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17)
2023(21351)
2022(18281)
2021(17030)
2020(14196)
2019(32459)
2018(31900)
2017(60836)
2016(32928)
2015(36787)
2014(36262)
2013(35549)
2012(32716)
2011(29723)
2010(29744)
2009(27775)
2008(26964)
2007(23466)
2006(20767)
2005(18506)
作者
(93230)
(77745)
(77068)
(73452)
(49633)
(37202)
(35019)
(30327)
(29478)
(27796)
(26397)
(26191)
(24636)
(24559)
(24152)
(24101)
(23005)
(22722)
(22371)
(22292)
(19384)
(19140)
(18698)
(17779)
(17522)
(17283)
(17085)
(16837)
(15662)
(15308)
学科
(144308)
经济(144164)
管理(96204)
(89285)
(73899)
企业(73899)
方法(61828)
数学(54229)
数学方法(53554)
中国(38274)
(36124)
(34451)
业经(30196)
地方(28973)
(28759)
(26923)
贸易(26907)
(26127)
(25293)
农业(23976)
技术(22319)
理论(21887)
(21791)
银行(21742)
(21347)
金融(21344)
环境(21035)
(20899)
(20835)
财务(20815)
机构
大学(466615)
学院(466001)
(198575)
经济(194620)
管理(181485)
研究(160176)
理学(156849)
理学院(155153)
管理学(152352)
管理学院(151522)
中国(121379)
(98090)
科学(95714)
(90149)
(79696)
(72589)
研究所(72399)
财经(72305)
中心(72144)
(67569)
业大(66712)
(65891)
北京(62149)
经济学(61551)
(60808)
师范(60271)
(58022)
农业(56754)
经济学院(55307)
(54276)
基金
项目(314470)
科学(248264)
研究(230144)
基金(229482)
(199949)
国家(198319)
科学基金(170632)
社会(147711)
社会科(140055)
社会科学(140023)
(120917)
基金项目(120017)
自然(109788)
自然科(107290)
自然科学(107265)
教育(106442)
自然科学基金(105365)
(101964)
资助(95581)
编号(92619)
成果(75274)
重点(70312)
(70197)
(67231)
(65876)
课题(64358)
创新(61609)
国家社会(61444)
教育部(60755)
科研(59880)
期刊
(217434)
经济(217434)
研究(141194)
中国(87454)
学报(71268)
管理(68470)
(68177)
科学(66219)
(65755)
大学(54595)
学学(51428)
教育(50154)
农业(45265)
(44521)
金融(44521)
技术(41274)
经济研究(36820)
财经(36033)
业经(33888)
(30983)
问题(27596)
(24243)
(24129)
技术经济(23711)
统计(23022)
图书(22133)
科技(21465)
理论(21252)
世界(21069)
(21069)
共检索到692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昊  姜思同  
以中国2003-2020年的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M2、信贷规模、社会融资规模四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实际产出、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以及股票市场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同业拆借利率对产出的影响呈增强趋势,M2、信贷以及社会融资规模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效应更显著;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应较显著;同业拆借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短期影响效应较大;M2、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对房地产与股票市场的长期影响效应较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光明  
本文首先采集中国1999—2011年季度数据,构建由GDP、外汇储备、CPI和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组成的四变量SVAR模型族,然后通过Cholesky分解施加约束,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具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在中短期内对产出波动具有最多不超过11%的影响,且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冲击效应要强于价格型中介目标;多数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其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且解释程度多在12%左右。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价格波动的根源,也是应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随着M2可控性的逐步减弱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逐渐丧失,中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向利率转移。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晓芳  景长新  
以普勒基本分析理论为基础,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和效率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基础性冲击仍然主要来自于商品市场,并且货币供应量与真实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因此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仍然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但是合理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效率性,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货币供应量的低效性进行了证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少林  林建浩  李仲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追求货币政策的透明化,这一制度选择已成为央行实践的重要现象,考察货币政策透明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则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焦点。为对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化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在传统VA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PTVP-SV-FAVAR模型:首先,设定概率时变的斜率系数以刻画转轨经济体中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行为的时变性;其次,引入随机波动率以捕捉经济结构冲击波动的时变性;最后,通过扩展因子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包含经济系统的完整信息。实证结果发现:(1)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化在1998-2006年期间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而在2007-2011年期间提高了通货膨胀水平;(2)货币政策透明化增...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金全  张龙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复杂多变,货币政策操作受到严峻考验。本文首先基于SV-TVP-FAVAR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三维脉冲冲击效应,进一步运用混频Granger因果方法检验不同时期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具有宏观经济效应,调控效果与经济运行阶段有关。在经济萧条期,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是通货膨胀和产出的"纳什均衡";在经济高涨期,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是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纳什均衡";在经济平稳期,价格型货币政策是产出与通货膨胀的"占优策略",数量型货币政策是通货膨胀的"纳什均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高  杨林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必须根据中介指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来判定。根据我国国情,货币供应量指标仍然有效,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基础货币投放仍应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应理顺银企之间的产权关系,拓宽货币传导渠道,改变社会公众的预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娄峰  
本文基于FAVAR模型理论,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提取出反映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两个潜在因子,并结合货币政策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单变量和中国货币政策多变量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通货膨胀与经济活跃性有所降低;利率的改变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也有重要影响;广义货币M2和新增贷款的冲击不会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造成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与西方市场经济体的传导机制趋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娄峰  
本文基于FAVAR模型理论,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提取出反映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两个潜在因子,并结合货币政策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单变量和中国货币政策多变量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通货膨胀与经济活跃性有所降低;利率的改变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也有重要影响;广义货币M2和新增贷款的冲击不会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造成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与西方市场经济体的传导机制趋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卫国  刘杰  赵圣伟  
理论研究表明,货币体系中高流动性货币与准货币可以相互转化,货币的合意结构能够使经济在即期和中长期保持最优产出。为此,本文利用中国1952~2010年数据,实证检验了货币结构与经济产出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货币体系中的高流动性货币与准货币之间往往难以达到合意比例,且总体上表现为货币流动性不足的态势,这对经济产出产生了负面效应。然而,经济转型以来,货币流动性比率下降趋势得到缓解,货币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且对经济产出产生了正向作用。这意味着央行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更多的考虑货币结构所带来的影响,并着重引导货币结构趋于合理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培新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宣布取消信贷规模限额控制以来,货币供应量成为我国唯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本文运用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法和方差分解法比较各金融变量对宏观经济的解释能力,发现货币供应量M2对经济具有主导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M2对宏观经济变量的系统性反应关系及其M2的外生性,并用VAR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剑平  刘璐  
基于2012年4月30日至2018年12月17日的银行间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本文首次使用波动率回归拟合的方法,从政策利率的角度改进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程度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收集和构建10项宏观经济新闻后,本文发现当市场参与者普遍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政策变化的情形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显著减弱。当货币政策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时,市场对未来政策判断的分歧加剧,进而人民币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不足。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增加央行的汇率沟通,可以发挥其对宏观经济新闻的补充作用,同时增强市场对宏观经济基本面信息的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经济后果以及宏观经济新闻的人民币汇率效应相关理论研究,而且为未来货币政策制定、调整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为货币当局进行有效外汇市场干预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海涛  苗文龙  
本文利用Logit、Probit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经验实证,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绩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函数常常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判断,中国货币政策较为有效。相比之下,调控m0更有利于稳定物价,调控利率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更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沂  肖继五  
1997年至今,我国已经历两次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宏观经济波动,这表明外源性冲击已成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在当前国内经济受到外部冲击而出现紧缩时,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依然显著,但在效果上存在差异。降低利率能长期稳定提高消费增长;货币供应量扩张仅在五个季度内能显著刺激投资增长,长期基本无效。因此,现阶段在与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配合拉动内需时,应将带动国内消费增长作为货币政策长期任务,而将提高国内投资作为短期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谢德泳  
文章利用2007年2月到2013年8月的样本数据,建立关于股市收益率、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变化的SVAR模型,同时进行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当期宏观经济变化对当期股市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2)股市收益率对自身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货币政策具有滞后的正向影响作用,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作用先正后负。(3)各个因素的冲击对股市收益率的累计效应均为正向影响。(4)股市收益率、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变化的冲击的贡献度分别为12%,25%,63%。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创  付蓉  徐曼  
本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和GARCH族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波动性及其原因,并通过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波动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货币政策波动性较大时,其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明显减弱,甚至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不仅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更是新常态下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