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6)
2023(6326)
2022(5235)
2021(5062)
2020(4335)
2019(9590)
2018(9652)
2017(16894)
2016(10003)
2015(11504)
2014(10971)
2013(9713)
2012(8580)
2011(7667)
2010(8037)
2009(7201)
2008(7171)
2007(6683)
2006(5655)
2005(4811)
作者
(25767)
(21608)
(21316)
(20224)
(13715)
(10157)
(9668)
(8342)
(8046)
(7884)
(7370)
(7254)
(6967)
(6763)
(6548)
(6524)
(6443)
(6414)
(6265)
(6205)
(5317)
(5290)
(5277)
(5043)
(4888)
(4868)
(4774)
(4722)
(4474)
(4309)
学科
(32169)
经济(32153)
管理(31126)
(25456)
(23177)
企业(23177)
方法(17718)
数学(15883)
数学方法(15421)
技术(12523)
中国(9836)
理论(9538)
技术管理(9117)
教学(8248)
教育(8173)
(7861)
业经(6665)
(6417)
地方(6298)
(6298)
学法(5352)
教学法(5352)
(5303)
工作(5239)
(5154)
银行(5140)
(4935)
(4895)
研究(4878)
(4707)
机构
大学(125535)
学院(124210)
管理(46683)
(43713)
经济(42591)
理学(40327)
理学院(39900)
管理学(38561)
研究(38403)
管理学院(38328)
中国(27631)
(26310)
科学(24531)
(21018)
(19874)
(18683)
业大(18667)
(18304)
师范(18128)
(18101)
中心(17873)
研究所(17031)
技术(16879)
北京(16592)
(16496)
财经(15948)
(14436)
(14434)
农业(14089)
师范大学(13631)
基金
项目(85007)
科学(66549)
研究(64779)
基金(57598)
(49625)
国家(49188)
科学基金(43032)
社会(38269)
(37283)
社会科(36289)
社会科学(36276)
教育(33830)
(30126)
基金项目(29722)
自然(27593)
编号(27102)
自然科(27102)
自然科学(27097)
自然科学基金(26551)
资助(24303)
成果(23019)
(21204)
课题(20863)
创新(19773)
重点(19597)
(17674)
(17663)
(17370)
项目编号(17308)
大学(17017)
期刊
(44912)
经济(44912)
研究(36520)
中国(33152)
教育(29541)
管理(20229)
学报(19097)
(17209)
科学(16226)
技术(15801)
(15261)
大学(15255)
学学(13188)
农业(10766)
图书(10273)
职业(8811)
(8617)
金融(8617)
统计(8356)
(8348)
科技(8188)
财经(7665)
技术经济(7527)
经济研究(7507)
书馆(7355)
图书馆(7355)
(7110)
决策(6867)
(6832)
论坛(6832)
共检索到189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印泉  周斯建  谭美云  
新常态下,地方高校面临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的转型。文章认为,地方高校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突出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接轨,强化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的地位,打造多维度的课程体系和复合的教学环节体系,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有效的政、学、产三方协同育人保障机制及有利于自身特色发展的教师聘任、考评管理机制,促进地方高校成功转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地方高校,唯有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基础,以凸显应用型人才的卓越性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洪兵  陈强  陈立万  王立  
从社会新工科发展、地方高校新专业应用转型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供给侧改革角度,主要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围绕"高工程素质、强实践能力、学科知识交叉和创新驱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物联网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性要素作为切入点,从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校企合作新内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队伍建设新举措和多元阶段交替实践教学体系等进行构建,实现"五位一体"的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物联网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体现新工科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特色,确立新工科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独特路径和建设内涵,构筑新体系新技术新平台相融合的新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厚忠  
卓越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重点关注人才的培养质量,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卓越教学为视角,剖析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确切、课程与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教师业务不精湛、实验实习条件不足、校企合作不密切等诸多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滕晓梅  
职业标准、应用性和创新性、校企(行)共育是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内涵。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遵循校企(行)共育模式,按照会计职业标准要求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知识体系,设计对应的课程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就其如何设定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职业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选择,以及如何构建校企(行)共育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晓静  
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实践智慧培养是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主要体现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德性素养三个方面。理论上,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实践智慧培养主要在三个向度展开:知行合一——从理论到实践的提升;厚积薄发——由继承到创新的凝练;群己之间——从个体利益到群体利益的升华。实践上,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实践智慧培养需从顶层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和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贡福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培养数量众多的直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卓越应用性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而目前我国应用性人才培养尚存在体系不完备、专业结构不合理、实践环节薄弱、教师实践能力不强、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有必要从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方法创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卓越应用性本科人才的培养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徐向阳  付兴林  
"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心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是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目标的师范生素能教育,除了着力于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育的培养外,还应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思路与培养方案。如何在专业领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和就业意向进行自我发展之外,更需要总体框架的设计。在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构建系统下,又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师范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鑫  白凌  
尽管我国应用型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深化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改革项目。文章提出了以"卓越计划"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路径:完善卓越课程体系,加快卓越实践基地建设;建设卓越教师队伍;政府加强政策与资金支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全国  何松林  宋安东  胡选振  朱芬菊  
培养解决实际生产和技术问题的农林高层次专门人才是当前农林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业大学的时代使命。为此,河南农业大学近几年来高度重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工作,出台"十二五"期间"卓越500计划"的发展规划,指导和保障农林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质量化。通过构建农林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工程体系,重点实施"卓越500计划",建立10个"卓越500计划"培养基地,扎实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工作。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学校完善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系统、完整、具体、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农林人才,取得了一批教学改革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芳华  
司法考试是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律职业的契合点,但是司法考试对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当注重与司法考试衔接,改变教学理念,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使司法考试与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做到良性互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桂清  吕福堂  张秀省  
2014年聊城大学园林专业获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加大园林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力度,定位园林专业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求创新"的园林专业培养规格,创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三个学段、三个方向、四年实践、一年创新"的"3341"适应园林行业建设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了专业竞争力,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国专业排名显示,学校园林专业连续五年(2012—2016)达到B+,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继志  黄沛琳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为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契机。如何加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应用型院校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管理者应提升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激发企业参与热情,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应用型院校应更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强质量控制;行业组织应积极培育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自身应转变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与应用型院校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冠中  谭平  王骏飞  
当前,在“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质量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际技术能力为基础,以当前产业所需为导向,创设相应的教学课程与培养计划,以此达到人才培养与产业所需的高度契合,保障“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季沛  韦钢  杨宁  
文章结合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色,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专业遴选、培养标准、培养模式、保障措施等方面探索了应用型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以充分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以及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