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45)
2023(17287)
2022(14536)
2021(13968)
2020(11413)
2019(25816)
2018(25290)
2017(47622)
2016(25589)
2015(28535)
2014(27413)
2013(26643)
2012(24130)
2011(21600)
2010(21209)
2009(19638)
2008(18937)
2007(16373)
2006(14334)
2005(12772)
作者
(69039)
(57290)
(57250)
(54336)
(36243)
(27396)
(25912)
(22289)
(21895)
(20040)
(19553)
(19494)
(17995)
(17821)
(17727)
(17710)
(17212)
(16661)
(16534)
(16437)
(14001)
(13898)
(13842)
(13249)
(12920)
(12749)
(12624)
(12443)
(11457)
(11363)
学科
(97226)
经济(97100)
管理(73308)
(69088)
(56515)
企业(56515)
方法(42512)
数学(37355)
数学方法(36779)
中国(30593)
(29257)
(26286)
业经(22512)
(21317)
贸易(21301)
(20862)
(20668)
农业(19147)
技术(18686)
(18656)
(17548)
银行(17514)
地方(16951)
(16801)
(16598)
金融(16595)
(15609)
财务(15550)
财务管理(15508)
理论(15172)
机构
大学(345021)
学院(344242)
(147187)
经济(144510)
管理(131724)
研究(120968)
理学(113187)
理学院(111986)
管理学(110031)
管理学院(109377)
中国(94488)
(72688)
科学(71018)
(67429)
(59793)
(55905)
中心(55792)
研究所(54211)
财经(53180)
(50019)
业大(48971)
(48718)
经济学(46068)
北京(45921)
(44871)
师范(44369)
(44263)
农业(43765)
经济学院(41394)
财经大学(39831)
基金
项目(234123)
科学(185930)
研究(173600)
基金(171680)
(150643)
国家(149413)
科学基金(128015)
社会(112154)
社会科(106292)
社会科学(106268)
(89439)
基金项目(89104)
自然(81203)
教育(80326)
自然科(79386)
自然科学(79361)
自然科学基金(77968)
(76381)
资助(69940)
编号(69338)
成果(56468)
重点(53396)
(52875)
(51192)
(51136)
课题(48153)
创新(47998)
国家社会(47739)
教育部(45857)
科研(45028)
期刊
(160231)
经济(160231)
研究(103907)
中国(69671)
(52226)
(52107)
学报(51434)
管理(51405)
科学(49185)
大学(40247)
教育(40183)
学学(37653)
农业(36395)
(33785)
金融(33785)
技术(30792)
经济研究(26676)
财经(26239)
业经(26017)
(22752)
问题(20977)
(20391)
(19688)
世界(18410)
国际(17814)
技术经济(16344)
科技(15945)
(15799)
图书(15766)
现代(15482)
共检索到520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立辉  曾福生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结构和膳食结构升级推动人均粮食消费快速增长,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丰年缺粮常态化,对国际粮食市场依赖加深的局面。同时物质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带动粮食总成本快速上升,包含粮食在内的各主要农产品成本利润率趋势性下滑;粮食生产潜力还受到耕地和水资源的约束。同为人口稠密型、人地比例极高的东亚国家日本和韩国,于20世纪60~80年代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类似的粮食安全困境,日韩在放弃全面粮食自给率的同时坚持口粮高度国产化,有选择地发展资源利用集约型、就业创造高效型和收入弹性高且由于保鲜易腐等因素天然具有保护屏障的农产品类型并加大政府各部门和民间经营主体的联动,从产业控制的角度积极部署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姚毓春  夏宇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粮食供应链部分受阻,粮价不断攀升,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各国普遍关注。随着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涵盖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四个层面。日本、韩国目前基本可以实现主粮自给,但其他粮食仍然依赖进口,膳食营养结构相对健康,生态农业取得一定进步,但在食物微观分配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为维护粮食安全,日本、韩国特别重视农地资源保护,加大农业生产要素投资,积极培育农业接班人,采取了依靠高补贴和高关税保障主粮自给的流通政策,建立了适宜的粮食储备,并积极倡导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以日韩为鉴,我国应扎实做好主粮保障工作,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资源,加大农业生产要素投资,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优化粮食补贴制度,探索实行目标价格政策,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妥推进农业"走出去"的步伐;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粮食储备格局,提升仓储物流建设现代化水平;引导建立营养健康的膳食结构,大力弘扬节约粮食的消费观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黎东升  曾靖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粮食安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基础",具有"四位一体"的特征,即产品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贸易安全,同时也面临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粮食的自主性存在一定风险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在深度分析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了在高起点上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水平,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方旺  
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而且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相互交织,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本文在深入剖析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审视,认为:在当前阶段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1)必须坚持国内自给为主、进口调剂为辅的原则,既不能片面强调自给自足,也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2)必须同时发挥好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3)必须继续高度重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4)最为根本的是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土地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艺  
中国已经进入了高水平粮食安全与高水平农业开放并存的阶段,国际粮食市场已经成为国内粮食供应体系的一部分。随着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非必需"进口量的增加冲击了国内粮食供需平衡体系,国际规则约束了国内农业政策的调整空间,国际市场不确定加剧了输入性风险以及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受阻等非传统的挑战。为此,需要确立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价格,而不完全是供需缺口;高产量不等于高竞争力,粮食增长也不一定提高自给率;粮食安全并不等于绝对的自给自足。需要从粮食安全目标导向转向、农业政策设计转型、风险管控机制构建以及对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的参与等方面来提升中国对内、对外粮食安全治理的能力及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艺  
中国已经进入了高水平粮食安全与高水平农业开放并存的阶段,国际粮食市场已经成为国内粮食供应体系的一部分。随着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非必需"进口量的增加冲击了国内粮食供需平衡体系,国际规则约束了国内农业政策的调整空间,国际市场不确定加剧了输入性风险以及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受阻等非传统的挑战。为此,需要确立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价格,而不完全是供需缺口;高产量不等于高竞争力,粮食增长也不一定提高自给率;粮食安全并不等于绝对的自给自足。需要从粮食安全目标导向转向、农业政策设计转型、风险管控机制构建以及对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的参与等方面来提升中国对内、对外粮食安全治理的能力及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坤林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问题,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成为我国以及全世界重点关心的战略性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农业资源短缺,以及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不断变化、国内粮食供求不稳定、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众多挑战。王宏广等撰写的《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中信出版社)一书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粮食安全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形势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世界粮食安全发展水平总结出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对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深刻和系统的分析,同时遵循市场规律和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粮食安全现状及面临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及应对策略,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借鉴意义。该书具有如下特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本文系统介绍了韩国和德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经验:目标明确、政府高额补贴、发展科技和规模经营、粮食储备、国际贸易调控;认为国际粮源偏紧,粮价将保持高位运行;建议我国坚持基本的粮食安全原则,既要保障粮食产量又要保障粮农收入,把粮食作为基础性公共品,注重科技进步和规模经营,尽情研究制定《国家粮食安全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卞靖  
随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层次已跨过"吃得饱"阶段,正从"吃得好"向"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阶段迈进。在此过程中,农业大国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外各种利益诉求和矛盾相互交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将面临更加多元和复杂的风险挑战。未来15年,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改变立足国内、眼睛朝内的传统思维,以更加开放、更为积极、更具全球思维的方式,树立新粮食安全观,推动从数量型安全向质量型和能力型安全的战略转变。应客观认识未来可能出现的农业全产业链被外资挤压控制、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一步凸显、国际化过程中外部挑战增多等新风险,借鉴国际经验,着力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增强参与全球农业治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强化企业"走出去"和"运回来"的保障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与能力,从而全面掌握未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主动性,有效化解各类重大风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梅君  郭玮  
近几年,在中央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重大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国粮食实现了连续三年稳定增产,供求矛盾得到缓解。同时,粮食生产、消费、流通、市场等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给粮食安全带来一些新问题。我们应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这些新变化、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侯为民  孙咏梅  
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约束与供求平衡问题,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粮食供求面临静态"紧平衡"和供求动态波动的双重挑战。可耕地面积、人口增长、需求结构变化和生态环境承受力等因素是导致粮食生产紧平衡的内在原因;城市化进程中的占地、打工潮引起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农产品生产比较利益、粮食进口等因素是加剧中国粮食供求动态失衡的市场性原因。缓解粮食动态失衡带来的压力,既需要坚持耕地红线,也要积极调整强农惠农政策,构建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代粮食安全新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万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三农"问题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新常态"下如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日本高速增长时期有相似之处,日本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有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吸取教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志军  
粮食供需区间失衡和能源短缺是世界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农业资源弱化和粮食高消耗低储备是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外应对粮价上涨所采取的积极措施为我国确保粮价稳定提供了借鉴。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晓春  李先德  
随着国内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状况的变化,韩国的粮食补贴政策由购销倒挂转向直接补贴。总体看,韩国以实行对国际贸易扭曲程度较高的黄箱政策实现了大米消费完全自给。本文在对韩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及政策效果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利用WTO规则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补贴等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学君  周沁楠  
地狭人稠的日本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保障策略与国内支农政策和农业发展计划均密切相关,是历届日本政府优先考虑的工作之一。纵观日本粮食安全保障策略的演进,可见:首先,日本根据发展阶段适时调整粮食安全保障策略的总体思路;其次,日本转化思路从高度重视自给率转向注重提升潜在生产能力,转换策略适时调整海外农业投资战略与布局,审时度势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以上日本经验值得现阶段中国参考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