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9)
- 2023(7605)
- 2022(6411)
- 2021(5868)
- 2020(5005)
- 2019(10848)
- 2018(10714)
- 2017(20058)
- 2016(10974)
- 2015(12169)
- 2014(11739)
- 2013(11376)
- 2012(10504)
- 2011(9371)
- 2010(9870)
- 2009(9634)
- 2008(9776)
- 2007(9069)
- 2006(8305)
- 2005(7833)
- 学科
- 管理(43934)
- 业(39154)
- 济(38825)
- 经济(38734)
- 企(34770)
- 企业(34770)
- 制(16299)
- 财(15866)
- 技术(12970)
- 中国(12918)
- 方法(12550)
- 农(11761)
- 业经(11319)
- 体(10746)
- 银(10199)
- 银行(10189)
- 数学(9989)
- 技术管理(9918)
- 数学方法(9817)
- 行(9716)
- 务(9429)
- 财务(9400)
- 财务管理(9371)
- 体制(9267)
- 企业财务(8908)
- 融(8799)
- 金融(8797)
- 税(7422)
- 度(7380)
- 制度(7378)
- 机构
- 大学(152195)
- 学院(151154)
- 济(64925)
- 经济(63485)
- 管理(58572)
- 研究(50444)
- 理学(48808)
- 理学院(48330)
- 管理学(47734)
- 管理学院(47413)
- 中国(41473)
- 财(37018)
- 京(31829)
- 财经(27181)
- 江(26267)
- 科学(26119)
- 经(24401)
- 中心(24156)
- 所(24022)
- 研究所(20742)
- 经济学(20442)
- 州(20217)
- 北京(20178)
- 财经大学(19926)
- 农(19546)
- 范(18806)
- 师范(18659)
- 院(18506)
- 经济学院(18214)
- 业大(17613)
- 基金
- 项目(93352)
- 科学(75432)
- 研究(73355)
- 基金(68399)
- 家(58006)
- 国家(57479)
- 科学基金(50518)
- 社会(48849)
- 社会科(46365)
- 社会科学(46356)
- 省(36529)
- 基金项目(35180)
- 教育(33966)
- 划(29926)
- 自然(29728)
- 自然科(29066)
- 自然科学(29059)
- 编号(28915)
- 自然科学基金(28565)
- 资助(26794)
- 成果(25548)
- 制(24938)
- 创(22618)
- 创新(21468)
- 部(21447)
- 课题(21224)
- 重点(21060)
- 国家社会(20775)
- 发(19627)
- 性(19603)
共检索到252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宗万
本文在对"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情况进行总体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新常态下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相关因素的"变"与"不变",提出了"兜底线、差别化、可持续"的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的总体思路和一些具体完善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新常态 调整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建明 叶松柏
关于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思考曾建明,叶松柏最低工资标准发源于19世纪末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目前,最低工资标准已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其内涵是规定工人货币工资下浮的最低限度,只要工人按规定从事了一定量的劳动,就有权得到不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灵 阎世平
本文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外资持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向上调整对外资持股的影响存在双重异质性效应:一是资本异质性效应,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港澳台资持股比例的负面影响显著大于对外商持股比例的影响;二是行业异质性效应,外资持股减少的效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较强,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较弱。进一步探索性分析显示:港澳台资受负面影响较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企业劳动密集度较高,同时工资分布更偏向于最低工资标准邻近区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显著增加了企业陷入外资与实收资本双减困境的概率。本文使用Heckman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金祥
最近几年是我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频率最快、调整幅度最大的几年。1994年至2004年3月,10年间全国每个省份平均调整最低工资标准3.8次左右。2004年4月至2006年底,不到3年里,每个省份平均调整1.9次左右。在调整频率加快的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灵 阎世平
本文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外资持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向上调整对外资持股的影响存在双重异质性效应:一是资本异质性效应,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港澳台资持股比例的负面影响显著大于对外商持股比例的影响;二是行业异质性效应,外资持股减少的效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较强,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较弱。进一步探索性分析显示:港澳台资受负面影响较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企业劳动密集度较高,同时工资分布更偏向于最低工资标准邻近区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显著增加了企业陷入外资与实收资本双减困境的概率。本文使用Heckman两阶段方法纠正样本自选择行为,还做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发现以上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4月1日起,北京、上海、天津和甘肃正式执行最新的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北京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560元调整为1720元;上海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820元调整为2020元;天津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680元调整为1850元;甘肃省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350元调整为1470元。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随着上述四个地区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伟 贾朋
本文建立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微观模拟模型,并采用"自顶而下/自下而上"方法将两个模型进行了连接,用于分析最低工资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表明,短期内最低工资提升会促进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并提升其收入水平,进而降低不平等。长期来看,如果最低工资提升在25%以内,仍会起到降低不平等的作用;但如果最低工资提升超过30%,将会在提升低技能劳动力收入的同时,对就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政府在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幅度时,应该确保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和收入水平能得到同步提升,从而使得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得到抑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文章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方利益的角度构建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和调整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全国287个地级市2006、2007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的科学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最低工资的确定基本能够反映三方利益,是其博弈的结果,如高的失业率会导致低的最低工资水平,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最低工资水平的上升,企业利润扩大、外商投资和私营经济发展可以与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同时实现。但仍存在不足和改进的空间,如赡养系数的提高抑制了最低工资水平的增长,最低工资虽然能够随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工资水平上涨,但幅度较小。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劳动力市场 集体谈判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军胜 苏海南
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诞生于1993年,最低工资标准在我国执行十余年来,几经修订和调整,在人民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29个省市最低工资标准近十年来的变动趋势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对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动和调整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修改和完善最低工资标准时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端香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的《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完善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近几年来,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2012年我国25省份最低工资标准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贯春 陈登科 丰超
通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作为资源错配的度量指标,本文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有利于改善资源错配,且该效应在东、中、西三大区域趋于增强。同时,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源错配具有异质性影响,伴随着国有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资源错配得到改善,非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并未受到显著影响。进一步的传导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和对企业生产率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贯春 陈登科 丰超
通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作为资源错配的度量指标,本文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有利于改善资源错配,且该效应在东、中、西三大区域趋于增强。同时,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源错配具有异质性影响,伴随着国有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资源错配得到改善,非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并未受到显著影响。进一步的传导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和对企业生产率的非对称提升作用两条途径,最低工资标准使得企业生产率的分布收紧,从而改善了资源错配。此外,上述机制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从而使得最低工资标准的资源错配改善效应存在异质性。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而言,企业生产率的非对称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而言,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尽管最低工资标准在短期内可能会通过推动劳动成本上升而降低社会就业,但从长期看有助于通过"倒逼机制"来改善资源在不同企业间的错配,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与处置现有僵尸企业同等重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与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利用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最低工资标准对新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期内僵尸企业平均占比为13.92%;不同行业及不同所有制样本的僵尸企业占比存在明显差异;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抑制了新僵尸企业的形成,且结果十分稳健。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企业精简雇佣人员实现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生产率、利润率并降低企业负债率,从而抑制僵尸企业的形成;最低工资标准对异质企业新僵尸企业的形成具有不同影响,更大程度作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此外,最低工资标准还有利于对现有僵尸企业的妥善处置。政府应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处置僵尸企业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与处置现有僵尸企业同等重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与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利用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最低工资标准对新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期内僵尸企业平均占比为13.92%;不同行业及不同所有制样本的僵尸企业占比存在明显差异;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抑制了新僵尸企业的形成,且结果十分稳健。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企业精简雇佣人员实现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生产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后建
本文使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营商环境质量调查数据,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弱化企业的双元创新行为:探索式和开发式创新行为。进一步地,本研究还揭示了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企业双元创新的调节机制和渠道机制。调节机制是法治质量水平和国有控股比例都弱化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的消极影响。渠道机制分别为员工薪资、研发支出和员工培训。此外,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创新水平的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