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3)
- 2023(13198)
- 2022(11035)
- 2021(10463)
- 2020(8619)
- 2019(19130)
- 2018(19222)
- 2017(34723)
- 2016(19283)
- 2015(21074)
- 2014(20379)
- 2013(19499)
- 2012(17723)
- 2011(15842)
- 2010(16178)
- 2009(14906)
- 2008(14629)
- 2007(12587)
- 2006(11302)
- 2005(10175)
- 学科
- 济(67554)
- 经济(67465)
- 管理(53552)
- 业(50697)
- 企(42159)
- 企业(42159)
- 方法(24282)
- 农(22374)
- 中国(20974)
- 数学(20554)
- 数学方法(20233)
- 财(19810)
- 制(19234)
- 地方(18583)
- 业经(17622)
- 学(16299)
- 技术(15844)
- 农业(14658)
- 银(13823)
- 银行(13804)
- 体(13365)
- 行(13273)
- 理论(12999)
- 融(12780)
- 金融(12778)
- 贸(11202)
- 贸易(11185)
- 务(11046)
- 财务(11026)
- 财务管理(11002)
- 机构
- 学院(250587)
- 大学(247822)
- 济(96471)
- 经济(94095)
- 管理(90957)
- 研究(87873)
- 理学(77128)
- 理学院(76136)
- 管理学(74630)
- 管理学院(74123)
- 中国(67769)
- 科学(54926)
- 京(52501)
- 财(49305)
- 所(44035)
- 农(43416)
- 江(42296)
- 中心(41652)
- 研究所(39792)
- 财经(37151)
- 范(37086)
- 师范(36683)
- 业大(36674)
- 农业(33497)
- 经(33477)
- 州(33460)
- 北京(32583)
- 院(32577)
- 省(31447)
- 师范大学(29367)
- 基金
- 项目(168179)
- 科学(132778)
- 研究(126033)
- 基金(119304)
- 家(104209)
- 国家(103268)
- 科学基金(88633)
- 社会(78454)
- 社会科(74153)
- 社会科学(74136)
- 省(70066)
- 基金项目(63189)
- 教育(59107)
- 划(57098)
- 自然(56637)
- 自然科(55298)
- 自然科学(55283)
- 自然科学基金(54283)
- 编号(51735)
- 资助(46857)
- 成果(42668)
- 重点(38893)
- 课题(37573)
- 创(37528)
- 发(37379)
- 部(35966)
- 创新(35248)
- 性(33174)
- 国家社会(31978)
- 科研(31877)
共检索到393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宬旭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安排,征信体系建设在推进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分析征信体系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互动机理,从四个层面阐述征信体系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探讨山西省征信系统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基于征信视角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为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以应用促需求,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征信传导机制,强化征信声誉机制。
关键词:
征信 征信体系 供给侧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现为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者有效需求不能满足,出现供求不相匹配、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现状。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性偏好,制造业投资过大、产能过剩,劳动力供给不足、生产成本上升,体制机制僵化、产业政策决策失误,是造成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市场主体着手,具体来说,就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解为"企业+供给侧+存量"改革和"企业+供给侧+增量"改革,以及"政府-机制"改革和"市场+配置"改革两部分。企业在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化解和预防产能过剩,对低于行业平均发展水平的要破...
关键词:
供给侧 需求侧 供给学派 边际消费倾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斌龙
新常态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高速增长、创意为先、并购重组和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解决文化消费潜力难以激发和无效供给严重难题为导向,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并购整合和融合优化发展资源,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集聚化、专业化和资本化,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应其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关键词:
新常态 文化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斌龙
新常态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高速增长、创意为先、并购重组和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解决文化消费潜力难以激发和无效供给严重难题为导向,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并购整合和融合优化发展资源,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集聚化、专业化和资本化,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应其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关键词:
新常态 文化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卫兴华
中国的GDP增速从2012年开始回落,告别了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正式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确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因此,准确把握其内涵和本质非常重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与"三驾马车"一脉相承,需要政府大有作为,做到统筹兼顾。
关键词:
新常态 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 三驾马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供需结构和市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需求来说,既有内需不足,也有需求外溢,海外疯狂扫货时有发生;从供给来说,传统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的同时,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在外需不足、内需不旺,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当下,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供给和需求共同发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义平
回到西南财经大学,我感到既高兴,又亲切。见到了那么多老师、领导、同事,使我感到仿佛回到当年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的时光。在西南财经大学上学的那段时间,可能是我人生中最为轻松的时光。当我翻看自己已发表的论文时,发现1992年时我在西南财大就发表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义平
回到西南财经大学,我感到既高兴,又亲切。见到了那么多老师、领导、同事,使我感到仿佛回到当年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的时光。在西南财经大学上学的那段时间,可能是我人生中最为轻松的时光。当我翻看自己已发表的论文时,发现1992年时我在西南财大就发表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任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消除潜在的系统性经济风险,平稳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审时度势、精准研判,创造性地设计了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核心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顶层安排的提出与实践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容,而且为成功实现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目标提供了实践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秀华 王海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常态下,其慢增长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增长总量、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过剩产能和社会分配五个维度。文章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供与求的无缝对接、有计划和按比例的发展规律"等经济发展理论,分析得出社会主义经济新常态下五个维度慢增长的成因,即"生产力代价居高与生产关系发展滞后、物质和精神产品市场的错位生产、惯性排斥思维及市场经济缺口的矛盾"等;进一步研究可知,依靠"避免关系割裂与效率优化助推、协调配给机制和新型文化霸权、矫正有色视角及重建布局调控"等路径,推进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龙 方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产品去库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原因,农业缺乏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原因,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供给学派以及农业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三条主要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形成现代农业生产主体;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产业融合,形成现代农业全新业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蓝庆新 姜峰
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物质生产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创新驱动理论深入推进改革拓展理论空间,生态文明观为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指导,劳动价值理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行保障提供理论支撑。从逻辑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生产理论是统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总量和结构平衡理论是目标,创新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是发展方式,劳动价值论是保障,它们相互作用,动态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新常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志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国家层面的总体文化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新常态背景下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供给不均等、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机理分析,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科学供给、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公共文化服务 供给侧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龙 方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产品去库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原因,农业缺乏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原因,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供给学派以及农业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三条主要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形成现代农业生产主体;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产业融合,形成现代农业全新业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宝庆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深刻转型,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障职业教育供给的效率、效益和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必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关键在于以理念变革为基础,明确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要义;以机制创新为导向,激发职业教育供给效率与活力;以人口变化为依据,调整职业教育供给规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拓宽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渠道;以产业转型为依据,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契机...
关键词:
新常态 职业教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