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32)
2023(19383)
2022(16485)
2021(15515)
2020(12824)
2019(29049)
2018(29090)
2017(55304)
2016(30196)
2015(34039)
2014(33877)
2013(33612)
2012(31225)
2011(28473)
2010(28862)
2009(27039)
2008(26201)
2007(23461)
2006(21124)
2005(18781)
作者
(88293)
(73236)
(72697)
(68905)
(46329)
(35327)
(33052)
(28688)
(27739)
(26294)
(24845)
(24685)
(23275)
(23163)
(22398)
(22292)
(21815)
(21463)
(20932)
(20919)
(18400)
(18261)
(17723)
(16858)
(16590)
(16497)
(16377)
(16271)
(14897)
(14628)
学科
(126583)
经济(126452)
(87041)
管理(83490)
(63138)
企业(63138)
(52950)
方法(48776)
数学(41980)
数学方法(41476)
中国(38448)
农业(35192)
地方(32942)
业经(31533)
(28314)
(25616)
(25594)
技术(23089)
(22401)
贸易(22380)
(21654)
(21534)
银行(21487)
(20694)
环境(20108)
(19921)
金融(19918)
(19366)
理论(19172)
(18970)
机构
学院(429867)
大学(427435)
(171943)
经济(167973)
管理(166723)
研究(148893)
理学(142789)
理学院(141148)
管理学(138772)
管理学院(137996)
中国(114034)
(92506)
科学(92200)
(82894)
(78710)
(75467)
中心(68475)
研究所(68176)
业大(67223)
(66445)
农业(63534)
财经(61364)
(60087)
师范(59589)
北京(58643)
(55574)
(53890)
(53819)
经济学(49770)
师范大学(47742)
基金
项目(285393)
科学(223704)
研究(213212)
基金(202923)
(176171)
国家(174570)
科学基金(149039)
社会(133352)
社会科(125870)
社会科学(125836)
(114499)
基金项目(108070)
教育(96817)
(94723)
自然(94452)
自然科(92161)
自然科学(92136)
自然科学基金(90426)
编号(89816)
资助(82041)
成果(73294)
(64922)
重点(63839)
(62228)
课题(62025)
(59916)
创新(55944)
国家社会(53871)
科研(53459)
项目编号(52876)
期刊
(201590)
经济(201590)
研究(129791)
中国(92097)
(81316)
学报(66800)
科学(62941)
管理(59826)
(57375)
农业(55260)
教育(53052)
大学(50944)
学学(47647)
(43279)
金融(43279)
技术(38690)
业经(37730)
经济研究(29585)
财经(28565)
问题(27528)
(27360)
(24402)
图书(23625)
技术经济(21606)
科技(21605)
(21298)
资源(20766)
理论(20481)
现代(19712)
商业(19549)
共检索到657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国伟  卫夏青  田明华  
以我国农村发展水平典型性和代表性较强的安徽省为例,结合新常态下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构建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距离函数的均方差和灰色关联度组合赋权方法以及WRSR方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的农村区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档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国伟  卫夏青  朱凤琴  刘爱华  
基于新常态下农村区域发展的特点,建立了DPSI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距离函数的熵权和灰色关联度组合赋权方法,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以安徽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安徽省农村可持续发展划分为6种类型,同时,在地级尺度上分析了安徽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域特征、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了不同类型地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吉祥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柱,理应有强烈的紧迫感和焦灼感,安徽更不例外。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髙耗低效等现状,成为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问题。加快安徽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理清思路,寻找对策,拿出举措,适应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丽丽   朱世友   吕永强  
[目的]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理念,也是未来我国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估,以期为区域农业发展转型提供参考。[方法] 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从全产业链发展视角选择能够突出产业融合深度、广度和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然后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对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量化测度和等级划分。[结果](1)2015—2021年安徽省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较低,但增长趋势明显;子系统发展水平中,产业关联融合发展层次低,产业价值链延伸和多功能拓展水平有限,相对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经济效应,其社会效应尚不明显。(2)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区域间差异较明显,且各区域发展速度和变化趋势不同,区域间差异缩小趋势不明显。从变化趋势来看,以合肥市、芜湖市、安庆市3市变化幅度较小,增长缓慢;而阜阳市、滁州市、宿州市增长速率较快。(3)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等级划分结果:芜湖市为中等水平;合肥市、阜阳市、六安市、安庆市、宣城市、马鞍山市、亳州市、滁州市、黄山市、池州市为较低水平;蚌埠市、淮北市、淮南市和铜陵市为低水平。[结论] 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存在着产业链延伸水平有限,产业多功能拓展层次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各区域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区域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其次,要转变农业经营模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梅莹  牛栋瑜  吴文友  
通过对安徽省大山村试验示范区进行经济的实证分析,得出通过发展林业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并就此模式发展中的风险和管理模式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志玲  张丽琴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统计方法,从自然、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研究了安徽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的驱动力,得出结论要控制安徽省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应努力发展第二、三产业,降低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大力推进城镇化;将农村劳务输出的“蛋糕”继续做大,同时,加快农村居民点整理步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朱克俊  张深友  
2015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并把它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安徽是农业大省,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探索出符合本省资源优势和体现地方特色的多元化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模式,对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财政支持政策应当大有可为。本课题以安徽省为例,在总结分析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支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学良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省17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分析了各个城市在安徽的经济地位,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玲  肖双喜  
本文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发现安徽省农村住房浪费现象非常普遍,若不及时治理,该趋势将在广大的农村、乡镇和县城持续下去。同时认为,不完善的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遏制乡村住房浪费现象和消化农村过剩住房的政策并加以治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剑峰  朱媛媛  
通过构建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抽取5个主成分对安徽省62个县级单元进行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测度,并将其分为4个等级,即欠发展区、发展区、较发达区与发达区。论证了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区域空间差异较小的县级单位集中分布在皖北、皖南、皖西南地区,区域空间差异较大的县级单位集中分布在皖中地区。提出了安徽省因地制宜应有不同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临江地区应发展"高效、优质、高产、外向、生态"的现代农业园区模式,皖南山区发展"旅游观光、绿色生态"的模式,皖北发展"规模经营、生态循环"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娟  范星宏  王朝辉  
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对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已成为全球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向。基于旅游系统论的视角,研究认为安徽低碳旅游发展应选择走低碳旅游系统化管理的战略思路,着重围绕旅游六要素,在加强政府政策引导的基础上,提出培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交通、实施低碳管理、加强低碳科技支撑等具体实施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青  
新常态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环境发生变化,这要求财政政策发挥支持和引导作用,提供保障机制。文章基于安徽省的调研分析,分析了财政保障农村文化服务的逻辑,提出了财政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机制的构建思路,包含财力保障机制、供给决策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最后,文章从增强地方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拓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渠道四个方面阐述了财政保障机制的具体政策构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琼  刘通  王星月  
农村电商高效运转的关键是健全完善的农村物流系统。"新基建"为衔接城乡物流、贯通乡村物流提供了条件,为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提供了支撑。针对安徽省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基建"给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带来的机遇,对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提出政府部门支持引导、农户与电商平台加强合作、推动智慧物流发展、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推动安徽省农村电商物流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靖培星  赵伟峰  郑谦  张德化  
[目的]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是必然要求。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研究其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为科学测度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研究其动态发展路径,构建了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15年度为初始年进行了评价。将动态规划理论拓展到区间直觉模糊集,利用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可能度函数、得分函数和互补判断矩阵建立了区间直觉模糊动态规划模型,融和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十三五"工作重点,对其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预测并给出了最优发展路径。[结果]通过模型计算,到2020年,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优状态为"中等",未来5年的工作重点依次为:第一年应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间两年应加大农业科技装备投入,后两年应该注意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继续加大农业科技装备投入。[结论]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客观反映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间直觉模糊动态规划模型能够对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提供科学指导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