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1)
2023(13114)
2022(10185)
2021(9324)
2020(7266)
2019(15775)
2018(15646)
2017(29508)
2016(15776)
2015(17195)
2014(16413)
2013(15628)
2012(13636)
2011(12282)
2010(12558)
2009(11921)
2008(11431)
2007(10414)
2006(9469)
2005(8318)
作者
(42133)
(35728)
(35082)
(33262)
(22145)
(16818)
(15614)
(13526)
(13287)
(12088)
(11988)
(11624)
(10894)
(10868)
(10815)
(10712)
(10388)
(10339)
(10168)
(10002)
(8703)
(8632)
(8557)
(8190)
(8121)
(7956)
(7840)
(7626)
(7077)
(6929)
学科
(64809)
经济(64748)
(53015)
(46331)
管理(43313)
(32398)
企业(32398)
农业(30980)
中国(23045)
业经(21311)
方法(18309)
地方(16414)
数学(15485)
数学方法(15306)
技术(15192)
(13890)
(13540)
(13285)
(10903)
银行(10887)
发展(10792)
(10775)
农业经济(10748)
(10497)
(10461)
(10312)
(10172)
(10151)
金融(10149)
(10141)
机构
学院(216433)
大学(207307)
(91182)
经济(89244)
管理(82319)
研究(72485)
理学(70946)
理学院(70243)
管理学(69089)
管理学院(68701)
中国(56709)
(52148)
科学(43282)
(42686)
农业(39530)
(38765)
业大(36411)
(34966)
中心(34496)
(33592)
研究所(31553)
财经(30345)
(28908)
师范(28690)
(27646)
经济学(27208)
(26833)
(25956)
北京(25729)
经济管理(24636)
基金
项目(147016)
科学(117766)
研究(113229)
基金(105783)
(91221)
国家(90337)
科学基金(78755)
社会(74807)
社会科(70487)
社会科学(70472)
(60419)
基金项目(56406)
教育(49764)
(48655)
编号(47673)
自然(47217)
自然科(46144)
自然科学(46137)
自然科学基金(45276)
资助(39103)
成果(37047)
(34835)
(33708)
重点(32756)
课题(32455)
创新(31539)
国家社会(31358)
(31302)
(30681)
(29436)
期刊
(109279)
经济(109279)
研究(62943)
(56994)
中国(46996)
农业(38279)
科学(30530)
学报(30459)
(27854)
管理(27761)
业经(25029)
大学(24515)
(23951)
金融(23951)
教育(23903)
学学(23432)
技术(18865)
(18430)
问题(16784)
经济研究(15650)
财经(14232)
农业经济(14216)
农村(14166)
(14166)
(12354)
(12011)
世界(11629)
科技(11422)
现代(11135)
经济问题(11003)
共检索到324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卓玛草  孔祥利  
该文沿着中国城镇化道路逻辑路径,以"完全城市化、实质市民化"为目标,从国家新常态战略选择解释"农民工市民化",破解"农民工市民化何去何从"的难题。该文从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首先针对农民工经济资本贫困、人力资本欠缺、社会资本匮乏的市民化能力缺失,提出"城市资本积累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必然选择";其次针对土地制度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分割、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居住证制度乏力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缺失,提出"新常态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必经之路";第三新常态为农民工城市资本积累和创新动力培育,提供缓冲时间和空间。"携地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支持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公平的普惠型制度环境和平台。同时,政府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林  
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当前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生力军,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向纵深发展需要大量农民工切实融入城镇成为新市民。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过程是农民工与政府间的相互博弈,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既受政府相关政策束缚,又受其自身经济能力、职业技能及社会关系网络等限制。鉴于此,基于一般均衡理论,探讨职业资本积累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作用机理发现,职业资本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为当前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和农民工培训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林  印建兵  
通过文献梳理、数据挖掘、专家访谈等方法,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意愿影响因素相关假设,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意愿驱动机理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地区900名新生代农民工实地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其市民转化意愿驱动机理,找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意愿的驱动因素,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拟合指数判别与检验。结果显示:积极的城镇化条件、职业稳定性、人力资本积累、社会资本积累等都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意愿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其中,职业稳定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意愿的直接驱动作用最大,人力资本积累和积极的城镇化条件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意愿的直接驱动作用居中,社会资本积累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意愿的直接驱动作用最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丁守海  
本文试图考察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的动态影响。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析表明,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具有渐进性影响,在短期内对它的冲击较弱,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强。而市场需求则相反,在短期内能快速推动资本积累,但此后影响迅速衰减。尽管近年来由于后者抵消作用,资本积累没有放缓,但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它的威胁将逐渐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威胁并不主要来自于农民工工资上涨自身,而来自于农民工工资上涨后城镇劳动力工资强劲而持续的补涨。要缓解上述风险,就必须理顺工业部门工资结构,改变二元就业制度下两类工资间非对称的传导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密  张广胜  杨肖丽  李旻  江金启  戚迪明  
本研究运用得分倾向值匹配(PSM)方法,分析了不同城市规模下人力资本积累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小城市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但是在大城市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而且,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中小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决定具有显著正影响。在运用需求可识别的Biprobit模型测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后,本文运用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QTEs),分析了不同城市融入程度下人力资本积累对城市融入决定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城市融入意愿不足时,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会显著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决定,而且在大城市这种影响要高于在中小城市。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在放开中小城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守海  
本文试图考察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的动态影响。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析表明,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具有渐进性影响,在短期内对它的冲击较弱,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强。而市场需求则相反,在短期内能快速推动资本积累,但此后影响迅速衰减。尽管近年来由于后者抵消作用,资本积累没有放缓,但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它的威胁将逐渐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威胁并不主要来自于农民工工资上涨自身,而来自于农民工工资上涨后城镇劳动力工资强劲而持续的补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蕾  李林桐  
农民工外出迁移会形成一定的人力资本积累,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有别于普通劳动者,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于回流农民工收入的作用机理与效果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采用调研数据,首先分析外出务工人力资本积累、家乡社会资本及其交互项对回流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发现经营型与低技型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更加依赖于社会资本禀赋。接着,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不同收入层次回流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收入效应差异。结果表明,低技型与经营型人力资本在社会资本的作用下,可获得中高水平的收入,而高技型人力资本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较少依赖于社会资本。研究结论揭示并验证了外出务工人力资本积累对回流农民工收入的直接贡献以及家乡社会资本对不同类别人力资本报酬率的交互影响差异。该结论对于农民工个人积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也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吕莉敏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新现象、新趋势。当今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出新的特征:创业意愿虽有一定的被动性,但理性基础上的主动性趋势愈益明显;创业动机既是理性经济行为的表现,更是主体意识增强的表征;创业行为既受外在因素推动,更是内在因素共振作用的结果。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着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等创业资本不足的问题。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资本不足的一个重要路径是职业教育培训,其支持策略主要是:基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县域性特点,构建具有区域性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支持体系;区别返乡农民工个体存量资本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李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新移民"的主力军,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巨大。但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基础较弱,不能适应城市工作、生活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并结合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工作的特点,应通过强化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体系,力争通过"多维度、双驱动"的职业教育架构,推动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进而全面促进我国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启超   陈安平  
农民工多借助于以亲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社会网络实现就业,借助于社会网络实现就业是否会影响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积累?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对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构建一个社会网络影响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理论模型,揭示了通过社会网络实现就业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机理。然后采用中国乡城流动人口数据,实证检验了借助社会网络实现就业对农民工进城之后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并利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对模型中所存在的潜在内生性进行了处理。研究发现,借助于社会网络实现就业会显著降低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概率。机制分析表明,社会网络所具有的缩短搜寻时间及提高工作搜寻效率的作用,是借助社会网络实现就业的农民工缺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动力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表明,应正确认识社会网络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或自身能力发展的影响,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以调动农民工进行培训、学历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俭国  张鹏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为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考虑到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庞大的资金需求,应该优先将市民化意愿强烈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分项计算,得出:沿海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为21万元;内陆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为16万元。加快户籍、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于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资金来源、城市融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丽丽  
作为社会资源分配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障碍和组织型社会资本障碍,要化解这些障碍,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城乡二元障碍;必须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共参与,构建新型私人社会关系,融入城市社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竹林  范维  
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本理论阐释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内涵,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农民工职业转化能力、城市生存生活能力和城市融合发展能力形成之间的作用机理,并提出通过教育培训制度设计、机制完善、模式选择等路径创新以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关键是各地推进此项工作的动力不足。为此,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力困境究竟来自哪里,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创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路径的问题,十分重要,对于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章征涛  刘勇  王一波  陈德绩  
试图从资本积累的新视角来分析郊区化产生的动力机制,即郊区化土地"融资"满足资本积累要求;土地"溢出"加速郊区化进度;土地"补贴"吸引产业投入。研究发现,我国与西方郊区化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一,它反映了资本缺乏和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的土地"融资"行为,其二,强化郊区化空间生产,同时注重产业的增长。最后,分析了推动郊区化的具体策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空间特征和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