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33)
- 2023(21769)
- 2022(18586)
- 2021(17249)
- 2020(14583)
- 2019(32994)
- 2018(32371)
- 2017(61236)
- 2016(33039)
- 2015(36860)
- 2014(36132)
- 2013(35544)
- 2012(32457)
- 2011(29474)
- 2010(29277)
- 2009(27244)
- 2008(26222)
- 2007(22713)
- 2006(19966)
- 2005(17428)
- 学科
- 济(143281)
- 经济(143141)
- 管理(93664)
- 业(87797)
- 企(72740)
- 企业(72740)
- 方法(61193)
- 数学(53140)
- 数学方法(52480)
- 中国(37712)
- 农(35643)
- 财(33450)
- 贸(32156)
- 贸易(32137)
- 易(31214)
- 学(30758)
- 业经(30209)
- 地方(29253)
- 制(24572)
- 农业(23696)
- 技术(22276)
- 理论(21751)
- 环境(20850)
- 和(20467)
- 银(20446)
- 银行(20368)
- 务(20236)
- 财务(20157)
- 财务管理(20116)
- 融(20060)
- 机构
- 大学(469913)
- 学院(468097)
- 济(197218)
- 经济(193454)
- 管理(179479)
- 研究(163441)
- 理学(155977)
- 理学院(154201)
- 管理学(151328)
- 管理学院(150495)
- 中国(121077)
- 科学(101186)
- 京(99166)
- 财(85985)
- 所(82429)
- 农(80093)
- 研究所(75582)
- 中心(72381)
- 业大(72212)
- 财经(69679)
- 江(66795)
- 经(63581)
- 农业(63164)
- 北京(62146)
- 经济学(60888)
- 范(60401)
- 师范(59689)
- 院(59483)
- 经济学院(54772)
- 州(53499)
- 基金
- 项目(323041)
- 科学(253446)
- 基金(235552)
- 研究(230524)
- 家(208079)
- 国家(206410)
- 科学基金(176057)
- 社会(147552)
- 社会科(139932)
- 社会科学(139897)
- 省(124807)
- 基金项目(123791)
- 自然(115185)
- 自然科(112579)
- 自然科学(112547)
- 自然科学基金(110566)
- 教育(105992)
- 划(105652)
- 资助(97453)
- 编号(91445)
- 成果(73262)
- 重点(73197)
- 部(70981)
- 发(69243)
- 创(67819)
- 创新(63528)
- 课题(63292)
- 科研(62235)
- 国家社会(61708)
- 教育部(60729)
- 期刊
- 济(212190)
- 经济(212190)
- 研究(136591)
- 中国(86303)
- 学报(79708)
- 农(72162)
- 科学(71247)
- 管理(66558)
- 财(64854)
- 大学(60122)
- 学学(56956)
- 农业(49778)
- 教育(47693)
- 技术(39970)
- 融(38169)
- 金融(38169)
- 经济研究(36302)
- 财经(34421)
- 业经(33290)
- 经(29757)
- 问题(27957)
- 贸(27245)
- 业(26598)
- 国际(23691)
- 技术经济(23250)
- 科技(22763)
- 版(22438)
- 统计(21805)
- 图书(21760)
- 世界(21498)
共检索到684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爱兰 王智烜 黄梅波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优化对非洲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是"优进优出"的重要内容。在非洲存在大规模非正规经济的现实下,影响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因素有哪些?本文以中国对非洲46个国家2007-2013年的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全面阐释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受经济和制度因素的影响。由于非正规经济在中国对非洲出口中的作用差异较大,本文进一步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检验非正规经济与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中非贸易 贸易商品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子纯 李明 朱玉春
为探究中国对非洲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规律,基于UNCOMTRADE统计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法、引力模型,对其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洲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稳定区域;中国对非洲全域及其五大子区域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多元化指数及均衡度指数呈现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贸易出口在空间上呈现出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西部非洲的贝宁、多哥和加纳三国成为主要的高—高集聚区;GDP总量越高、与中国首都距离越远、人均耕地面积差异越大的非洲国家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具有越强的吸引力。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贸易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非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琳琳 田博
笔者从贸易商品结构的角度,借助引力模型度量了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因素对不同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升中、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将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通关效率、物流效率的提升对中、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拉动作用大于对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拉动作用;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拉动各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培志 刘雯雯
随着技术在产品竞争中作用的提升,用技术指标来衡量一国的贸易结构特征更加顺应当代贸易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技术附加值原理作为识别贸易品技术附加值高低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技术附加值的测算方法,分别对中国和贸易伙伴国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中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最高,而且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呈现改善趋势。在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技术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波动对低技术附加值产品和中低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对中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和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影响较小。
关键词:
技术附加值 出口贸易技术结构 面板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华 赵子薇
本文首先通过计算中国对拉美七国四类制成品出口密集度等,分析中国对拉美地区制成品出口结构;通过考察中国和拉美七国生产要素结构变化情况对中拉要素禀赋差异作深入分析,以期探究中国对拉美制成品出口结构背后深层次原因。然后构建扩展引力模型分别从总量视角和技术结构视角探析中国对拉美货物出口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拉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拉要素禀赋差异、中国货币自由度、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水平对中国向拉美出口总量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各影响因素对不同技术类别制成品出口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性。为实现中国对拉美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拉美地区经济更快发展,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常青
本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1-201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HS6分位的数据,引用生存分析方法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2.294年,中位数为1年,证明了该出口贸易关系也呈现负的时间依存性特征。同时参考Rauch对产品的分类法将产品分为同质产品、参考价格产品以及差异化产品三类考察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初始贸易额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证明其影响显著。
关键词:
出口贸易 持续时间 生存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沛豪
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出口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亟待转型发展。因此,应从产业、企业等层面,提高出口产业附加值,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建立健全促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发展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
关键词:
新常态 出口贸易转型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建兴 祁春节
中国柑橘的出口对中国南方广大果农的脱贫致富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有重要的作用。运用1992~200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方法对中国柑橘出口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进口国的GDP、中国的农业从业人口、进口国的人口、距离、汇率、中国柑橘总产量以及与东盟的合作关系等7个要素显著影响中国柑橘的出口。潜力进行测算得出:荷兰、香港、加拿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越南、美国和新加坡等9个国家和地区属于潜力再造型;日本属于潜力开拓型;德国、菲律宾、泰国、新西兰、韩国和澳大利亚属于潜力巨大型。对此提出积极加入区域合作组织、降低柑橘成本、改善储运条件和改善出口市场结构的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万红先 李莉
贸易商品结构是两国贸易状况和贸易内涵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贸易利益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对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实证分析了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研究发现:目前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仍然以低级化的产业间一般贸易为主,影响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比较优势、贸易开放度、技术差距等。据此,本文提出了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优化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
中俄贸易 贸易商品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佳聪
中国经济现已进入稳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发展阶段,农产品出口贸易作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一支重要力量面临着稳定增长和提升质量的挑战,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存在问题的缘由,并提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应从调整和优化结构、开拓和延展市场、加大创新应用及资金投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稳步、优质增长。
关键词:
新常态 农产品 出口贸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芳 金洪
文章基于内涵碳视角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我国21个贸易产业部门的出口商品中内含碳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2013~2015年我国出口商品的内涵碳排进行预测。继而利用SDA模型对我国出口商品中的内涵碳变化进行因素分解,研究结论表明,商品出口所引致的碳排是我国碳排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效应是促进出口商品内涵碳排量减少的主要因素;结构效应正在起到积极减排的作用,但贡献度还不高,优化出口商品贸易结构降低碳排量仍有很大空间。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内涵碳 投入产出偏差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银忠 许劲
危机后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外部需求持续低迷,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发展增速逐年放缓,为了深入探讨危机后中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文章在分析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与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经济发展周期波动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地研究了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经济发展对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阶段,其影响效应具有非对称性,经济发展处于繁荣阶段的拉动效应大于衰退阶段。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伟毅
基于2005年开始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选取1995至2015年的季度数据,参考非完全替代模型建立中国进出口贸易方程,考察中国进口总量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FDI和本国GDP的关系,以及出口总量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FDI和国外GDP的关系。进而,本文运用邹检验来判断进出口贸易方程中出现结构性变动的时间断点,并比较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中国进出口贸易方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危机前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出现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动,进口贸易出现断点式结构变动,出口贸易出现平滑式结构变动,并且结构变动前后的影响因素亦发生显著变化。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邹检验 结构性变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大海 祝志川
在借鉴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贸易引力扩展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优化,随后构建嵌入文化输出的出口贸易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与中国贸易往来最为密切的4个国家(即韩国、越南、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为例,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中国的净出口因素影响较小,对越南而言影响甚至为零。建立孔子学院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但总体影响系数较小,其中对越南的影响系数最大,其次为韩国和俄罗斯,而对哈萨克斯坦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正良 刘厚俊
出口贸易不仅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静态效应,还具有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动态外溢效应,但从出口国角度考察出口贸易外溢效应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外溢效应发挥的主体是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则不明显,在欠发达地区,一般贸易出口外溢效应的可能性最高,而在发达地区,加工贸易外溢效应的可能性最高。政策导向应该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平衡发展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促进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