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26)
- 2023(19419)
- 2022(16306)
- 2021(15189)
- 2020(12484)
- 2019(28006)
- 2018(27821)
- 2017(52756)
- 2016(28576)
- 2015(31877)
- 2014(31639)
- 2013(31120)
- 2012(28864)
- 2011(26294)
- 2010(26555)
- 2009(24580)
- 2008(23420)
- 2007(20705)
- 2006(18430)
- 2005(16478)
- 学科
- 济(128572)
- 经济(128457)
- 管理(80804)
- 业(75604)
- 企(61001)
- 企业(61001)
- 方法(46269)
- 数学(39291)
- 数学方法(38842)
- 中国(35906)
- 农(34444)
- 地方(34050)
- 业经(29598)
- 学(26697)
- 财(26030)
- 农业(23566)
- 制(22260)
- 技术(21776)
- 贸(20282)
- 贸易(20265)
- 环境(19944)
- 理论(19605)
- 银(19554)
- 银行(19509)
- 易(19485)
- 融(19136)
- 金融(19132)
- 和(18814)
- 行(18799)
- 地方经济(18439)
- 机构
- 学院(399801)
- 大学(397967)
- 济(163840)
- 经济(160178)
- 管理(153655)
- 研究(141522)
- 理学(131418)
- 理学院(129859)
- 管理学(127666)
- 管理学院(126936)
- 中国(106101)
- 科学(86755)
- 京(86053)
- 财(73195)
- 所(71305)
- 研究所(64606)
- 农(64213)
- 中心(63686)
- 江(61514)
- 业大(57604)
- 财经(57324)
- 范(56478)
- 师范(55996)
- 北京(54862)
- 经(51877)
- 院(51844)
- 州(49841)
- 农业(49552)
- 经济学(48986)
- 师范大学(45114)
- 基金
- 项目(268144)
- 科学(210783)
- 研究(200648)
- 基金(191059)
- 家(165697)
- 国家(164225)
- 科学基金(140719)
- 社会(126160)
- 社会科(119314)
- 社会科学(119282)
- 省(107222)
- 基金项目(101341)
- 教育(91518)
- 划(88934)
- 自然(88865)
- 自然科(86721)
- 自然科学(86702)
- 自然科学基金(85101)
- 编号(83321)
- 资助(77056)
- 成果(67838)
- 发(61750)
- 重点(60357)
- 课题(58233)
- 部(57868)
- 创(56841)
- 创新(53045)
- 国家社会(51273)
- 项目编号(50398)
- 科研(49937)
- 期刊
- 济(193889)
- 经济(193889)
- 研究(123865)
- 中国(85181)
- 学报(59956)
- 农(59726)
- 管理(58555)
- 科学(57123)
- 财(54449)
- 教育(50859)
- 大学(45392)
- 学学(42335)
- 农业(41149)
- 融(38014)
- 金融(38014)
- 技术(37035)
- 业经(32259)
- 经济研究(30809)
- 财经(27655)
- 问题(24507)
- 经(23834)
- 图书(22619)
- 业(21368)
- 技术经济(20659)
- 科技(19833)
- 资源(19053)
- 理论(18501)
- 现代(18486)
- 商业(18132)
- 贸(17701)
共检索到614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吉祥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柱,理应有强烈的紧迫感和焦灼感,安徽更不例外。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髙耗低效等现状,成为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问题。加快安徽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理清思路,寻找对策,拿出举措,适应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县域经济 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朱克俊 余卫民 黄坤
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县域经济依旧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需要,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命题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财政 转型发展 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玉春 贾璐璐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规模的大小决定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承载作用。旌德县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因此留下了一片青山绿水。在经济新常态下,旌德县正处在探寻生态发展的新模式。全域旅游作为一个全新概念,恰好为县域经济发展打开突破口。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旌德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针对"全域旅游助力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蓝图,提出相应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全域旅游 县域经济 旌德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国伟 卫夏青 田明华
以我国农村发展水平典型性和代表性较强的安徽省为例,结合新常态下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构建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距离函数的均方差和灰色关联度组合赋权方法以及WRSR方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的农村区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档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泽炯
县域主导产业对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主导产业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败。本文根据县域主导产业的特征和内在要求构建了一个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安徽省五河县产业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确定五河县主导产业,同时对五河县主导产业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主导产业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柳
从安徽这个欠发达省份看,民营经济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存在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的问题,亟需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然而突出的融资难、亟待改善的发展环境、沉重的税费负担和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等因素阻碍着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文章指出,要优化发展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充分激发创业潜力,大力引进外来投资主体,引导民间投资方向,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和竞争力,从而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词:
民营经济 转型发展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一松
本文基于SWOT分析模型,以肥西县为例,从分析该县科技、经济发展现状入手,探索其发展优势与条件,指出存在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二者中间的协调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科技创新 SWOT分析 协调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姚矿 余其礼 阮美梅 董赟玥
近年来,安徽省县域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但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总体还不成熟。文章在分析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联系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际,研究了安徽省县域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功能,并分析了政府引导、发展产业集群的助推时机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政府 定位 功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长思
边界地区经济通常是区域经济的薄弱环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单元,因此,边界地区的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研究省际边界地区中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以安徽省广德市为例,提取其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组织环境。从微观层面客观分析边界地区中县域经济的优势与不足,立足各自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实现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
安徽省 边界地区 县域经济 典型案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娟 范星宏 王朝辉
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对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已成为全球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向。基于旅游系统论的视角,研究认为安徽低碳旅游发展应选择走低碳旅游系统化管理的战略思路,着重围绕旅游六要素,在加强政府政策引导的基础上,提出培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交通、实施低碳管理、加强低碳科技支撑等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低碳旅游 发展战略 发展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仇冬芳 刘益平 黄金
发展县域经济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分析安徽省亳州市县域经济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理论,从内生动力因素和外生动力因素的角度,提出应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利用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行积极的金融支农政策等推进安徽省亳州市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亳州市 动力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越 王启轩 王海琴
教育设施的合理配置是完善要素供给、均衡设施分布、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而其在"均等化"前提下实现配置更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证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之一。以往的县域教育设施配置评价研究常囿于"行政思维",以"服务半径"为标准、以行政单元为配置单元进行,易忽视各空间单元内的特质及城乡人口流动情况。文章从"均等化"视角出发,以县域设施数量、人口分布、道路网数据等为基础,通过多种空间分析模型对五河县教育设施配置状态作评价,并结合问卷调查反映城乡居民对教育设施的使用效果。研究发现:(1)五河县县域教育设施布局差异较为明显,师资配置在空间上不均衡;(2)县域教育设施可达性相对较好,城乡交通可达性水平对于教育设施的均等化起到了关键作用;(3)县城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偏远乡村教育资源则出现闲置,同时居民对教育设施的满意度有所差异,与其居住乡镇位置、收入情况等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就教育资源如何实现质量优化和均等化配置作若干探讨。
关键词:
教育设施 均等化 配置评价 五河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非 黄薇薇 李大伟 任雅茹 黄艳萍
交通与经济系统相互影响又互为合作,二者的良性反馈与循环是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切实保证。基于安徽省77个县(市)域研究单元,利用公路交通路网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交通优势度模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考量分析了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省县域公路交通路网密度北高南低,总体较优;交通可达性呈"单核"圈层分异;区位优势度呈"多核"圈层分异;交通优势度正介于"多核"向"单核"圈层转变的过渡状态。(2)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金字塔型"分化,低发展水平单元基数较大;优势单元多集中于皖江城市带地域;地级市市辖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周边县(市)。(3)全省县域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整体良好,但协调度水平总体偏低,绝大多数县(市)公路交通发展超前经济。如何依托既有公路交通支撑,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打造全省公路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关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立平 许蕊
在当前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日益严重的能源稀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汽车产业作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能否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全省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依据发展经济学低碳经济理论,对未来安徽汽车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路径,以期为安徽省汽车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丽萍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省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定性描述和计量分析角度测评了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在计量分析中,运用Theil系数分解及基尼系数的产业结构及效应分解方法,基于皖北、皖中、皖江、皖南的地域空间划分,分别从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维度对2002—2008年安徽61个县份经济差距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从空间结构角度考察,安徽省地带间差距较小但呈逐年增大趋势;地带内差距较大,对全省总体差距起主导作用。从产业结构及效应角度考察,第一产业影响较小,第二产业是导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差距 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