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8)
- 2023(14855)
- 2022(12789)
- 2021(12189)
- 2020(10119)
- 2019(23190)
- 2018(22907)
- 2017(43685)
- 2016(23461)
- 2015(26178)
- 2014(25535)
- 2013(25091)
- 2012(22756)
- 2011(20564)
- 2010(20381)
- 2009(19037)
- 2008(18259)
- 2007(15641)
- 2006(13617)
- 2005(11863)
- 学科
- 济(93598)
- 经济(93500)
- 管理(69838)
- 业(66075)
- 企(55914)
- 企业(55914)
- 方法(43243)
- 数学(37677)
- 数学方法(37298)
- 中国(27277)
- 财(24011)
- 农(23751)
- 业经(20597)
- 贸(19483)
- 贸易(19470)
- 易(18996)
- 学(18522)
- 技术(18489)
- 制(16772)
- 地方(16744)
- 农业(15680)
- 务(15409)
- 财务(15344)
- 财务管理(15325)
- 理论(15053)
- 银(14780)
- 环境(14778)
- 和(14755)
- 银行(14743)
- 企业财务(14559)
- 机构
- 大学(326851)
- 学院(324037)
- 济(135917)
- 经济(133307)
- 管理(130732)
- 理学(113722)
- 理学院(112531)
- 管理学(110762)
- 管理学院(110179)
- 研究(110090)
- 中国(82734)
- 京(69188)
- 科学(65727)
- 财(60085)
- 所(53975)
- 研究所(49398)
- 财经(48847)
- 中心(48642)
- 农(46457)
- 业大(45348)
- 经(44642)
- 北京(44128)
- 江(44038)
- 范(42079)
- 师范(41750)
- 经济学(41380)
- 院(40129)
- 经济学院(37317)
- 财经大学(36554)
- 农业(36376)
- 基金
- 项目(224012)
- 科学(177587)
- 研究(166477)
- 基金(164382)
- 家(142531)
- 国家(141388)
- 科学基金(122141)
- 社会(106460)
- 社会科(100977)
- 社会科学(100950)
- 基金项目(86945)
- 省(84808)
- 自然(78220)
- 自然科(76461)
- 自然科学(76443)
- 教育(75960)
- 自然科学基金(75090)
- 划(71871)
- 编号(67429)
- 资助(67331)
- 成果(54482)
- 部(50339)
- 重点(49640)
- 创(48420)
- 发(47488)
- 课题(45743)
- 创新(45264)
- 国家社会(44251)
- 教育部(43792)
- 人文(42562)
- 期刊
- 济(144368)
- 经济(144368)
- 研究(97921)
- 中国(59001)
- 管理(48604)
- 学报(47572)
- 科学(45607)
- 财(44494)
- 农(42038)
- 大学(36376)
- 教育(36134)
- 学学(34010)
- 农业(30038)
- 技术(27640)
- 融(26944)
- 金融(26944)
- 经济研究(24594)
- 财经(23549)
- 业经(22684)
- 经(20175)
- 问题(18599)
- 图书(17348)
- 贸(16710)
- 业(16452)
- 技术经济(16279)
- 科技(16175)
- 理论(15376)
- 国际(14985)
- 世界(14971)
- 现代(14417)
共检索到469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曼怡 石嘉琳
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新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既是命运共同体又是利益共同体。中国与东盟的互相投资、双边贸易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中国已连续四年荣登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宝座,东盟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2014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为4324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唐志武 王岩
自2000年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以来,双方全面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不断完善,尤其是《投资协议》的签署,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规模逐步扩大、领域逐步拓宽、投资增长迅速,但仍存在总体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应积极采取加强政府宏观引导、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调整投资领域等策略,促进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得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直接投资 问题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尤宏兵 黄鸶涵 温珺
政治风险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对的主要风险。本文选择政府稳定性、腐败和内部冲突三个维度刻画东盟国家特有的政治风险,并分别与市场寻求型、自然资源寻求型以及效率寻求型企业投资动机变量相乘加入引力模型,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分析政治风险对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敏感度最高,而自然资源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规避效应"只针对内部冲突一个维度,该类型投资对其他政治风险维度具有显著规避倾向;市场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敏感度弱于自然资源寻求型投
关键词:
政治风险 投资动机 引力模型 规避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玉兰 常弘 范馨月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也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重要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可供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中,东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经济体。由于东盟十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拥有量、科学技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蓉 连增 李超 刘洋
东盟国家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为了更好地研究汇率如何影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研究结论为:人民币升值会增加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大会阻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预期汇率升值不利于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选取了东盟国家2005—2014年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汇率水平、预期汇率因素与理论模型预测符号一致且显著,而汇率波动的影响与模型预测一致但并不显著。
关键词:
汇率因素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 跨国并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岩 王丽
本文运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的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别建立了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东盟国家的市场规模、资源禀赋、消费能力、基础设施状况和劳动力成本6个因素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6个显著性重要因素,汇率、规避贸易壁垒因素和政治稳定度也产生一定影响,通货膨胀率影响并不显著,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属于"市场导向型"和"资源寻求型",同时存在降低生产成本动机和规避贸易壁垒动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韦倩青 苏宣云
本文在分析中国和东盟直接投资流入变化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的直接投资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FDI流入有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则与FDI流入负相关。第二,在中国与东盟的直接投资效应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吸引外资的影响大于东盟;劳动力成本对东盟吸引外资的影响大于中国。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自贸区 直接投资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创伟 谭娜 何传添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文章使用引力方程及分位数模型,考察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异质性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平均而言,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盟国家当年的出口将会增加0.53%,进口将会增加0.62%。并且,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当贸易额相对较低时,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创造效应;但当贸易额相对较高时,贸易创造效应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源寻求型是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投资动机,东盟国家丰富的资源禀赋对中国直接投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未发现显著的效率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在考虑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加入滞后期、使用面板数据以及能源行业产出等因素后,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蓉 连增 李超 刘洋
东盟国家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为了更好地研究汇率如何影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研究结论为:人民币升值会增加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大会阻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预期汇率升值不利于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选取了东盟国家2005—2014年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汇率水平、预期汇率因素与理论模型预测符号一致且显著,而汇率波动的影响与模型预测一致但并不显著。
关键词:
汇率因素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 跨国并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洪庆 朱荣林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同时1984-1997年的回归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贡献率大于对出口的贡献率,而1997-2003年的回归结果却表明外资对出口的贡献率反而超过了对进口的贡献率。总的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直接投资 贸易 东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晓亮 马宇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开创了一个向世界全面开放的经济合作新格局。东盟作为我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受惠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效应,双方的经济合作日趋紧密,叠加RCEP协定的正式实施,中国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规模和层级进一步提升,为中国-东盟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也不得不面对东盟国家复杂的政治环境、营商环境、法律环境,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充分了解东盟国家的国内制度,及时调整我国对东盟的投资政策,探讨实施本土化战略,建立国家经济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才能确保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饶华 朱延福
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7个低劳动力成本国家OFDI的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的OFDI是否存在效率寻求。结果表明,中国的OFDI具备明显的效率寻求的特征,东道国低劳动力工资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中国的OFDI技术输出型动机明显。东道国资源禀赋和市场规模也对中国的OFDI产生显著作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对中国的OFDI影响不显著,中国的OFDI仍处于效率寻求的初始阶段。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劳动力价格 效率寻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继宏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如期建成。在CAFTA的背景下,东盟市场进一步向中国企业开放,投资壁垒逐渐消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投资东盟视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步骤。然而,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投资环境相对复杂,中国企业加强对东盟的直接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聂清华
作为"走出去"战略核心内容之一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几年来呈现出投资加速、规模不断增长、投资方式不断创新、投资区域覆盖面广泛等特征,但同时也反映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区域结构发展失衡、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面临较多国际政治风险等问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国在推动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还需要从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区域配置、着力提升跨国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来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从而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纪凤 宣昌勇
东盟是我国重要的投资与贸易伙伴,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居于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枢纽地位。然而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层次上都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因此,打造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升级版"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环节。该文从分析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问题入手,探讨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升级版"的内涵与方向,最后提出打造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升级版"的路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盟 对外直接投资 升级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