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6)
- 2023(14668)
- 2022(12026)
- 2021(11124)
- 2020(9029)
- 2019(20278)
- 2018(20214)
- 2017(38684)
- 2016(20671)
- 2015(23169)
- 2014(22830)
- 2013(22340)
- 2012(20493)
- 2011(18806)
- 2010(19401)
- 2009(18315)
- 2008(17679)
- 2007(16023)
- 2006(14451)
- 2005(13146)
- 学科
- 济(93367)
- 经济(93289)
- 管理(59551)
- 业(57727)
- 企(46370)
- 企业(46370)
- 方法(35215)
- 数学(30758)
- 中国(30140)
- 数学方法(30130)
- 农(26625)
- 地方(24470)
- 业经(22880)
- 技术(19693)
- 制(18623)
- 财(18212)
- 农业(17356)
- 银(17268)
- 银行(17248)
- 贸(16982)
- 贸易(16966)
- 行(16764)
- 易(16415)
- 融(16016)
- 金融(16013)
- 学(14937)
- 理论(14489)
- 产业(14203)
- 发(14182)
- 环境(13894)
- 机构
- 学院(296371)
- 大学(290351)
- 济(123716)
- 经济(121027)
- 管理(112103)
- 研究(99276)
- 理学(95102)
- 理学院(94102)
- 管理学(92283)
- 管理学院(91744)
- 中国(77466)
- 京(61840)
- 科学(58235)
- 财(58054)
- 所(49183)
- 江(45844)
- 中心(45173)
- 财经(44784)
- 研究所(43902)
- 农(43273)
- 经(40272)
- 范(40002)
- 北京(39807)
- 师范(39646)
- 业大(39326)
- 州(37778)
- 经济学(37551)
- 院(36133)
- 经济学院(33703)
- 农业(33369)
- 基金
- 项目(187233)
- 科学(147985)
- 研究(142934)
- 基金(131941)
- 家(112967)
- 国家(111995)
- 科学基金(96554)
- 社会(90565)
- 社会科(86104)
- 社会科学(86082)
- 省(76854)
- 基金项目(68241)
- 教育(66167)
- 划(63024)
- 编号(59927)
- 自然(58703)
- 自然科(57366)
- 自然科学(57355)
- 自然科学基金(56281)
- 资助(54100)
- 成果(49041)
- 发(46285)
- 课题(42953)
- 重点(42313)
- 创(41695)
- 部(39900)
- 创新(39048)
- 发展(37760)
- 展(37140)
- 国家社会(36742)
- 期刊
- 济(146710)
- 经济(146710)
- 研究(92321)
- 中国(63923)
- 管理(45856)
- 财(42196)
- 农(42018)
- 教育(39129)
- 学报(38300)
- 科学(38051)
- 融(31970)
- 金融(31970)
- 大学(30286)
- 技术(30035)
- 农业(28821)
- 学学(28263)
- 业经(27310)
- 经济研究(24234)
- 财经(21603)
- 问题(19346)
- 经(18773)
- 技术经济(16107)
- 统计(15906)
- 商业(15824)
- 贸(15501)
- 策(15226)
- 业(14870)
- 科技(14814)
- 图书(14109)
- 现代(13920)
共检索到460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俊华
该文分析了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和趋势,结合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境况,探索我国产业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低端锁定到高端攀升、从单个创新到集群创新、从地域根植到全球布局的战略转换途径的内在诱因和机理;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路径的优化方向,提出创新驱动下产业发展的动力转换路径、全球价值网络支撑下的产业高端攀升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的传统产业技术跃迁路径、产业界限日趋模糊化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都是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贲友红
新常态下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直接影响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优质的电商物流,能够促使跨境电商交易更加便利。本文在阐述新常态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优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析了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优化发展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新常态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电子商务 跨境物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贲友红
新常态下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直接影响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优质的电商物流,能够促使跨境电商交易更加便利。本文在阐述新常态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优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析了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优化发展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新常态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电子商务 跨境物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东
201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营改增"、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是必然选择。文章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特点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点,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海静
本文在新常态下探索了我国发展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路径。我国绿色信贷发展成就斐然的背后存在着缺乏统一可操作的执行标准、银企信息沟通不畅、地方政府过度干预等突出问题。本文分别从政府和商业银行层面入手,提出了落实环保理念、破除地方保护、强化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等绿色信贷路径优化措施,对实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优结构"战略目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常态 绿色信贷 优结构 信息披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海云 于海艳
阐述了"新常态"的经济特点,对我国物流产业产生的新要求,指出"高效、集约、连通、创新、协调和改革"成为发展战略的重点,我国物流业主要的发展路径选择为:精细化、集中化、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低碳。在发展道路上,一部分原有的发展因素和轨迹会成为新的路径选择的障碍,也就是消极的路径依赖。可以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打破这些路径依赖。
关键词:
“新常态” 物流产业 路径依赖 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海云 于海艳
阐述了"新常态"的经济特点,对我国物流产业产生的新要求,指出"高效、集约、连通、创新、协调和改革"成为发展战略的重点,我国物流业主要的发展路径选择为:精细化、集中化、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低碳。在发展道路上,一部分原有的发展因素和轨迹会成为新的路径选择的障碍,也就是消极的路径依赖。可以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打破这些路径依赖。
关键词:
“新常态” 物流产业 路径依赖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文玉春
以我国工业企业为对象,基于随机前沿知识生产函数的创新效率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技术引进三种创新模式对市场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产业创新的真实功效,结论折射出产业创新路径选择的基本逻辑:当产业创新处于明显的市场导向时,三种模式理论上都可以选择,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应该重点考虑,率先对新技术实施商业化应用和推广;当产业处在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专利)阶段,应以自主研发为主要创新路径,当然假如要走协同创新的路子,必须要明确合作目标、健全合作机制。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创新路径具有较大差异,前者应走
关键词:
产业创新 自主研发 协同创新 技术引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文玉春
以我国工业企业为对象,基于随机前沿知识生产函数的创新效率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技术引进三种创新模式对市场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产业创新的真实功效,结论折射出产业创新路径选择的基本逻辑:当产业创新处于明显的市场导向时,三种模式理论上都可以选择,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应该重点考虑,率先对新技术实施商业化应用和推广;当产业处在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专利)阶段,应以自主研发为主要创新路径,当然假如要走协同创新的路子,必须要明确合作目标、健全合作机制。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创新路径具有较大差异,前者应走蛙跳式创新发展路径,后者走以新兴产业占优为突破口的多元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以前沿边际产业干预为着力点的功能性产业政策推进路径,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产业创新 自主研发 协同创新 技术引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玉邦 眭海霞 徐云峰
进入经济新常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动力和发展路径。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政策和资源要素驱动,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滞后等困境。在新常态下,应以政策驱动和要素驱动为基础,以创新驱动和改革驱动为核心,以利益驱动和机制体制驱动为两翼,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旅游优势产业、利用新的区域规划机遇、深化市场改革、改革考评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路径,推动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四川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文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经济增长为产业升级提供基础物质支持,产业升级反作用于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消费是实现经济增长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路径。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背景下,消费推动是保障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人力资本支持、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我国要促进经济增长与产业融合发展应强化人力资本支持,更好地发挥金融产业的作用。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 融合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昌平 汪连杰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迫切需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旅居养老产业是旅游产业与老年服务产业之间的融合,属于"新经济"范畴。从开发模式上看,旅居养老产业主要包括候鸟式旅居养老、疗养式旅居养老、文艺鉴赏式旅居养老等五种类型。从老年需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旅居路径看,开发旅居养老产业具备较好的市场前景。因此,推动旅居养老产业的发展,应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年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推动"互联网+旅居养老"产业发展,并正确引导老年群体的消费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