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4)
- 2023(15048)
- 2022(12281)
- 2021(11448)
- 2020(9352)
- 2019(20780)
- 2018(20498)
- 2017(38820)
- 2016(20684)
- 2015(22735)
- 2014(21723)
- 2013(21301)
- 2012(19321)
- 2011(17743)
- 2010(17753)
- 2009(16965)
- 2008(16441)
- 2007(14730)
- 2006(13191)
- 2005(11805)
- 学科
- 济(85001)
- 经济(84892)
- 业(65713)
- 管理(60494)
- 农(50494)
- 企(43670)
- 企业(43670)
- 农业(33538)
- 方法(29345)
- 中国(27648)
- 数学(25772)
- 业经(25580)
- 数学方法(25535)
- 制(22790)
- 财(21934)
- 贸(17627)
- 贸易(17614)
- 易(17300)
- 技术(16841)
- 体(16180)
- 地方(15665)
- 银(15550)
- 银行(15536)
- 行(15034)
- 发(14302)
- 融(13921)
- 金融(13918)
- 学(13539)
- 策(13034)
- 环境(12893)
- 机构
- 学院(284023)
- 大学(279723)
- 济(129377)
- 经济(127160)
- 管理(109632)
- 研究(99730)
- 理学(94193)
- 理学院(93237)
- 管理学(91993)
- 管理学院(91438)
- 中国(80102)
- 农(59244)
- 财(58713)
- 京(57942)
- 科学(54946)
- 所(48220)
- 中心(46133)
- 财经(45287)
- 农业(44912)
- 研究所(43166)
- 业大(42809)
- 江(42385)
- 经(41377)
- 经济学(40287)
- 北京(36156)
- 经济学院(36114)
- 范(35694)
- 师范(35428)
- 院(35258)
- 财经大学(33224)
- 基金
- 项目(188680)
- 科学(151414)
- 研究(145182)
- 基金(139388)
- 家(120531)
- 国家(119452)
- 科学基金(103005)
- 社会(97705)
- 社会科(92463)
- 社会科学(92444)
- 基金项目(72895)
- 省(72432)
- 教育(64406)
- 自然(61068)
- 划(59947)
- 自然科(59676)
- 自然科学(59662)
- 编号(58684)
- 自然科学基金(58622)
- 资助(54416)
- 成果(47735)
- 部(43494)
- 发(42421)
- 重点(42315)
- 制(42289)
- 国家社会(42284)
- 创(41956)
- 课题(40042)
- 创新(39505)
- 教育部(37801)
- 期刊
- 济(150289)
- 经济(150289)
- 研究(88067)
- 中国(64191)
- 农(63490)
- 财(44563)
- 农业(43099)
- 科学(39859)
- 学报(39511)
- 管理(39232)
- 大学(32119)
- 融(31810)
- 金融(31810)
- 学学(30518)
- 业经(29276)
- 教育(28384)
- 经济研究(23386)
- 技术(23345)
- 财经(22796)
- 业(21392)
- 问题(20486)
- 经(19735)
- 世界(17472)
- 贸(15895)
- 农村(15530)
- 村(15530)
- 农业经济(15283)
- 版(14931)
- 技术经济(14098)
- 经济问题(13836)
共检索到439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甜 张隽钊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综合质量的提高以及生存、发展、健康、文化娱乐等多层次和多样化需求的满足。文章提出,政府应该完全承担农村纯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利用民间资本为农民提供公共程度较低的准公共产品;建立农民参与的公共品供给决策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合理安排公共品中政府与市场、"公"与"私"的提供比例,以期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新常态 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军 蒋琳琦
一、导言 农村农作制度由集体化向家庭承包经营的转变,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刺激了粮食生产的巨大增长,与此同时,农作制度这一巨变显然又打破了原先制度结构的均衡状态。在长期的集体化农作制度下,农村政治、经济和有关社区生活的各项制度都获得了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这些制度都已基本定型,与农作制度一起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形成了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晓斌 夏厚俊 胡振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是个连续过程,变迁中引发的问题及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源于依赖于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从制度环境的变迁入手,对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实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强制性变迁。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孔凡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领域不断扩大,国家财政支农强度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得到较大完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以农民需求为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燕凌
本文概括分析了中国古代、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特征。古代农村公共品供给成本基本上由农民承担,民国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处于乡村自理状态。新中国建国初期政府采取以劳动力替代资本的方式保证农村公共品基本供给;改革以来至税费改革之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承继人民公社制度基本架构,但缺乏人民公社体制的强制性能力,未能适应农民主体利益诉求;税费改革后政府增加了农村公共品供给,而提高供给效率成为制度改进的关健。
关键词:
农村 公共品 供给 制度 变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道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必须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构建公开、透明和民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的适度分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晓冲 孙太清
近年来我国以农业发展缓慢、农民负担沉重、农村社会问题突出为主要表象的“三农”问题,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农村公共品供给不力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从公共财政学的角度科学地安排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进行农村财政制度创新。
关键词:
公共品 供给 财政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亮
围绕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考察了供给制度的运行效果,指出了供需悖论现象的存在;(2)从供给责任主体、供给方式、资金筹集机制、需求沟通机制等四个层面分析了供给制度的现实困境;(3)运用公共经济学、政治学等理论针对性的提出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 需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杰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及农村居民在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不同行为和作用,认为中央政府需要进行包括财政体制、政绩评价制度、村民自治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才能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问题。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供给 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江龙
我国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是人民公社时期供给体制的延续。由于制度安排的缺陷,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总体水平不足、结构失调等问题。本文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从制度变革的角度,阐释了"城乡统筹、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思路。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供给制度 路径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丽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基础条件的。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城乡“二元”经济原因造成的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和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这两大困境直接制约着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入手,以转型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现状为线索,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及形成的原因,并进而推论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思路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求分析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张军
一、中国的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成效与问题 一套新的制度取代旧的制度,可界定为制度变迁。由此可将新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的时限大体界定在1978年。在此之前的公共品供给制度是典型的政府选择;在此之后,中国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秀生 杨刚强
农村公共品是区别于农民私人产品,用于满足农村社会的公共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或服务。它既包括中央政府提供的覆盖农村地区的全国性公共品,也包括地方政府和农村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