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0)
- 2023(14076)
- 2022(12128)
- 2021(11677)
- 2020(9841)
- 2019(22739)
- 2018(22777)
- 2017(42785)
- 2016(23993)
- 2015(27513)
- 2014(27221)
- 2013(26345)
- 2012(23829)
- 2011(21325)
- 2010(21557)
- 2009(19577)
- 2008(19471)
- 2007(17654)
- 2006(15416)
- 2005(13167)
- 学科
- 济(88258)
- 经济(88179)
- 管理(78932)
- 业(68045)
- 企(60881)
- 企业(60881)
- 方法(43393)
- 数学(36644)
- 数学方法(36009)
- 财(24803)
- 中国(23859)
- 农(21495)
- 业经(20895)
- 学(19146)
- 理论(19126)
- 地方(19018)
- 技术(18847)
- 制(16390)
- 务(16021)
- 财务(15933)
- 财务管理(15896)
- 和(15881)
- 企业财务(15035)
- 划(14382)
- 农业(14265)
- 教育(14101)
- 银(14049)
- 银行(14012)
- 环境(13636)
- 贸(13517)
- 机构
- 大学(323728)
- 学院(322272)
- 管理(132196)
- 济(118368)
- 经济(115303)
- 理学(112983)
- 理学院(111739)
- 管理学(109426)
- 管理学院(108812)
- 研究(100923)
- 中国(77201)
- 京(69997)
- 科学(64449)
- 财(57275)
- 所(49669)
- 江(49353)
- 农(48035)
- 业大(47704)
- 中心(47380)
- 研究所(45096)
- 北京(44380)
- 财经(44318)
- 范(44065)
- 师范(43694)
- 州(40901)
- 经(40207)
- 院(37317)
- 农业(37231)
- 技术(37023)
- 师范大学(34551)
- 基金
- 项目(219031)
- 科学(171384)
- 研究(163223)
- 基金(155026)
- 家(133856)
- 国家(132678)
- 科学基金(115032)
- 社会(98936)
- 社会科(93670)
- 社会科学(93644)
- 省(88505)
- 基金项目(82365)
- 教育(77532)
- 自然(75446)
- 自然科(73716)
- 自然科学(73703)
- 划(73164)
- 自然科学基金(72300)
- 编号(68465)
- 资助(64640)
- 成果(56262)
- 重点(48611)
- 课题(47994)
- 部(47147)
- 创(47138)
- 发(45682)
- 创新(43845)
- 项目编号(42830)
- 大学(41565)
- 科研(41460)
- 期刊
- 济(131808)
- 经济(131808)
- 研究(94045)
- 中国(70107)
- 管理(52493)
- 学报(49073)
- 教育(48671)
- 财(45949)
- 科学(44581)
- 农(42403)
- 大学(37797)
- 学学(34260)
- 技术(33069)
- 农业(29614)
- 融(26405)
- 金融(26405)
- 图书(23960)
- 业经(21597)
- 财经(20950)
- 经济研究(19639)
- 经(17808)
- 业(17339)
- 技术经济(16869)
- 科技(16820)
- 书馆(16503)
- 图书馆(16503)
- 问题(16026)
- 理论(15760)
- 实践(14633)
- 践(14633)
共检索到483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左振华 罗雪萍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以及新业态的出现,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以产业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产业为目的,主动整合自身教育资源依托行业进行专业集群建设,凸显办学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中伟
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方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建设因其具有区域性、集约性、适应性、前瞻性等特征,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降低实践教学资源的投资成本、形成特色师资优势、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如下构建思路:依托地方支柱产业,紧跟国家政策;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专业集群教学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关键词:
新常态 地方应用型院校 专业集群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台德进 史贤华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专业化、应用型以及创新能力强的经济与管理类人才需求旺盛,而培养这类人才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根据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建设思路,即由学校公共基础课平台、学校选修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以及专业必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专业实践技能课模块组成,以期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培养高质量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印泉 周斯建 谭美云
新常态下,地方高校面临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的转型。文章认为,地方高校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突出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接轨,强化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的地位,打造多维度的课程体系和复合的教学环节体系,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有效的政、学、产三方协同育人保障机制及有利于自身特色发展的教师聘任、考评管理机制,促进地方高校成功转型。
关键词:
新常态 地方高校 卓越应用型人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严玲 闫金芹
为保证我国内地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输出的高效性,本文构建了专业认证制度作用机理模型,揭示了专业认证制度发挥作用的原理,以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并以国际上工料测量专业为例,选取了亚太地区及英国等五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专业认证制度作用机理的多样本比较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最后,将该模型导入我国工程管理类本科专业认证制度的构建中,为能力标准体系的建立、高校课程的优化及设置以及构建专业认证制度的组织保障体系提供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专业认证 认证制度 工程教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岑文静
为培养符合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平台,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体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和师资水平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国清
文章分析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内容不健全、实践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考核不科学等。在此基础上,根据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手段、考核、管理和保障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保障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培养质量,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关键词:
应用型 实践教学 管理类专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冰
本文深入剖析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发展历程与内涵,明确分析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中的重要意义,对目前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和探析,最后从评价评审指标体系、立项建设、过程监控、在线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洪兵 陈强 陈立万 王立
从社会新工科发展、地方高校新专业应用转型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供给侧改革角度,主要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围绕"高工程素质、强实践能力、学科知识交叉和创新驱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物联网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性要素作为切入点,从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校企合作新内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队伍建设新举措和多元阶段交替实践教学体系等进行构建,实现"五位一体"的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物联网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体现新工科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特色,确立新工科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独特路径和建设内涵,构筑新体系新技术新平台相融合的新培养模式。
关键词:
新工科 物联网工程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保成
数字化不仅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办学定位、运行模式、教育理念、质量评价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和冲击,还为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赋能教育模式深度变革、在助推产教融合中掌握改革主动权等方面带来了创新契机。黄河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探索数字技术引领的个性化教育实践,如优化顶层设计、构建数字化组织架构、数字技术赋能、推动课程革命和实施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应用型本科高校 个性化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牟延林 李克军 李俊杰
专业集群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产教融合为引领是建设专业集群的关键,其实践内涵包括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体制机制一体化以及一体化资源共享三个方面。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集群建设中存在产教分离、校企陌路,专业趋同、科教分化,协同不足、治理无力,指标缺位、评价无据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专业集群建设应坚持需求导向、优势引领、稳步发展、动态调整的原则,从确立专业集群建设的阶段性方法,创新专业集群建设模式,完善专业集群建设配套设施等多个方面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产教融合 专业集群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怀凡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专业集群建设蕴含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培育学科专业特色的重要策略,也是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专业集群建设应更加注重学科的支撑引领,更加强调专业的链式集成,更加突出产教的深度融合。在实践思路上,应调研先行,明确"建什么";统筹谋划,清楚"怎么建";制度保障,确保"建得好"。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专业集群建设 价值 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品 曹静雅 林瑛
文章基于应用性本科高校管理类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在阐述相关研究背景的基础之后,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的构建,并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加强制度建设,实施各种保障,才能有效的实施应用性本科高校管理类物流工程人才培养。
关键词:
物流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虹 张忠 曹国
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有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消除传统经管类专业教育教学弊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目前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存在的合作平台不力、协调统筹不够、创新驱动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体系,提高经管类毕业生职业胜任力;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打造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合作平台;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协调统筹产教融合发展;打造产教融合团队,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冠中 谭平 王骏飞
当前,在“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质量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际技术能力为基础,以当前产业所需为导向,创设相应的教学课程与培养计划,以此达到人才培养与产业所需的高度契合,保障“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高校 应用型 本科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