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76)
2023(17042)
2022(14035)
2021(12909)
2020(10750)
2019(23623)
2018(23565)
2017(45570)
2016(24338)
2015(27292)
2014(26562)
2013(25901)
2012(22967)
2011(20537)
2010(21136)
2009(20330)
2008(19995)
2007(18487)
2006(16348)
2005(14742)
作者
(66051)
(55445)
(55203)
(52426)
(35067)
(26391)
(24837)
(21304)
(20811)
(19873)
(18726)
(18557)
(17553)
(17374)
(16966)
(16702)
(16309)
(16186)
(15958)
(15791)
(13711)
(13588)
(13394)
(12751)
(12546)
(12401)
(12333)
(12255)
(11079)
(10722)
学科
(104659)
(103926)
经济(103780)
管理(86825)
(86645)
企业(86645)
(48573)
方法(42651)
业经(35932)
数学(33633)
数学方法(33029)
农业(32392)
(31771)
中国(26684)
(25490)
技术(22752)
(21997)
财务(21940)
财务管理(21906)
企业财务(20684)
理论(19200)
地方(18869)
(18825)
(18137)
(17735)
贸易(17723)
(17507)
(17228)
(16896)
(16604)
机构
学院(347735)
大学(335602)
(147988)
经济(145142)
管理(142068)
理学(122221)
理学院(121166)
管理学(119204)
管理学院(118579)
研究(105594)
中国(85324)
(69412)
(68688)
(62427)
科学(59998)
(54511)
财经(53987)
业大(50756)
(50625)
中心(50381)
(48725)
农业(47411)
研究所(44956)
经济学(43747)
(42796)
北京(42313)
(40410)
师范(40089)
经济管理(39532)
经济学院(39406)
基金
项目(225726)
科学(181228)
研究(172656)
基金(164128)
(139391)
国家(138075)
科学基金(122158)
社会(112809)
社会科(106885)
社会科学(106859)
(92147)
基金项目(85931)
教育(78447)
自然(75660)
自然科(73972)
自然科学(73958)
(73689)
自然科学基金(72673)
编号(71908)
资助(65687)
成果(56570)
(51664)
(50092)
重点(49897)
(49455)
课题(48752)
(48270)
创新(47568)
国家社会(46435)
(45195)
期刊
(174937)
经济(174937)
研究(99325)
中国(71504)
(64238)
管理(57597)
(56647)
科学(45001)
学报(43317)
农业(43163)
大学(35758)
业经(35657)
教育(35060)
(35060)
金融(35060)
技术(34763)
学学(34237)
财经(26639)
经济研究(26141)
(23128)
(23068)
问题(22797)
技术经济(20092)
商业(17686)
现代(17322)
统计(16739)
(16727)
世界(16615)
(16593)
科技(16451)
共检索到523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寇光涛  卢凤君  王文海  
我国已步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换挡的新时期,如何保障农业产业链整合过程中链条上的相关经营主体互利共生与合作共赢,意义重大。该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提出新常态下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农业产业链整合的"黏合剂",基于"核心企业+现代服务业"搭建服务平台是农业产业链整合的调节器,并由此形成链条式服务平台整合模式、链族式服务平台整合模式以及链网式服务平台整合模式。为了进一步有效推动上述模式的优化,利用生物共生理论,基于不同整合模式共生能量形成与分配,剖析了农业产业链整合运作的机理,并从契约调优、分配激励和协同增值等角度进行了机制设计,以期为企业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杰义  
农业产业链是实现"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基于农户和消费者满意的、城乡产业互动的双动力驱动机制是"以工促农"机制动力模式的最佳选择,其价值基础在于农业产业链上存在着价值链联结点,农业产业链通过这些价值链联结点,遵循先内后外的价值发现与再创造路径,持续地对其价值系统进行设计和再设计,最终形成城乡协同发展的动态农业产业链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成德宁  
在城乡分割的体制下,我国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封闭发展,农业产业链也被分割在不同地区和部门,无法整合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整合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民的市场地位,使农民能够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非农产业环节的收益,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和比较了我国当前农业产业链整合中存在的集贸市场直接交易型、专业市场批发交易型、农民合作组织型、"公司加农户"型产业链整合模式的利弊,提出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选择农民合作组织型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作为未来农业产业链整合的主导模式,使农户能够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建立起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从而把农户经营的产业链延伸到农产品生产的产前和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杰义  周丹丹  
农业发展模式由"数量型"向"价值型"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进行农业产业链的价值整合是推进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路径。本文试图通过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分析,构建出农业产业链的价值整合框架,进而提出电子商务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整合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产后加工链环和产后销售链环是农业产业链的关键链环,而加工企业主导的整合模式与物流中心主导的整合模式是促进其价值整合的两种可供选择的模式,构建基于龙头企业的农业产业链电子商务平台是其价值整合的技术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香品   杨秀花  
产业链是农业产业智慧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驱动数字经济全面融入农业产业的客观产物。在数字经济驱动下,建设农业产业链需要以市场需求、技术赋能和产业带动为前提,积极融入数字乡村环境,通过搭建数字农业平台,对农业产业链的全要素、全过程进行数据集成、动态获取,推动农业产业向全链协同、数字创新等高阶方向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娟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本质是不同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由利益联结建成的经营组织形式,具有合作与竞争并行的共生关系。因此,不同主体之间协同发展困境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中必须破解的内在矛盾,也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组织创新和共生演化的根本动力。四川省邛崃市通过以产业标准制定为基础建立契约结构、以分工协作建立各主体平等对话的沟通协商机制、以农业科技植入和集体经济组织参与作为关键要素与资源支撑、以政策精准化供给实现激励约束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和优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共生生态系统的五大要素,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从“点共生”到“间歇共生”再到“连续共生”的一体化共生转变,探索形成生产共生、科技共生和资源共生“三位一体”的经营组织创新模式,构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协同发展新机制。四川邛崃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如何破解协同发展困境,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创新和共生演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选择,即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创新和共生演化应构建规范契约结构、强化主体分工协作、注重技术引入和集体参与,以及提供精准的政策扶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健  
数字经济蓝海发展态势渐显,抓牢数字经济发展红利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破解制约“三农”发展基础性、全局性问题的必由之路,亦是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经济凭借数据要素、数字平台、数字空间、智能应用等一众衍生业态,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发展模式、拓展服务空间、实现深度治理、促进数字转型,数字实体双向融合战略部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数据要素合理配置及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等为数字经济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筑牢根基。据此,应以延链、强链、补链、融链为导向,通过盘活农业数据要素存量、延伸数字平台服务范围、拓展数字空间合作范畴、推进数字应用转化创新等举措,全面激活数字经济动能,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山  奉公  
当前,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农业互联网有助于农业产业链的现代化转型,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扩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以及提高农村金融的社会化服务。以农业互联网为基础的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对农业产业链进行了优化。因此,应科学地把握农业互联网和农业虚拟产业集群的精神内涵,积极推动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对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江波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和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支撑。农业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以及农业服务业等上下游产业体系。农业产业融合产业链运作模式可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中介组织带动型模式、专业市场带动型模式、科技带动型模式等。这四种模式均注重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相联结的整体性,强调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的有效联结、相互协作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其价值链的运作应通过组织、共享、参与的"多环管理"和组织链、物流链、信息链的"多链管理"和横向、纵向、空间的"多层管理"发挥功能,并将延链、补链、强链视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进而逐步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利益链不断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国英  
以农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解决困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两大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加速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移动互联网、通讯技术在农村渗透率的提高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业产业的商业模式正逐步发生变化。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率先关注(移动)互联网,进行转型、升级,集聚、挖掘农业大数据,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移动)互联网成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性手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江  刘朝阳  朱远思  梁晓聪  
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链征信系统支持下的支农信贷新模式与传统支农贷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认为信用体系建设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征信系统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融入信贷信息管理体系,为支农信贷增加一个风险缓释安排,能有效解决支农贷款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该贷款模式的基本设计框架与优化建议,为拓宽支农贷款之路、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依托征信系统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戴孝悌  
从产业链的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和价值链4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组成的大产业链视角,构建了中国农业产业的成长机制模型,并从产业链的4个维度视角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的成长机制和成长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勇  刘庆华  韩莹  
[目的]当农业信息生态处于失衡状态时,农业产业的价值增值效率就会受损,文章应用信息生态理论研究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整合与提升,由此探索现代农业产业链的优化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该文以点、线、面的逻辑递进思路,从信息生态位视角研究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的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从信息生态链视角分析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流转映射出的物和资金的运转问题;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剖析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资源、信息主体和信息环境3个系统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1)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艳  左瑞瑞  陈淑芬  
本文从产业链视角着手,从四个维度出发,阐述农业产业链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我国农业产业链的成长机制,并提出我国农业发展路径,旨在优化农产品结构,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杰义  何菊芳  
农业产业链是"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构建农业产业链是构建"以工促农"机制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以工促农"机制中还存在农业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相对弱势、农户与企业间利益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不畅、区域农业产业链中断、农村投资环境不佳、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政府有必要促成以农业产业链为纽带的"以工促农"机制的建立。而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合理构建,则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并着力增强农业产业链各主体的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