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8)
- 2023(14198)
- 2022(12475)
- 2021(11759)
- 2020(9922)
- 2019(22220)
- 2018(22262)
- 2017(42255)
- 2016(22909)
- 2015(25698)
- 2014(25133)
- 2013(24467)
- 2012(21867)
- 2011(19570)
- 2010(19632)
- 2009(18341)
- 2008(17293)
- 2007(15027)
- 2006(13051)
- 2005(11034)
- 学科
- 济(86476)
- 经济(86389)
- 管理(70665)
- 业(63906)
- 企(55628)
- 企业(55628)
- 方法(42670)
- 数学(36720)
- 数学方法(36119)
- 中国(22659)
- 农(21698)
- 财(20843)
- 业经(20213)
- 学(19638)
- 技术(18527)
- 理论(17013)
- 地方(16839)
- 制(14868)
- 贸(14740)
- 贸易(14729)
- 和(14592)
- 农业(14376)
- 易(14268)
- 环境(14215)
- 务(13564)
- 财务(13484)
- 财务管理(13460)
- 银(13271)
- 银行(13232)
- 划(13060)
- 机构
- 学院(313820)
- 大学(312527)
- 管理(127543)
- 济(117385)
- 经济(114691)
- 理学(111360)
- 理学院(110162)
- 管理学(107839)
- 管理学院(107286)
- 研究(99074)
- 中国(72907)
- 京(65975)
- 科学(64050)
- 财(52743)
- 所(48609)
- 业大(47641)
- 农(47283)
- 中心(45393)
- 研究所(44677)
- 江(44393)
- 财经(42810)
- 范(41729)
- 师范(41332)
- 北京(41276)
- 经(38864)
- 农业(37102)
- 州(37054)
- 院(36618)
- 技术(35183)
- 经济学(34105)
- 基金
- 项目(222030)
- 科学(174735)
- 研究(162383)
- 基金(159689)
- 家(138926)
- 国家(137764)
- 科学基金(119201)
- 社会(100479)
- 社会科(95177)
- 社会科学(95153)
- 省(88646)
- 基金项目(84719)
- 自然(78634)
- 自然科(76855)
- 自然科学(76840)
- 教育(75737)
- 自然科学基金(75390)
- 划(74156)
- 编号(67201)
- 资助(65812)
- 成果(53422)
- 重点(49432)
- 创(48030)
- 部(47468)
- 发(46600)
- 课题(46211)
- 创新(44704)
- 科研(42254)
- 项目编号(42061)
- 大学(41227)
- 期刊
- 济(123794)
- 经济(123794)
- 研究(86840)
- 中国(57723)
- 学报(49306)
- 管理(47864)
- 科学(45199)
- 农(42429)
- 财(39358)
- 教育(38734)
- 大学(37085)
- 学学(34759)
- 农业(30041)
- 技术(30001)
- 融(23029)
- 金融(23029)
- 业经(21904)
- 经济研究(20184)
- 财经(19468)
- 图书(18300)
- 科技(16946)
- 经(16548)
- 业(16008)
- 技术经济(15631)
- 问题(15334)
- 理论(15020)
- 统计(14375)
- 版(14149)
- 实践(14011)
- 践(14011)
共检索到442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春霞 王飞 田辉
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劳动力的减少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质量红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文章从企业层面出发,首先界定了员工智能型红利的概念及其特征,然后对员工智能型红利的来源进行分析,重点从营造创新氛围、构建事业合伙人制度、完善创新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领导力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员工智能型红利释放系统的构建。最后,文章指出员工智能型红利的释放是个系统工程,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并加强组织差错管理机制的建设;注意统一组织和员工间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绩效考核 组织管理 制度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贺洋
文章基于异质性消费理论的最新进展,分别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讨了居民消费异质性的存在,并测算了异质性消费者的比例,进而探讨经济新常态下收入分哦诶改革、互联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对居民消费性和消费潜力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异质性 消费潜力释放 生命周期模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兴庆
在我国持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和土地再配置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和土地再配置效应趋于下降。既要看到这种再配置效应下降的客观必然性,也要看到其特殊的体制原因。文章认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彻底解放出来,改革新增建设用地调控机制、按新思路改革征地制度、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途径,可以继续为新常态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提供支撑力量。
关键词:
城乡再配置 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力 土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兴庆
在我国持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和土地再配置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和土地再配置效应趋于下降。既要看到这种再配置效应下降的客观必然性,也要看到其特殊的体制原因。文章认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彻底解放出来,改革新增建设用地调控机制、按新思路改革征地制度、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途径,可以继续为新常态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提供支撑力量。
关键词:
城乡再配置 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力 土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近年来,随着土地供需矛盾加大、用地成本上升和"土地财政"趋紧,土地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现行土地制度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正经受重大考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积极开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积累了不少新鲜经验。这些实践表明,支撑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土地制度优势依然存在,在坚持土地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创新,完全可以释放更多土地红利。推进土地审批制度改革,保障稳增长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大亮点,反映了党和政府从"管理国家"向"治理国家"理念的重要转变,是治理理论和治理实践的重大创新。这种创新,揭示了我国改革的路径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政府制度、现代社会制度、现代国家制度,为此首先就要导入相应的、适合各层次的现代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因此,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安徽省各级财政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建言献策,强化理念创新、注重经费保障、致力机制优化、着力绩效提升,为深化医改提供物质保障。注重建言献策。医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省财政厅历任党组都将医改摆在突出位置狠抓不懈,主要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立坚
从2014年开始,中国经济将发生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将再次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通过以政府自身职能转变为基石的"制度红利",来替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所采用的、为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而实施的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政策红利"的方式,探索和确立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模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文金
<正>今年是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施行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征信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发挥了提升公众信用意识、防控金融风险、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作用。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公众对征信工作也有了新的期待。构建更高水平的征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显得更为重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占斌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开放35年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承担着中国改革发展重大历史使命,体现了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目标和经验。当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并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等一系列新目标、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措施。我们必须强势突围当前的改革困境,敢于啃硬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厚宾 李晨阳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创新驱动战略注入新动能,数字经济能否以及如何释放创新红利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地级市数字经济数据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表现为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双提升,但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数量的促进作用大于创新质量,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经营成本、促进知识扩散等方式向企业释放创新红利;(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强于非国有企业;企业数字化程度越高,数字经济创新效应越显著;中心城市企业从数字经济中获取的创新红利大于非中心城市企业。研究结论可为数字经济创新驱动效应提供微观层面数据支撑,对于我国利用数字经济创新红利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方 罗海波 舒英格 刘元生 何腾兵 龙健
目的探讨降雨-径流过程中土壤溶解态磷向水体迁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以及盆栽试验和模拟试验研究贵州中部黄壤旱地磷释放及影响因素。结果旱地向水体释放的磷量受施磷水平以及玉米生长过程的影响;在高磷黄粘泥土上施磷肥(P2O5)150~900kg·ha-1,其渗透水中活性磷的平均含量达0.020~0.137mg·L-1。旱地向水体释放的磷量还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在温度为30~35℃、水土比为15﹕1~25﹕1、淹水时间为12~18h、酸雨pH值为3.82~3.43的条件下,土壤磷的释放量显著地增加。结论不同类型黄壤旱地地表径流中活性磷(磷酸根态磷)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活性磷含量与土壤...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谷继建 陈静
当中东部相对发达的地区第二次释放制度红利之时,广大的西部地区制度红利的初次释放还没有完成,甚至还没有释放,这种现状导致了中国在红利制度的释放方面落差巨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制度红利初次完整地释放,其路径是通过变迁少数民族产权制度,复制改革开放初期东部经济迅速发展的局面,少数民族地区完全具备这个特质。自2011年开始持续5年多的跟踪调研发现一些少数民族的经济行为已经渗透到婚姻、财产、家庭、经商等各个环节,且是向好的。
关键词:
制度红利 少数民族地区 产权制度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祯 阎俊爱
将GIS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有机的结合并应用到煤矿领域,设计出智能型煤矿突发事件决策支持系统,为煤矿突发事件准确地预测,快速、及时地做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煤矿突发事件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GIS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哲 张宇豪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我国需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人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开发潜力无穷无尽,而人作为资本,其价值可以用价格来衡量。人力资本所体现的价格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本文在对我国人口红利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人力资本价格来审视人口红利,阐释了人口红利的构成,从全面提升人力资本价格的角度来探讨释放新型人口红利的对策。从人力资本价格形成的各基点出发,可以在职业教育、健康、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等多个关键领域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
新型人口红利 人力资本 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