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1)
- 2023(9444)
- 2022(7651)
- 2021(7032)
- 2020(5330)
- 2019(11365)
- 2018(10986)
- 2017(20324)
- 2016(10562)
- 2015(11328)
- 2014(10341)
- 2013(9604)
- 2012(8228)
- 2011(7383)
- 2010(7597)
- 2009(7308)
- 2008(6858)
- 2007(5979)
- 2006(5432)
- 2005(4523)
- 学科
- 济(39116)
- 经济(39079)
- 管理(35991)
- 业(32308)
- 企(28161)
- 企业(28161)
- 中国(15675)
- 技术(12290)
- 方法(12020)
- 农(11930)
- 业经(11076)
- 地方(10118)
- 数学(9641)
- 财(9635)
- 技术管理(9525)
- 数学方法(9495)
- 制(9026)
- 环境(7847)
- 农业(7745)
- 理论(7441)
- 银(6828)
- 银行(6822)
- 划(6746)
- 行(6583)
- 体(6559)
- 贸(6506)
- 贸易(6500)
- 城市(6459)
- 发(6458)
- 学(6381)
- 机构
- 学院(141336)
- 大学(136673)
- 济(55845)
- 管理(54866)
- 经济(54500)
- 理学(47332)
- 理学院(46818)
- 管理学(46101)
- 管理学院(45811)
- 研究(45251)
- 中国(33401)
- 京(27706)
- 科学(26258)
- 财(26145)
- 中心(20830)
- 江(20804)
- 财经(20751)
- 所(20220)
- 范(19474)
- 师范(19340)
- 经(18791)
- 研究所(18208)
- 院(17535)
- 业大(17426)
- 州(17394)
- 经济学(17185)
- 农(16833)
- 北京(16726)
- 财经大学(15360)
- 经济学院(15339)
- 基金
- 项目(98077)
- 科学(79567)
- 研究(76236)
- 基金(70549)
- 家(60436)
- 国家(59889)
- 科学基金(53107)
- 社会(51022)
- 社会科(48381)
- 社会科学(48367)
- 省(39958)
- 基金项目(37169)
- 教育(34797)
- 划(32770)
- 自然(31665)
- 编号(31321)
- 自然科(30979)
- 自然科学(30975)
- 自然科学基金(30372)
- 资助(25634)
- 成果(24699)
- 创(23989)
- 创新(22497)
- 发(22478)
- 课题(22225)
- 重点(22212)
- 国家社会(21320)
- 部(20575)
- 制(20171)
- 项目编号(19283)
共检索到205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付鹏
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城市雾霾俨然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阻碍,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数据显示,城市及其周边范围内大量使用传统化石类燃料是产生城市雾霾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对使用传统化石类燃料的声讨此起彼伏,新能源的开发如火如荼,但却没能从根本上阻止城市雾霾的恶化和加剧趋势。面对这一困境,需要政策制定者改变治理理念。研究表明,现阶段应致力于优化我国能源获取方式、调整能源产业空间布局,同时注重能源结构的中长期规划,尽快换取雾霾治理拐点到来,才是当下雾霾治理破局最现实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城市雾霾 治理 电力替代 路径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欢欢 阮涵淇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不仅反映了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也暴露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足。因此,必须树立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协同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从主体意识层面——经济主体的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经济结构层面——规模扩张型经济发展方式效率低下、生产领域层面——传统型工业化背景下工业废气污染严重以及考核制度层面——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四个方面分析得出:生态文明建设缺失是导致雾霾天气频发的根本性原因。进而提出雾霾天气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组织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升级以及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磊
"新常态"下,城市更新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城市更新治理转型则是协调多元利益主体和多维政策目标,实现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基础。但是,当前我国城乡规划领域对于城市更新的治理模式仍未给予足够关注。鉴于此,首先梳理了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框架,然后分别以2008年以来深圳城市更新、广州"三旧"改造和北京"重点村"改造的治理模式为例,比较各类治理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效果,最后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提出推动城市更新治理模式转型的适宜途径:一方面,完善法规、政策工具等制度结构,另一方面,提升参与者的参与能力,增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互信和沟通。
关键词:
新常态 城市更新 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邵帅 李欣 曹建华
本文利用卫星监测的夜间灯光数据构造的灯光复合指数和PM_(2.5)浓度分别表征城市化水平和雾霾污染程度,就城市化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特别检验了紧凑集约型和规模扩张型两种城市化推进模式对雾霾污染的异质性影响。研究显示:就全国整体而言,城市化水平与雾霾污染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而是表现出明显的正向单调线性关系,表明城市化进程尚处于加剧雾霾污染的阶段,稳健性检验结果强化了这一结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雾霾污染加剧并非城市化推进的必然结果而是其阶段性表现;紧凑集约型的城市化深度推进模式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促降效应,而规模扩张型的城市化广度推进模式则不利于抑制雾霾污染;集聚效应和结构效应是城市化影响雾霾污染的主要途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现今科技发达,能上天入地,对雾霾都没有什么好的治理方法,古人能有什么好办法呢,他们并不能对这些自然灾害进行科学的解释,只能用神秘主义的办法来应对,皇帝下罪己诏算是一种"治理"之法。《汉书》记载:"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展,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从文字看,这是由大风卷起尘土所形成的黄霾天气,情形相当严重,范围很广,朝野震恐,以为上天
关键词:
四塞 建始 下罪 承先 谴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遥 陈子韬 吴建南
中国城市雾霾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雾霾治理正进入新的阶段,目前正是对以往城市雾霾治理举措进行反思、进而为下一阶段提供治理思路的关键节点。在中国城市雾霾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城市政府治霾举措的基本框架,包括污染源源头控制、污染源源强管理、污染源源位优化和增加环境容量等四类举措,并以杭州市为例,梳理回顾了以往治霾举措的分布与特点。最后,给出了源头控制举措分地区适度放缓、源强管理举措继续深入推进、源位优化举措亟待统筹谋划、增加环境容量举措需要加强探索等四点启示。
关键词:
城市雾霾 形成机理 治霾举措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崔学刚 王成新 王雪芹
我国大都市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雾霾危机却暴露出大都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多重矛盾。该文从雾霾影响机制分析入手,通过空间结构诸因子的视角重新审视雾霾的形成机理。结果发现,雾霾的产生在空间结构范畴内是人口、产业、土地、交通等多要素综合作用的后果。反思雾霾危机下大都市空间结构中表现出的问题,以人为本的背离、落后产业的滞留、功能布局的偏离、土地利用的粗放以及生态空间的干扰均产生了负面效应。最后,基于雾霾危机背景总结大都市空间结构优化战略,提出偏重居住空间、重构产业空间、规整土地空间、强化生态空间四类空间结构优化新路径。
关键词:
大都市 雾霾危机 空间结构 优化 新路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进军 陈鱼 刘书明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新常态。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以新常态的提出作为出发点,分析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必要性,针对政府在治理能力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完善政府治理体制、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创新政府治理方式、革新政府治理工具的策略,有利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关键词:
新常态 发展理念 治理困境 治理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超 李晓静 张周鹏
经济新常态是有别于以往经济发展的状态,是经济自身发展的理性回归,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经济增长速度等各个方面的优化升级。新常态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战略调整期,一方面扬弃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部署新的经济发展方略。新常态下,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收入分配差距增大、产能过剩等问题,直接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供给侧改革、重视教育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将成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途径,其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核心,供给侧改革是保障,教育是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是战略导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志钢 刘霞辉
本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下,分别对资本投入型、劳动投入型、效率驱动型、消费需求拉动型等增长路径进行了测算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路径要么难以为继,要么是过去时或将来时,而消费需求拉动型增长路径实质上也是一个附带市场检验理性约束条件的投入型增长路径。"新常态"下我国增长路径选择仍须回到资本投入型,但绝非重蹈覆辙,而是要走出一条我们称之为效率资本投入型的增长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增长路径 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超 李晓静 张周鹏
经济新常态是有别于以往经济发展的状态,是经济自身发展的理性回归,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经济增长速度等各个方面的优化升级。新常态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战略调整期,一方面扬弃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部署新的经济发展方略。新常态下,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收入分配差距增大、产能过剩等问题,直接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供给侧改革、重视教育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将成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途径,其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核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行 羊忠民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展,更需要法治的护航,而在法治建设进程中需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更需要树立法治的权威和全民对法治的信仰。新闻媒体覆盖面广、传播信息快、影响力大,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责无旁贷,集中民智,凝聚共识,促进科学立法法;疏导情绪、引导舆论,维护和谐稳定;开展舆论监督,曝光问题,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法;设置议程,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在推进法治建设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开辟法制专栏、舆论监督、开设论坛、以案释法等路径发挥新闻媒体推动法治进步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瑜 罗天勇 曹云祥
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低端客户甚至是贫困人口提供机会。文章对比了当前对普惠金融的研究,发现制约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两个主要问题是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数理分析证明:"庇古税"可以克服外部性,实现社会的帕累托最优。在此基础上进行博弈分析,发现在借款人盈利能力差异较大等条件下,银行最有可能将贷款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借款人,从而克服逆向选择问题;发放贷款后,银行与借款人根据违约罚金、监督成本、违约收益等信息以不同的概率采取不同策略,实现混合策略均衡。最后根据分析过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外部性 信息不对称 博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