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1)
- 2023(15421)
- 2022(12746)
- 2021(11693)
- 2020(9277)
- 2019(20634)
- 2018(20097)
- 2017(37013)
- 2016(19404)
- 2015(21680)
- 2014(21166)
- 2013(20823)
- 2012(19593)
- 2011(18073)
- 2010(18300)
- 2009(17195)
- 2008(16720)
- 2007(14835)
- 2006(13668)
- 2005(12702)
- 学科
- 济(102605)
- 经济(102517)
- 管理(55514)
- 业(52591)
- 企(41119)
- 企业(41119)
- 中国(32623)
- 方法(31935)
- 数学(27652)
- 数学方法(27429)
- 地方(27239)
- 农(25935)
- 业经(22313)
- 贸(19307)
- 贸易(19289)
- 易(18701)
- 财(18312)
- 技术(17817)
- 制(17754)
- 农业(17501)
- 银(17160)
- 银行(17146)
- 学(17107)
- 融(16971)
- 金融(16969)
- 行(16789)
- 地方经济(16479)
- 环境(15281)
- 发(15182)
- 和(12656)
- 机构
- 学院(282556)
- 大学(279960)
- 济(133781)
- 经济(131397)
- 研究(107208)
- 管理(102784)
- 理学(86680)
- 理学院(85677)
- 管理学(84506)
- 管理学院(83956)
- 中国(83597)
- 京(59899)
- 科学(59565)
- 财(59262)
- 所(53487)
- 研究所(47950)
- 中心(47096)
- 财经(45984)
- 经济学(43020)
- 江(42747)
- 经(41811)
- 农(41491)
- 北京(39002)
- 院(38518)
- 经济学院(38422)
- 范(38264)
- 师范(37936)
- 业大(34933)
- 州(34432)
- 财经大学(33889)
- 基金
- 项目(179474)
- 科学(143307)
- 研究(137417)
- 基金(130519)
- 家(112847)
- 国家(111905)
- 科学基金(95746)
- 社会(91783)
- 社会科(87240)
- 社会科学(87224)
- 省(69217)
- 基金项目(66844)
- 教育(61997)
- 划(57776)
- 自然(56086)
- 自然科(54826)
- 自然科学(54810)
- 编号(54100)
- 自然科学基金(53859)
- 资助(52584)
- 发(45352)
- 成果(44641)
- 重点(41208)
- 部(40326)
- 创(39923)
- 国家社会(39495)
- 课题(39339)
- 发展(37773)
- 创新(37585)
- 展(37182)
- 期刊
- 济(160766)
- 经济(160766)
- 研究(95991)
- 中国(64484)
- 财(43674)
- 管理(42733)
- 农(40616)
- 科学(38233)
- 学报(37349)
- 教育(33371)
- 融(31994)
- 金融(31994)
- 大学(29541)
- 农业(27933)
- 经济研究(27913)
- 学学(27634)
- 技术(25822)
- 业经(25251)
- 财经(23963)
- 经(21022)
- 问题(20473)
- 贸(18790)
- 世界(17167)
- 国际(17165)
- 技术经济(15968)
- 业(15348)
- 商业(13439)
- 统计(13274)
- 坛(13153)
- 论坛(13153)
共检索到456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晓红 窦祥铭
1.认识"新常态",科学认识是前提。正确认识"新常态",理解"新常态"是不同于过去的"旧常态"的新状态,意味着经济告别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或中速增长,意味着过去由劳动力和投资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意味着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给我们挑战也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的经济增长表现为明显的投资依赖,投资率不断攀高,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矛盾与风险逐步显性化。鉴于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投资率。投资率过高无疑存在一定问题,但更关键的问题是投资效率低下。为达致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深化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体制改革是基础,同时要切实改变重“硬”轻“软”的投资理念,加大科技教育等“软”投资力度,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化解投资领域的问题也应注重投资与消费的协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育才
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建设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列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特别是把林业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措施和切入点,林业建设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肩负起重大历史使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林业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林业不再是以生产木材为主的粗放产业,人类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主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游 章洪铭
工业化成就了中国经济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增长,并为城镇化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增长,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自2006年创出47.56%的高点后一路下行(见图1)。截至2018年末,第二产业的比重已经下降到39.69%,城镇化率上升为59.58%,与西方发达(工业化)经济体相比,我们即将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主要方式技术、资本、劳动力成为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金融风险与经济稳定发展》课题组,余根钱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of financial risks,authors draw the outline of China's financial risks,and make a series of researches,which include the relation between financial risks and economic stabilization,the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against the financial risks.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经济稳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京文
文章在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参考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轨迹和可预见的技术变化,综合考虑中国未来资源供给、人口变动、生态环境影响等因素,运用长期经济预测模型及其它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国1996—2050年的经济发展趋势作了预测与分析;同时,对保持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及制约因素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若干战略对策
关键词:
中国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楼继伟 郭向军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稳定发展楼继伟,郭向军一、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稳定1、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改革开放15年来,中国存在着稳定的增长趋势,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3%,成为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今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可能性是巨大的。一是,中国工业化的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近21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这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建林
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贡献度分析——适时调整需求结构,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程建林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91~1997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2%,高于80年代经济年均增长9.3%的水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海波
陈云关于发展新中国经济的思想包含了极丰富的内容,在许多时期都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点,不仅已经成为国内许多人士的共识,而且受到了国际史学界的赞扬。比如,在国际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论到5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时就曾指出:“陈云的政策性建议可以说是50年代中国国内提出的最合理化的发展选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储桂平 繆华昌
江苏省泰县是一个有百万人口的大县。近年来,建筑这个传统行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异军突起,成为继工业、农业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对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县建筑业从业人数达6.5万人,其中在册职工人数近4万,去年出县施工人数3.5万人,占在册人数87%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黄慧明
乡镇企业对于促进我国的农村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对于加快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乡镇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从许多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看,中小企业不仅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在方便企业家成长和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中产经济阶层成长等方面,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林祥
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关键问题是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包括资金、物资、技术、劳务等。信贷投入是资金投入的主要渠道。下面,我仅就如何贯彻向农业倾斜政策,进一步完善信贷投入机制问题谈些粗浅看法和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国庆 郭玮
棉花一直是主要农产品中市场波动较大的品种。棉花市场的剧烈波动,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而且对纺织业和外贸出口、对物价稳定都带来很大影响。采取措施稳定棉花产业,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