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88)
2023(21816)
2022(18630)
2021(17151)
2020(14418)
2019(32619)
2018(32062)
2017(61025)
2016(33285)
2015(37113)
2014(36414)
2013(35607)
2012(32813)
2011(29580)
2010(29630)
2009(27152)
2008(26285)
2007(23086)
2006(20273)
2005(17593)
作者
(96403)
(80156)
(79948)
(75642)
(50818)
(38681)
(36200)
(31562)
(30469)
(28419)
(27153)
(27118)
(25457)
(25293)
(24788)
(24644)
(24072)
(23791)
(23083)
(22964)
(20110)
(19723)
(19504)
(18369)
(18087)
(17795)
(17788)
(17719)
(16175)
(15834)
学科
(130963)
经济(130830)
管理(93530)
(90978)
(73955)
企业(73955)
方法(56921)
数学(48770)
数学方法(48113)
中国(38045)
(37183)
(32439)
业经(30468)
地方(30050)
(29970)
贸易(29951)
(29055)
(28691)
农业(25362)
(23498)
技术(23406)
理论(22548)
(21513)
银行(21427)
(21407)
金融(21404)
环境(20754)
(20542)
(20300)
(20251)
机构
学院(463027)
大学(462686)
(185135)
经济(181292)
管理(177416)
研究(160075)
理学(153527)
理学院(151769)
管理学(148814)
管理学院(147990)
中国(118668)
科学(101105)
(98482)
(83050)
(82705)
(81267)
研究所(74420)
业大(73469)
中心(72088)
(68075)
财经(66180)
农业(65449)
北京(61772)
(61556)
师范(60815)
(60363)
(58629)
经济学(55611)
(55217)
技术(50580)
基金
项目(319725)
科学(249898)
基金(230269)
研究(228655)
(203682)
国家(201973)
科学基金(171906)
社会(143718)
社会科(136173)
社会科学(136141)
(126068)
基金项目(121553)
自然(113215)
自然科(110640)
自然科学(110609)
自然科学基金(108609)
(106509)
教育(105767)
资助(94860)
编号(92372)
成果(74227)
重点(72268)
(70680)
(69110)
(67461)
课题(64335)
创新(63080)
科研(61594)
国家社会(59173)
计划(59172)
期刊
(200587)
经济(200587)
研究(132266)
中国(92037)
学报(80011)
(75515)
科学(71008)
管理(65654)
(62075)
大学(60086)
学学(56777)
教育(52916)
农业(52248)
(40790)
金融(40790)
技术(39967)
业经(34295)
经济研究(32626)
财经(31609)
(27833)
(27244)
问题(26709)
(23975)
科技(23533)
图书(22970)
(22718)
国际(21940)
技术经济(21595)
商业(21092)
业大(20841)
共检索到682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芳芳  
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步入新常态,对现有劳动力要素将产生何种影响值得研究。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法研究国际贸易发展对不同素质劳动力的影响,可知对外贸易对高素质和中等素质的劳动力均有显著正影响,对低素质劳动力有显著负影响,且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影响程度最大。由此可见,国际贸易发展将有利的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其中,对外贸易出口对高素质劳动力起抑制作用,对外贸易进口、教育投资和外商投资均起促进作用。因此,要促进国际贸易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加大中高素质劳动力的投资力度和利用外资的力度,实现国际贸易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相匹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芳芳  
经济新常态下国际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需要加速转型,劳动力要素是促进国际贸易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存在很大差异,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分析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知城乡劳动力异质性的扩大会阻碍国际贸易发展。其中,长期情况下城乡受教育程度差异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显著负影响,短期和长期城乡就业率差异都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显著负影响,且影响程度远大于前者。据此提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鼓励乡村劳动力就地城镇化和实现城镇劳动力高水平就业来实现国际贸易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春凯  许珍珍  
推动全国劳动力市场统一和提升劳动力就业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基于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互联网发展对就业中劳动力人力资本供给与产业结构需求间匹配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1)互联网对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的影响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互联网促进了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2)互联网通过促进人口跨区域流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提升了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3)互联网对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特征,突破门槛后劳动力池效应更加明显,互联网的促进作用明显跃升;(4)随着互联网发展阶段的递进,互联网网络溢出效应的增强对区域劳动力就业匹配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东中部地区互联网的劳动力就业匹配效应最为明显,西部地区尚不突出。因此,应从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互联网就业信息平台以及强化互联网与农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就业匹配效率,助力中国区域经济社会走向共同富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娉婷  
本文在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依据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及国内外企业实践经验,分别从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工人工资、劳动就业及劳动需求弹性三个方面对国际贸易劳动力集聚问题展开论述,并进一步指出了今后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所必然遵循的发展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运转  宋宇  
基于劳动力同质假说和前市场化歧视理论,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机制,用中国1998~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抑制人力资本积累且呈现显著的区间效应,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影响比低收入和高收入阶段大。目前中国东部大部分省份已经进入高收入阶段,但中西部省份仍处于中等收入阶段,且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较高省份主要在西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喻春娇  
本文基于中国城镇家庭调查数据,运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贸易及其引致的技术创新效应对劳动力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从平均工资来看,进口贸易不仅直接有利于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收入,而且通过技能偏向的技术创新效应扩大了技能工资差距;出口贸易本身有助于缩小技能工资差距,但未通过技能偏向的技术创新效应显著影响技能工资差距。从工资分布的不同分位点来看,进口贸易及其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对高技能劳动力工资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低技能劳动力,出口贸易及其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对低技能劳动力工资没有显著影响;对于高技能劳动力而言,工资收入位于低端和中间位置的群体更容易从进口贸易中受益,同时也更容易从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坤望  陈维涛  王永进  
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在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形下,从城市层面,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城乡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不利于中国城镇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尤其不利于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外贸易也不利于中国农村劳动者,尤其是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进行教育投资,但能够促进农村劳动者,尤其是技能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此外,本文的稳健性分析表明,出口加工贸易有利于城镇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而一般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其相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会娟  王晓玄  雷舒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创造了"世界工厂"的奇迹,为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将研究视角定位于对外贸易中货物服务生产所依赖的劳动力资源——虚拟劳动力的进出口流动,探讨中国不同学历劳动力依附于国际贸易产品的流动现状。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的区分加工出口的非竞争型分学历就业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提出加工出口、非加工出口以及进口贸易中不同学历虚拟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和测算公式,进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仅考虑直接附加在贸易品上的劳动价值,中国是人力资本净输入国,如果考虑到贸易品的完全劳动价值,则中国是人力资本净输出国;无论是直接,还是完全分析,高学历虚拟劳动力的输入总是大于输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江林  
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此次研究以绍兴市为例,采用实证分析法和最大似然法,通过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的构建,对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越大,对非农就业选择越有抑制作用;农村的人力资本累积促进了非农就业;农户家庭收入的约束促进了非农就业;农村的土地资源约束推动了非农就业;产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实证结果,从强化粮食种植的补贴力度、加强县域非农经济的发展、全面推动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培训提出惠农政策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礼  洪源  
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的学术前沿问题之一,也是西方各国政府施政的理论依据之一。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替代还是互补或者是两者皆有可能,目前在国际学术界并无定论,其结果关键取决于具体案例和建模方式。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西方学者关于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并做简要评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樊敏杰  张祎萌  
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选取自评健康作为健康水平的衡量指标,利用4个嵌套的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健康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行为决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进一步验证了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中“三文鱼偏误效应”的存在。研究发现,总体来看健康水平越低,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倾向越高;健康水平能够通过影响受访者的劳动竞争力而对回流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健康水平能够通过改变受访者的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等,会对回流决策产生间接影响;分性别来看,健康水平对女性劳动力回流决策的影响显著高于男性,这表明健康水平会制约劳动力的迁移输出,长期来看不利于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因此,可以通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医疗保险异地报销适用性以及加强公共卫生财政资金向农村地区倾斜等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而降低劳动者的健康风险,提升其健康人力资本。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田新民  王少斌  
对于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理解。一种看法是创新促进了区域的形成与增长,另一种看法是区域的形成促使了创新活动的产生。同时,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包括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流动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区域创新及其增长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八个城市年度数据的面板分析,试图说明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流动在促进一个区域的创新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芳琴  于维生  
以非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人力资本因素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模型,探讨了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以及在不同的非均衡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人力资本因素的要求和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决策方法和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俞伯阳  
选取1987-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系统检验城镇和农村的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分析城乡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差距对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强于农村,城乡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差距的变动会对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造成影响。因此,应充分运用现有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加快积累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增量等手段来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秋华  
随着中国步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跨境电商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引擎和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对传统国际贸易的经营方式和产业链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仅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也为经济新常态下状态低迷的外贸企业走出泥潭,重塑国际竞争优势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更合理、高效地利用跨境电商的优势实现中国传统国际贸易的转型与升级,已成为外贸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