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4)
- 2023(12842)
- 2022(10479)
- 2021(9649)
- 2020(8088)
- 2019(17420)
- 2018(16903)
- 2017(32008)
- 2016(17256)
- 2015(18894)
- 2014(18433)
- 2013(18111)
- 2012(16154)
- 2011(14050)
- 2010(14561)
- 2009(13985)
- 2008(14018)
- 2007(12688)
- 2006(11284)
- 2005(10479)
- 学科
- 业(83866)
- 企(78270)
- 企业(78270)
- 济(75399)
- 经济(75305)
- 管理(71981)
- 财(36596)
- 业经(28919)
- 方法(27720)
- 农(26028)
- 务(22150)
- 财务(22134)
- 财务管理(22086)
- 企业财务(20912)
- 中国(19930)
- 数学(19514)
- 数学方法(19327)
- 技术(19168)
- 制(19020)
- 农业(18718)
- 地方(18717)
- 策(16099)
- 和(15181)
- 理论(15061)
- 划(14498)
- 体(14463)
- 财政(13626)
- 技术管理(12844)
- 体制(12566)
- 企业经济(12286)
- 机构
- 学院(239437)
- 大学(230786)
- 济(101189)
- 经济(99254)
- 管理(98030)
- 理学(83218)
- 理学院(82452)
- 管理学(81483)
- 管理学院(81016)
- 研究(72254)
- 中国(60733)
- 财(56542)
- 京(47216)
- 科学(41132)
- 财经(40490)
- 江(40000)
- 经(36436)
- 农(35083)
- 所(35035)
- 中心(34491)
- 州(31226)
- 研究所(30580)
- 经济学(29938)
- 业大(29925)
- 北京(29249)
- 财经大学(29097)
- 范(28207)
- 师范(28015)
- 商学(27941)
- 商学院(27676)
- 基金
- 项目(150809)
- 科学(122059)
- 研究(117045)
- 基金(109813)
- 家(92645)
- 国家(91736)
- 科学基金(82237)
- 社会(76961)
- 社会科(73069)
- 社会科学(73057)
- 省(61888)
- 基金项目(57763)
- 教育(52350)
- 自然(50220)
- 自然科(49131)
- 自然科学(49120)
- 划(48938)
- 自然科学基金(48288)
- 编号(48129)
- 资助(42595)
- 成果(38313)
- 创(36859)
- 业(34507)
- 发(33860)
- 创新(33629)
- 重点(33525)
- 课题(32588)
- 部(32472)
- 国家社会(31880)
- 制(31344)
- 期刊
- 济(123425)
- 经济(123425)
- 研究(74099)
- 财(52003)
- 中国(51227)
- 管理(42740)
- 农(33915)
- 科学(28604)
- 学报(27664)
- 融(24475)
- 金融(24475)
- 教育(24304)
- 业经(23275)
- 技术(23264)
- 农业(22983)
- 大学(22208)
- 财经(20722)
- 学学(20556)
- 经济研究(19397)
- 经(17966)
- 问题(15098)
- 财会(15014)
- 业(14515)
- 技术经济(14353)
- 会计(13816)
- 商业(12567)
- 现代(12558)
- 贸(11920)
- 图书(11852)
- 科技(11313)
共检索到378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宾阳县财政局课题组
县域非公企业税收是县级财政收入的第一支柱。县域非公企业的规模决定县级财政的规模。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公企业的迅猛发展,为社会进步、财政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县域非公企业发展对财政的贡献也面临诸多深层次新问题。本文结合广西宾阳县的实际,试就新常态下县域非公企业对财政贡献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宾阳县财政局课题组
县域非公企业税收是县级财政收入的第一支柱。县域非公企业的规模决定县级财政的规模。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公企业的迅猛发展,为社会进步、财政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县域非公企业发展对财政的贡献也面临诸多深层次新问题。本文结合广西宾阳县的实际,试就新常态下县域非公企业对财政贡献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延生
财政运行发展进入新常态给财政工作和财政改革都带来了挑战,尤其是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地方财政工作和财政改革任务更重。深入思考分析财政新常态的背景、特征,统筹谋划,积极应对,有助于在新常态下做好财政工作、推动改革。东北地区财政新常态的特征财政收入进入中低速增长区间。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2003—2013年,辽宁省经济年均增长12.6%,吉林年均增长13.3%,黑龙江年均增长11.4%,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但进入2014年以来,东北三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全社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财政改革转向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及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其中的重点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回顾分税制历史可以发现,我国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远远没有理顺,也影响着政府间支出和事权责任划分。本文在政府间财政关系这一框架下,对中央企业为中央财政收入做出的贡献及其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央财政收入严重依赖中央企业,这与其划入了较多的"中央专属"企业所得税的制度安排关系密切。这一安排违背了税收分配的"受益原则",对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资源配置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未来需要借鉴国际通行规则,按照"受益原则"对我国的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做出新的变革,以适应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志远 荣志杰
有效行使县级财政职能,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冀中南地区作为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立足沙河实际,研究探索了沙河市县域经济所具有的优势,指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财政的视角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财政 产业结构 优化调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佩钢
科技是个大题目,科技创新更是个难题。多年来,黑龙江省财政厅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在支持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上不断探索。早在上世纪80年代,省财政就提出了"兴科技、兴经济、兴财政"的支持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理念。之后,又相继提出了"科技引导、财政跟进"和"花钱买成果"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全省科技方面的投入每年增长均在10%以上。特别是2013年,省级财政在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强省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蓬 戴立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英浩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 ,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 ,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财政作为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 ,应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通过财政职能的发挥 ,支持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 ,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探讨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 ,建立起互促共荣的良性发展关系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县域经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孔凡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随着各种农村税费的逐步取消,传统的以农业税收为主要来源的县乡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原来主要依靠农民和乡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文哲 杨东生 何翔舟 楚风华 魏建国
一、基本模型与单要素贡献率 财政收入的增减,本身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回归分析,其中财政供给人口、人均GDP、城镇化程度、人口密度(不包括城镇人口)、财政自身努力指标(即财政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的总和占总个人收入的比例。这里的个人收入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报酬,它反映劳动者参与增加值创造而获得的原始收入)是最主要的。当考核上述因素的常规性指标来分析财政收入增减大小时,也就是对这些要素的平均贡献率状况进行分析。 财政收支与各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函数来表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萍
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第一章第四条明确规定,由财政部门负责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指导、管理和监督。这充分体现了监督与管理并重、指导与服务并重的财政监管理念,对于保障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财政部门职能的不断转变以及企业改革改制的推进,在《通则》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对《通则》进行修订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应丽艳 王敏杰 刘钟钦
文章利用辽宁省1988-2006年的相关数据,基于单位根检验与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扶持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协奎 乔冠宇 徐筱越
我国经济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开始转入了中高速、调结构、全面改革的新常态。存在于"常态"经济下地方政府"以地生财、以财养地"相对均衡的土地财政模式将面临新态势。文章通过分析在"新常态"下土地财政的新问题和其对地方政府的持续意义,从适应新趋势和信息技术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加快地方政府思路转变、培育多元经济增长动力、努力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运用新型手段加强对土地的管理等四点建议,以使土地财政模式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
关键词:
新常态 土地财政 房价 地方政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刚
当前我国进入新常态已经是一种共识,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全面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化解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阻力与风险,作为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财政政策需要认真应对。十八大以来,财政部门不惧挑战,顺应新常态要求和民众呼声,现代财政制度轮廓日益清晰;"稳增长"、"控风险"、"优结构"应成为财政政策之锚;财政政策在未来释放增长潜力、推动人力资本红利形成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长革
1.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和财政事权范围,变"万能政府"为有效政府。面对日益加剧的财政收支矛盾,首要治本之策在于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和财政事权范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自然也是财政的事权范围。因此,财政职能应重点向以下四方面倾斜:一是国家安全和政权建设领域,重点是保障国家机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