服务。该文研究了国内外装备制造企业PPP模式"走出去"相关案例,提出适合PPP模式"走出去"的装备制造行业类型,对"走出去"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装备制造企业 PPP模式 风险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利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计算企业生产率均值,计量检验生产率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发现"走出去"投资于服务业的企业生产率均值低于没有"走出去"的企业,而"走出去"投资于制造业的企业生产率均值则高于没有"走出去"的企业;生产率对企业"走出去"投资于制造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符合经典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预期;但对"走出去"投资于服务业并不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呈现企业"走出去"的"生产率悖论"现象。
关键词:
生产率 “走出去” 服务业 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娟 刘梦洁 潘梓桐
本文基于2003—2020年上市企业数据及三批次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两业融合”视角下服务外包发展对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效果及路径。研究发现:服务外包发展对制造业企业OFDI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此研究结果依然成立。考虑企业层面及OFDI区位特征因素后的分样本回归结果存在异质性。“两业融合”视角下服务外包借助数智化要素投入效应、服务化产出提升效应对制造业企业OFDI发挥促进作用。使用行业层面数据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服务外包对投入服务化程度较低的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具有促进作用,对投入服务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则会产生挤出效应。数字经济背景下服务外包对数字化投入程度较高及较低的两类制造业企业“走出去”亦会产生负向影响:前者同样表现为挤出效应,后者则表现为数字化投入较低的制造业企业对服务外包政策的响应不足。本研究对高水平开放下“两业融合”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多元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飞 范炳 鲁思琪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影响企业“走出去”的创新路径,并选取2007—2013年手工匹配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经验论证。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上提升了企业OFDI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主要通过增强企业的中间品部门创新能力提高生产率,对其OFDI的“二元边际”起到正向作用,且“走出去”存在市场寻求、效率寻求和技术寻求等动机;知识密集型制造行业的非国有企业采用专业科技类服务显著地推动其“走出去”。本文的政策启示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致力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来增强企业在服务型制造领域的竞争力,以实现其国际化战略目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二豆 郭娟娟 薛军
服务业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为培育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提供了新契机。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通过构建服务业外资政策调整指数,从上下游产业关联的视角考察了上游服务业“引进来”对下游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游服务业外资政策调整通过产业关联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的提升和投资规模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结合服务业所具备的知识密集与信息沟通特性进行的机制分析显示,服务业外资政策调整不仅能通过引进与创新相关的高级生产要素促进下游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对外投资的技术优势,还能凭借外资服务部门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天然网络联系有效缓解下游企业与国际市场之间的信息摩擦,提升企业对外投资的信息优势。异质性分析显示,服务业外资政策调整的投资促进效应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论揭示了我国扩大服务业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投资效应,对促进中国双向投资协调发展和优化国际化战略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