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0)
- 2023(11154)
- 2022(9426)
- 2021(8484)
- 2020(6800)
- 2019(15128)
- 2018(14739)
- 2017(27253)
- 2016(14577)
- 2015(16003)
- 2014(15605)
- 2013(15140)
- 2012(13988)
- 2011(12862)
- 2010(13227)
- 2009(12338)
- 2008(11791)
- 2007(10564)
- 2006(9602)
- 2005(8736)
- 学科
- 济(64143)
- 经济(64091)
- 管理(42187)
- 业(40906)
- 企(32411)
- 企业(32411)
- 地方(21722)
- 中国(21277)
- 农(19474)
- 方法(17551)
- 业经(16355)
- 技术(16100)
- 数学(14390)
- 数学方法(14159)
- 学(14064)
- 农业(13413)
- 发(11900)
- 财(11895)
- 地方经济(11706)
- 环境(11572)
- 银(11457)
- 银行(11439)
- 制(11407)
- 融(11241)
- 金融(11240)
- 行(11165)
- 技术管理(11054)
- 贸(10993)
- 贸易(10980)
- 易(10513)
- 机构
- 学院(202682)
- 大学(196856)
- 济(80519)
- 经济(78634)
- 管理(75036)
- 研究(75031)
- 理学(62671)
- 理学院(61884)
- 管理学(60770)
- 管理学院(60390)
- 中国(57514)
- 科学(47123)
- 京(43812)
- 所(38479)
- 农(36492)
- 财(35943)
- 研究所(34726)
- 中心(34171)
- 江(33148)
- 业大(30246)
- 范(29446)
- 师范(29174)
- 农业(28215)
- 北京(27988)
- 院(27979)
- 财经(27234)
- 州(27095)
- 省(25375)
- 经(24410)
- 技术(23624)
- 基金
- 项目(133288)
- 科学(104694)
- 研究(99993)
- 基金(92118)
- 家(80890)
- 国家(80170)
- 科学基金(68032)
- 社会(62732)
- 社会科(59432)
- 社会科学(59415)
- 省(56025)
- 基金项目(48322)
- 划(46231)
- 教育(44302)
- 自然(42051)
- 编号(41439)
- 自然科(40989)
- 自然科学(40976)
- 自然科学基金(40148)
- 资助(35966)
- 发(35612)
- 成果(33001)
- 重点(30727)
- 创(30553)
- 课题(30519)
- 创新(28783)
- 发展(28525)
- 展(28032)
- 部(27239)
- 国家社会(25441)
共检索到324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宪涛 丁峻强 雷霞
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可以为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开发区转型升级提供依据。以国土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要求为基础,结合新常态经济特征,构建了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分别使用两种评价体系对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原有规程评价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要求,改进后的新常态评价指标体系更能全面反映情况;(2)新常态下成都经开区在土地利用状况、要素投入质量、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存在不足。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加快开发区转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成新 刘洪颜 史佳璐 刘凯
国内各类开发区是中国快速工业化的主要载体,但在规划建设进程中粗放用地现象严重,土地集约利用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中国制造业大省山东省为例,以山东省内被国家相关部门依法批准的164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四至范围内的2011年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山东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状况并不理想。土地利用状况较好,但是工业用地率偏低且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土地利用强度较弱,容积率、建筑密度不高;投入产出效益不理想,这也是山东省作为全国能耗第一大省,经济规模巨大但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全省164家开发区土...
关键词:
开发区 集约用地 评价 山东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宁宁 陈会广 徐雷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是全面客观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关键要素。以南京市12个开发区为实证对象,尝试采用物元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并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以期探求更合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各开发区集约用地主要限制因子各不相同,主要是企业用地容积率、企业用地建筑密度、建设用地投入强度和建设用地产出强度;南京各开发区之间的集约用地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国家级开发区集约等级相对高于省级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集约等级相对高于传统经济类开发区;(2)相较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物元分析法不但能反映研究对象的综合信息还能反映单个指标分异情况以及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稳定性,反映的信息更丰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结果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评价结果排序具有一定差异,表明未来开发区不但要提高其集约利用水平更要提高集约利用效率。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方法 南京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法威
运用协同论,探讨开发区土地系统集约利用的协同机制,测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并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建设用地供需基本平衡,但是可供开发的潜力较低。在今后开发区扩展过程中,通过构建集约用地制度体系、研究合理评价方法、提高用地企业准入门槛、加强土地供后监管等是确保土地集约利用的关键。
关键词: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潜力评价 协同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江立武 赵小敏
为从微观层面上实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笔者以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评价要素图层分离、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权重值确定及评价单元划分基础上,构建GIS空间模型对其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把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应用GIS空间模型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能够深入揭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或评价结果动态更新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宁宁 陈会广
在阐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法、综合指数法对2014年南京市11个典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在国家规定的总潜力这一重要潜力指标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依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等级标准,南京市典型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差异较大,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要好于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总潜力效益与总潜力(面积潜力)、建设用地产出强度有关,在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应结合相应开发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土地资源的配置状况来综合分析。通过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潜力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能够为制定差别化的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潜力分析 南京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浩 曾刚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上海市国家级、市级开发区2007年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可分为四个等级;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明显高于市级开发区;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地均工业生产总值、地均利润和地均税收。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评价 上海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宁宁 陈会广
在阐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法、综合指数法对2014年南京市11个典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在国家规定的总潜力这一重要潜力指标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依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等级标准,南京市典型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差异较大,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要好于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总潜力效益与总潜力(面积潜力)、建设用地产出强度有关,在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应结合相应开发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土地资源的配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潜力分析 南京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祖梁 龚奇
为了解决现行评价工作中的不足,对影响安徽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构造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视角,使开发区管理机构全面、真实的掌握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以客观评价为主、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系统性分析了影响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因素,以"开发区管委会"和"入区企业"两类主体,分别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既考虑到各个省级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又能很好地为开发区的横向比较和整个省域内开发区的统筹和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作用,使成果的利用更具针对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翔 唐旭 刘耀林
研究目的:研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管理软件,实现省级行政区划范围内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项目成果数据的规范管理,为决策应用提供分析支持。研究方法:从开发区、时点、专题、格式等角度分析项目成果数据特征并设计系统的数据模型,根据项目成果数据汇总、管理与应用的业务需求设计系统的运行环境、功能结构和关键的技术方法,运用ArcGIS EngineV 9.3组件和高级编程工具Visual Studio 2008实现系统软件的开发。研究结果:基于ArcGIS的Personal Geodatabase设计关系数据模型,实现了"多开发区、多时点"的集约利用评价项目的"多专题、多格式"成果数据集成存储,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忆邵 黄银池
分析了上海开发区土地消耗的现状特点,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区的耗地量与其行政等级、区位、行业类别密切相关;(2)各开发区之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在所选取的30个市级以上开发区中,仅1/3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超过平均水平,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市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明显;(3)多数开发区的单位产出耗地量和人均耗地量处于下降态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趋于上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以地下空间开发为视角,用文献资料法、实证法研究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创新方式。从工程技术和技术经济的角度验证了开发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可行性。认为开发区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障碍因素是产权归属不清、产权定价无据及缺乏规划编制;应从确权、定价、规划、融资、财税等方面着手加快促进开发区地下空间的开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芳 张磊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C2R模型和投影分析,探索能反映评价对象客观差异特征的指标理想值一次性求取模型。以上海市19个市级开发区为例求取指标理想值,并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集约度分值排序,结果显示出指标理想值一次性求取模型的优势和可靠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光龙 苏航 郑新奇 刘润润 薛景丽
研究目的:依据全国国家级非高新开发区数据样本,对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只有5个指标的因子荷载小于0.3,未能很好地解释其对应的潜变量;其他的因子荷载均在0.3和1之间,很好地解释了其对应的潜变量,指标选取较合理。土地利用状况和管理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偏高。研究结论:用地效益评价指标选取得较好,用地结构的评价指标次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欠佳。整体来看,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比较合理,只有个别指标的归类需要优化,该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合理地评价开发区集约利用程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采用统计模型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定量化评价,并试图探讨集约度的合理水平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较高,但存在地区间和地区内部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政策和用地结构是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几大因素。因此,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根据各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相对集约综合指数值和绝对集约综合指数值的大小以及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