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8)
- 2023(13465)
- 2022(11098)
- 2021(10369)
- 2020(8381)
- 2019(18924)
- 2018(18456)
- 2017(34756)
- 2016(18271)
- 2015(20305)
- 2014(19766)
- 2013(19338)
- 2012(18189)
- 2011(16763)
- 2010(17170)
- 2009(16306)
- 2008(15912)
- 2007(14268)
- 2006(13096)
- 2005(12007)
- 学科
- 济(95255)
- 经济(95182)
- 管理(55484)
- 业(50864)
- 企(41328)
- 企业(41328)
- 方法(32027)
- 数学(28029)
- 数学方法(27762)
- 中国(27621)
- 农(22712)
- 地方(21716)
- 业经(19067)
- 财(18747)
- 贸(18572)
- 贸易(18559)
- 易(18079)
- 制(17195)
- 学(15827)
- 技术(15735)
- 银(15370)
- 银行(15362)
- 行(14979)
- 融(14733)
- 金融(14732)
- 农业(14704)
- 地方经济(14318)
- 策(13814)
- 环境(13543)
- 体(12056)
- 机构
- 学院(265853)
- 大学(264107)
- 济(130546)
- 经济(128300)
- 管理(100496)
- 研究(97741)
- 理学(85250)
- 理学院(84353)
- 管理学(83253)
- 管理学院(82722)
- 中国(76586)
- 财(58200)
- 京(55086)
- 科学(52115)
- 所(47939)
- 财经(45478)
- 中心(43248)
- 研究所(42863)
- 经济学(42272)
- 经(41384)
- 江(39537)
- 经济学院(37742)
- 北京(35669)
- 农(35039)
- 院(34832)
- 范(34574)
- 师范(34376)
- 财经大学(33561)
- 州(31317)
- 业大(30908)
- 基金
- 项目(166822)
- 科学(134472)
- 研究(128543)
- 基金(123521)
- 家(105654)
- 国家(104816)
- 科学基金(90691)
- 社会(86900)
- 社会科(82567)
- 社会科学(82551)
- 基金项目(62897)
- 省(62547)
- 教育(58386)
- 自然(53609)
- 自然科(52414)
- 自然科学(52402)
- 划(52345)
- 自然科学基金(51501)
- 资助(50747)
- 编号(50514)
- 成果(42081)
- 部(38621)
- 发(38261)
- 重点(37691)
- 国家社会(37211)
- 创(36900)
- 课题(36070)
- 创新(34789)
- 教育部(34243)
- 人文(33321)
- 期刊
- 济(153491)
- 经济(153491)
- 研究(90836)
- 中国(54558)
- 财(42726)
- 管理(41536)
- 科学(33764)
- 农(33290)
- 学报(31268)
- 融(30063)
- 金融(30063)
- 教育(28355)
- 经济研究(27051)
- 大学(25210)
- 财经(23925)
- 学学(23610)
- 技术(23595)
- 农业(22700)
- 业经(22660)
- 经(20945)
- 问题(19517)
- 贸(18720)
- 国际(17124)
- 世界(16485)
- 技术经济(15506)
- 统计(13383)
- 策(12572)
- 业(12556)
- 现代(12451)
- 商业(12162)
共检索到421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磊 张朝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它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进入减速期,而且还伴随着经济的转型和结构的优化升级。文章对"新常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新常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一个由初级到优化,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并持续演进的过程。文章将"新常态"划分为两个阶段:"新常态I"阶段为2014-2017年在"三期叠加"的特征下完成去产能、去泡沫、去杠杆任务;"新常态II"阶段为2017-2020年继续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文章研究重点是在"新常态I"阶段下,根据"新常态"的内涵从经济增速、结构调整、增长动力机制以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转型 宏观调控 宏观经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自2010年10月我国政府公布从全面反危机的扩张政策退出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形成了一系列新特点,被称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发生了新变化,具体表现为新起点、新机遇、新条件、新挑战四个方面。但同时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出现"滞涨"的可能性增大,较长时间内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下行"双重风险并存的局面。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组合宏观经济政策,并进一步探讨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反向组合中的政策力度。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须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方位部署改革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7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而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已经结束了2002-2016年间的完整波谷—波谷经济周期。2018年,中国经济应该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反周期需求管理的扩张操作,进一步促进经济复苏而实现总体经济景气的正常化,努力回复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重新启动中国经济的快速赶超进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世锦 谢伏瞻 张军扩 张小济 谢扬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和基本估价 199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呈现出一些重要特点。第一,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继续取得明显成效,物价水平回落至低位,但基础尚不稳固。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从2月份起呈回落之势,与上年同期相比,6月份降至5.9%,上半年平均为7.1%。物价回落首先是由于近两年涨幅最大的食品价格回落,影响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广
对"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趋势怎么看?我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还要调整,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很大。传统的宏观调控(如刺激投资)可能不会产生大的效果。现在我们开始从改革入手,结构性改革就是目前的思路。经济调整主要在房地产、工业、投资,还有下行的空间。我认为,经济增长在2017~2018年会稍微有所回升。我们搞预测分析时,能否预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范剑平
通过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主要亮点的分析,以及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阐述,结合今年宏观调控将会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看出今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延续过去4年以来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并对“十一五”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形势 调控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面临周期性与趋势性放缓叠加的局面,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短期、中期、长期层面予以积极应对。短期:要将货币政策的定位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并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的赤字率,以降低负向产出缺口;中期:注重对消费需求的拉动和全面减税,从需求和供给两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长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动力。
关键词:
增速放缓 宏观经济政策 短中长期组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放慢和经济结构面临调整两个方面。随着经济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当前新的重大挑战。我国需要以"降低结构失衡,提高要素效率"为核心目标,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优化中长期供给能力,在新的增长模式中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但总体经济景气开始转折下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保持其政策取向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建立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性质的需求管理政策目标,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转型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适度扩张性操作,形成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一致政策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遵循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均衡原则 ,并且其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应该是相互包容和内在一致的 ,短期的反周期需求管理在长期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下实现。中国经济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长期组合应该是平衡财政预算、稳定货币供应与均衡汇率机制。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政策规则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5年中国经济向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方向稳定发展,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2006年乃至“十一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保持其中性政策取向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在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的需求管理最终政策目标指导下,建立价格、工资与汇率动态调整一致的政策目标体系,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以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我国在2002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适当强化稳健货币政策的扩张倾向。2002年我国GDP预计增长7.86%以上,将明显高于2001年,总体经济景气能够在2003年承续2002年扩张趋势,从而实现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的转换。随着顺应经济全球化而加入WTO,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将从二元经济结构转向三元经济结构。在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支持下和均衡化的经济政策维护下,我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相对快速增长。“十五”计划时期与“十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实际GDP年均增长速度有可能接近8%。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中国经济景气在2003年继续其2002年以来的扩张倾向,全年GDP增长率将接近9%,并且将在2004年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21世纪上半叶,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历史趋势,核心通货膨胀率将处于较低水平。在当前经济扩张的初级阶段,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建立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需求管理政策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增加就业、保持结构平衡和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多重政策目标。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