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39)
2023(19330)
2022(16797)
2021(15605)
2020(13302)
2019(30144)
2018(30268)
2017(58652)
2016(31953)
2015(36264)
2014(36412)
2013(36114)
2012(33366)
2011(30491)
2010(30981)
2009(29286)
2008(28806)
2007(26248)
2006(23507)
2005(21139)
作者
(94456)
(78820)
(78695)
(74807)
(50109)
(37893)
(35614)
(30912)
(29632)
(28268)
(26756)
(26503)
(25092)
(25010)
(24405)
(24349)
(23677)
(23195)
(22653)
(22602)
(19758)
(19653)
(19053)
(18161)
(17921)
(17669)
(17663)
(17518)
(16167)
(15749)
学科
(143877)
经济(143735)
(91646)
管理(89958)
(69041)
企业(69041)
方法(57962)
(51065)
数学(50357)
数学方法(49833)
中国(39285)
农业(33683)
(32553)
业经(32189)
地方(30868)
(29743)
(27790)
(24914)
贸易(24899)
(24117)
(22465)
银行(22405)
技术(22318)
(21461)
理论(21004)
(20878)
金融(20875)
环境(20121)
(20047)
(19038)
机构
学院(467924)
大学(467501)
(196507)
经济(192258)
管理(179878)
研究(161567)
理学(154383)
理学院(152646)
管理学(150107)
管理学院(149255)
中国(122378)
(99617)
科学(98754)
(88961)
(88116)
(83433)
研究所(75421)
中心(73274)
业大(71669)
(71175)
财经(70560)
农业(68243)
(63868)
北京(63295)
(62187)
师范(61663)
经济学(59450)
(57122)
(56953)
经济学院(53346)
基金
项目(304639)
科学(238066)
研究(224751)
基金(218673)
(189846)
国家(188186)
科学基金(160263)
社会(141619)
社会科(133799)
社会科学(133761)
(119840)
基金项目(115968)
教育(102343)
自然(102116)
(99964)
自然科(99657)
自然科学(99630)
自然科学基金(97838)
编号(93569)
资助(89778)
成果(76834)
重点(68075)
(67329)
(66569)
课题(64044)
(63520)
创新(59418)
国家社会(57673)
科研(57638)
教育部(57299)
期刊
(226803)
经济(226803)
研究(143158)
中国(92141)
(84861)
学报(73470)
科学(67984)
(66788)
管理(64710)
农业(57081)
大学(55348)
学学(52221)
教育(49894)
(45893)
金融(45893)
技术(40242)
业经(38800)
经济研究(35377)
财经(34872)
问题(30456)
(29892)
(28665)
技术经济(24532)
图书(23273)
理论(22603)
(22525)
(22060)
科技(21984)
世界(21773)
商业(21547)
共检索到706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利  
《农民工与城镇流动劳动人口经济状况分析》一书通过大量案例和调查数据分析,指出未来城市需继续完善农民工社会政策,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社会人口流动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彰显社会公平,为城市后续发展提供更充足的活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实  
本文对中国农民工的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和住房的最新状况进行了描述,从而对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进行了评估。农民工在就业选择、工资增长和差距方面的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社会保障的状况改善不甚明显,而在住房保障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改善。最后的基本结论是农民工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决定着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进程、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和城镇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加快改善农民工的市民待遇是各级政府的优先改革任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龙  白南风  李萌  
在北京和深圳655名农民工调查数据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课题组2001年对6232名农民工的调研数据基础上,本文对农民工在城镇的居住状况、定居意愿和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在城镇中住房水平总体偏低,群体内部居住条件出现分化;农民工聚居区域形成城镇社区的"边缘居住格局";农民工有较强的进城意愿,其工资水平虽然在不断上升,但他们依然不具备进城定居的能力;住房问题阻碍了农民工进城意愿的实现;受户籍制度、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等限制,当前城镇保障政策并未惠及农民工。为此文章提出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东东  杜海峰  刘茜  李姚军  
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深圳调查数据,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结合十大阶层理论,调整社会阶层划分方法;透过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户籍、代际、代内三重视角,综合考察农民工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阶层结构呈"金字塔型",普遍分布于蓝领、雇员阶层;多数农民工通过进城务工实现上升流动,城镇打工期间则以平层流动为主;农民工阶层体系的平等性、公平性和开放性虽有较大改观,但与城镇居民尚存一定差距。当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分化,"社会封闭""阶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丹淅  王宝成  
来自专项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性总体上偏高,表明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偏低。进一步考察发现,工资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状况、职业类型、就业年限、职业教育和工会等因素显著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扩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转变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质量观、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关系等,有助于降低新生代农民工高工作流动性,继而有利于促进他们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就业与和谐就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宗萍  段成荣  杨舸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利用最新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概括和分析全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各项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规模庞大、分布高度集中、多属长期流动、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论文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齐旖旎  文静  米红  
农民工是我国体制转型的特殊产物,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迁催生了"农民工"的概念。2018年,我国农民工的总量达2.8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0.70%。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市民化将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至64.04%。大湾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群,历来都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选之地。本文根据2011年-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大湾区九市农民工的人口流动情况进行梳理,发现大湾区九市农民工的发展早于全国5年,并且该区域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强烈,但该趋势并不稳固,农民工的返乡倾向明显、城市身份认同程度较差,农民工"虚城市化"与"半城市化"的状态明显。由此,本文从个人、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进行研究,提出大湾区九市农民工市民化治理的路径,促进市民化意愿保持在较高水平以及农民工的"彻底"市民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靳小怡  胡钊源  顾东东  
年龄结构的改变对农民工传统两代次划分方式提出严峻挑战,精确合理的年龄划分方法是目前学术界的研究重点。本文引入机器学习中market basket analysis(购物篮分析法),利用2013-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四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多视角分析,进行"高龄"农民工的识别与界定。本文发现:农民工在45岁开始凸显"高龄"特征,在就业、医疗、收入等诸多方面受到挤压,不同于既有高龄农民工"50岁以上"的设定;以传统年龄界定制定农民工扶持与保障政策,会使农民工的需求与发展产生错位,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与城镇化推进。据此,在明确"高龄"农民工群体及其特征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海长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政策,乡村劳动人口流向城镇,城镇因人来而兴,乡村因人去而衰,一切因人而起。本文研究了乡村劳动人口流动的特征、规模、推动力量以及对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自开放以来,乡村就业人口规模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城镇就业人口则呈上升趋势的规律;城镇化背景下生产要素配置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双重力量引起乡村劳动人口理性单向外流;农村劳动人口外流促进了农村生产内部分工,进而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合理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引导资本在乡村投资,创造非农就业岗位,顺应农村劳动人口回流,乡村终将振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晓婷  管海霞  赵才溢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劳动力量,他们为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城市发展的新生代农民工与城镇和社会繁荣发展密不可分,在社会生活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美艳  
本文利用2001年与2005年两次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中的农民工的工资拖欠状况及其变化。2003年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以来,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主要就业于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等行业。与2001年相比,2005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中,就业于建筑业的比例有所降低,而就业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的比例略有提高。但计量分析表明,建筑业的农民工仍然比其他行业的农民工显著地更容易被拖欠工资。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主要集中于个体私营企业。所有制对农民工是否被拖欠工资的影响非常显著。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农民工相比,集体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同泽  文莉  
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源数量丰富,他们自身素质能力开发的好坏对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大致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够,职业成人教育薄弱;二是国民待遇缺乏,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未得到广泛重视;三是低收入使农民工自身开发的投资资本偏低;四是免费培训流于形式。改进这种状况的措施为:大力发展教育,提高能力内核;取消户籍制,培育市场化就业渠道;提高物质待遇,为农民工自我投资提供前提;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财政性投入,构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强化社区宣传作用,深层次多角度提高农民工能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斌红  
如何促进农民工子女随迁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实证考察了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子女随迁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子女随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换数据年份、构造工具变量、进行匹配估计等条件下依旧稳健;从异质性结果看,就业质量对女性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及较低教育程度农民工子女随迁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农民工就业质量通过提升照料能力及改善住房条件两条机制影响子女随迁。研究结论为中国在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有效促进农民工子女随迁,实现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简新华  黄锟  
调查表明,当前农民工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工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拖欠问题有所缓解,政府给农民工提供的服务有所加强,但是农民工收入低、处境困难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农民工比较强烈的市民化愿望也远远没有实现,所以必须在进一步落实各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加大相关投入,逐步消除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和资金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伟  万鸯鸯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实证分析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态度文化适应中的城市文化接纳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家乡文化偏好阻碍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相对融合型农民工而言,分离型和边缘型少数民族农民工更愿意落户城镇。行为文化适应能促使少数民族农民工主动市民化,其城市当地方言流利程度高,与本地居民相处融洽,会显著正向影响城镇落户意愿。心理文化适应显著正向影响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入户决策,城市归属感越强、心理压力越小,更倾向于落户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