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7)
- 2023(8965)
- 2022(7410)
- 2021(7044)
- 2020(5750)
- 2019(12244)
- 2018(12098)
- 2017(21817)
- 2016(11735)
- 2015(13123)
- 2014(12408)
- 2013(11214)
- 2012(9930)
- 2011(8960)
- 2010(9238)
- 2009(8841)
- 2008(8438)
- 2007(7864)
- 2006(6868)
- 2005(5802)
- 学科
- 管理(38237)
- 济(37777)
- 经济(37630)
- 业(33456)
- 企(31760)
- 企业(31760)
- 方法(14331)
- 中国(14111)
- 技术(12623)
- 理论(12492)
- 业经(12173)
- 教育(10954)
- 财(10776)
- 农(10774)
- 技术管理(9537)
- 数学(9447)
- 数学方法(9237)
- 和(9193)
- 学(8663)
- 制(8268)
- 教学(7418)
- 务(6990)
- 财务(6975)
- 银(6965)
- 财务管理(6962)
- 银行(6959)
- 行(6665)
- 农业(6619)
- 企业财务(6560)
- 划(6504)
- 机构
- 大学(151986)
- 学院(151189)
- 管理(56254)
- 济(55745)
- 经济(54440)
- 理学(48405)
- 理学院(47815)
- 研究(47321)
- 管理学(46803)
- 管理学院(46495)
- 中国(33799)
- 京(31238)
- 财(27367)
- 科学(27245)
- 范(24445)
- 师范(24302)
- 江(23375)
- 中心(21649)
- 财经(21379)
- 所(21377)
- 北京(19590)
- 经(19262)
- 研究所(19203)
- 师范大学(19202)
- 州(18997)
- 业大(18471)
- 教育(18030)
- 技术(17721)
- 农(17648)
- 院(17567)
- 基金
- 项目(100046)
- 研究(81416)
- 科学(80751)
- 基金(69837)
- 家(58514)
- 国家(57884)
- 社会(53205)
- 科学基金(51201)
- 社会科(49266)
- 社会科学(49247)
- 省(41684)
- 教育(40653)
- 基金项目(36291)
- 编号(35337)
- 划(34449)
- 成果(30337)
- 自然(29706)
- 自然科(29072)
- 自然科学(29067)
- 自然科学基金(28535)
- 资助(26304)
- 课题(25532)
- 创(24572)
- 重点(22717)
- 创新(22573)
- 项目编号(22532)
- 年(22230)
- 部(21715)
- 发(21292)
- 大学(21186)
共检索到232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东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存在肤浅化、差异性、功利性、是非混淆化等问题。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以保障大学生利益为切入点,依托网络技术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不同社会思潮,加强社会实践,改进高校教育思路,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社会思潮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长伟 王艳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全体国民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行政、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理清常态化的培育思路,找准常态化的培育要点,开展常态化的培育工作,全方位育人,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培育目的。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机制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胜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文章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指出高等院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舆论阵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建设和课堂教学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相理锋
藏族大学生是维护民族团结、地区稳定、祖国统一的生力军,是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受藏传佛教文化思想、各种文化价值观、学生自身认知特点的影响,当前一些藏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能有效树立。为此,要结合藏族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多渠道构建藏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藏族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构建
[期刊] 求索
[作者]
宋劲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公民明确了基本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指向。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要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和制度建设之中。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意识教育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东喜 乔长水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双向性,传播内容比较个性化,接受方式具有可移动性,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强、影响力大,但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了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新媒体工作水平,通过加强主渠道建设提高学生的判断力选择力。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晓红 田杰 吴超
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在给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了种种冲击和负面影响。高校作为培养大才的摇篮,必须重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教育功能,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成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本文阐述大学文化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土壤,论述文化自信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固基石,最后分析高校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 文化自信 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颜小燕 康树元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全方位的影响。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和个性化,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起着积极作用,但其主体传播思潮的多元化、工具主义倾向、参杂其间的不良信息、网络的虚拟性,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消极影响。针对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利与弊,采用更新理念、优化内容、健全机制、创新手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路径,能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兰茹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新课题,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突出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和现代职业教育的创新性。文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优良的诚信品质和真情奉献的友善情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莹
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信息快速传播的社会,信息传播逐步进入"微时代",当代大学生接收课堂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微博、微信,具有片面性、平等性和快速性三项特征。与网络内容相比较,课堂教学内容在冲击力、互动性和及时性方面存在不足。文章提出应在系统性与短小性相结合、导向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及时性与关联性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新媒体相结合四条原则的指导下,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教学"模式。
关键词:
微教学 微时代 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晓滢 李艳
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本文通过构建三维认知架构来回应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况的研究关切,在"三个倡导"框架下,从自我、社会和国家等维度出发,从内在动力和支撑手段等方面入手,构建三维认知架构,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认知的理论探索提供基础。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知架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徐
本文着眼于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价值并以其为出发点,从树立新理念、搭建新平台、探索新方法、实现新突破和建立新机制等多方面、多力量统筹协调,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培育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邹艳辉
新媒体具有沟通对话、议程设置和主流引导功能,孕育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高校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实现三结合,通过善用新媒体优长,整合新媒体资源,优化新媒体环境等路径,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增强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暴秋菊 张艳梅
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公众自主意识、活跃民主气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因素。文章在界定自媒体的内涵及其所呈现的时代特征的前提下,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及教育客体三方面分析了自媒体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的能力、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客体的素质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