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9)
- 2023(15192)
- 2022(12840)
- 2021(11800)
- 2020(9791)
- 2019(21923)
- 2018(21842)
- 2017(41836)
- 2016(22376)
- 2015(24813)
- 2014(24481)
- 2013(24032)
- 2012(21773)
- 2011(19852)
- 2010(19931)
- 2009(18532)
- 2008(17390)
- 2007(15250)
- 2006(13499)
- 2005(11658)
- 学科
- 济(105751)
- 经济(105658)
- 管理(67519)
- 业(60919)
- 企(52041)
- 企业(52041)
- 方法(40238)
- 数学(34519)
- 数学方法(34153)
- 中国(25455)
- 地方(24594)
- 农(23221)
- 业经(23017)
- 财(21117)
- 学(20896)
- 技术(17921)
- 制(16630)
- 理论(15757)
- 农业(15671)
- 贸(15630)
- 贸易(15617)
- 环境(15289)
- 地方经济(15090)
- 和(15085)
- 易(15047)
- 银(14030)
- 银行(13993)
- 融(13695)
- 金融(13693)
- 行(13402)
- 机构
- 学院(312913)
- 大学(312474)
- 济(132289)
- 经济(129555)
- 管理(125103)
- 理学(108303)
- 理学院(107142)
- 研究(105747)
- 管理学(105379)
- 管理学院(104809)
- 中国(77485)
- 京(65555)
- 科学(63659)
- 财(57956)
- 所(51857)
- 研究所(47176)
- 中心(46843)
- 财经(46189)
- 江(45088)
- 农(44327)
- 业大(43623)
- 经(41873)
- 范(41426)
- 北京(41398)
- 师范(41107)
- 经济学(40304)
- 院(38726)
- 州(36801)
- 经济学院(35970)
- 农业(34275)
- 基金
- 项目(213525)
- 科学(168788)
- 研究(159675)
- 基金(154231)
- 家(132956)
- 国家(131846)
- 科学基金(114250)
- 社会(102025)
- 社会科(96687)
- 社会科学(96662)
- 省(84038)
- 基金项目(81720)
- 教育(72464)
- 自然(72159)
- 自然科(70466)
- 自然科学(70452)
- 划(69582)
- 自然科学基金(69174)
- 编号(65302)
- 资助(62298)
- 成果(52540)
- 重点(47355)
- 发(46709)
- 部(46328)
- 创(46213)
- 课题(44759)
- 创新(43156)
- 国家社会(41862)
- 项目编号(40637)
- 教育部(40347)
- 期刊
- 济(150733)
- 经济(150733)
- 研究(96117)
- 中国(58707)
- 管理(48214)
- 学报(44977)
- 财(43109)
- 科学(42890)
- 农(40571)
- 教育(35587)
- 大学(34332)
- 学学(32278)
- 技术(28539)
- 农业(28348)
- 融(25986)
- 金融(25986)
- 经济研究(25524)
- 业经(24171)
- 财经(22675)
- 经(19499)
- 问题(18532)
- 技术经济(17003)
- 图书(16446)
- 科技(15679)
- 理论(15243)
- 商业(14610)
- 现代(14540)
- 业(14283)
- 实践(13754)
- 践(13754)
共检索到461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志民
本文梳理分析了东莞近年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举措和相应成效,并构建一个经济转型升级绩效评价体系,对珠三角、长三角各城市的转型升级综合绩效进行比较评估。研究认为,东莞通过建立一个市场主导和政府有为有效结合、国际国内创新要素有效聚集、民间创新创业活力有效激发的发展模式,有力推进了经济持续发展升级,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借鉴。
关键词: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绩效评价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朝晖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资源供给的日益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我国传统产业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以大量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后发国家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双重挤压下,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经济新常态下,应明确我国传统产业升级的原则,通过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创新、清洁生产与再制造、产业组织调整与产业集群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升级等途径以及采取相关政策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朝晖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资源供给的日益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我国传统产业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以大量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后发国家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双重挤压下,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经济新常态下,应明确我国传统产业升级的原则,通过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创新、清洁生产与再制造、产业组织调整与产业集群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升级等途径以及采取相关政策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清华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演化经济的视角,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可表示为"基础条件→创新→选择→产业转型升级"。对此,需要采取质量型发展对策以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转型 机理 障碍 选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洋 纪玉山
"中国模式"和经济"新常态"作为近年来出现在理论界和公众视野的热点词汇,前者承载着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经验总结;后者是决策层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分析和研判。"中国模式"在引领中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其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是导致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推动"中国模式"的转型升级以使其妥善应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是关系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在"新常态"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议题。而转变经济改革的驱动机制、具体方式与策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经济政策,是推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模式"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文军
将新常态引入可持续的健康经济增长轨道,是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光学 栾淳钰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变化是经济增速放缓与产业结构调整并存,这也是新常态的显著特征。文章基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从产能过剩现象突出、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区域结构不协调、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五个方面对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论述。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文章给出优化产业总体结构,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优化产业技术结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促进各类企业共同发展;优化产业区域结构,顺利实现产业转移;优化产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毅夫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等发达国家进入低增长、高失业率、金融市场高风险的新常态。我国的新常态则是从2014年开始,表现为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转型。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由于人均GDP相比发达国家仍然较低、产业升级潜力巨大,仍有十年到十五年保持8%增长的潜力。要使潜在增长变成现实,政府应该要用好政策,适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为民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支持。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 新结构经济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文启湘 文晖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消费作为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依托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应当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此,迫切需要推进消费转型升级,实现消费创新发展。文章提出了推进消费转型升级的"6个命题":一是密切关注和积极研究消费变化;二是着力发展和提高消费力;三是扩大和加强文化消费;四是大力发展服务消费;五是加快零售业转型创新;六是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创新消费方式。
关键词:
消费转型 文化消费 服务消费 零售业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明贵
经济新常态具有宏观、微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三个层面的含义,解读、适应和应对经济新常态是当前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取向的出发点。市场变化非连续性和企业成长连续性的矛盾,导致市场低速化和企业成熟化并存,转型升级战略取向的根本性变革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对经济新常态,企业不仅要实施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等经营策略,而且要聚焦于企业战略导向、经营机能和管理系统等方面,通过营造新的市场感知力、价值创造力和组织控制力等来应对已经逼近的严峻经营局面。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彪
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因此提高生产率才是政府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目标和依据。无论是空间上的"腾笼换鸟",还是加大研发投入比例,或者调整产业结构,都不能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标志和政策导向。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持续的下行压力,本质上是因为生产率的持续下降与要素成本上升的共同作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措施,是要启动国家层面的、新一轮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这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重塑的利器,是产业升级的一把金钥匙,也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宗民
2015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以下简称《规划》),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百色市被确定为这一国家战略的核心区域。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这是百色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本文运用百色经济与税收关联数据,分析了影响百色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并结合《规划》和百色实际,提出加快百色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建议,以期加快百色振兴发展。一、百色经济和税源结构现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彩霞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都是国家非常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新常态,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资源型城市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在"新常态"背景之下所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辩证的看待"新常态"所带来的转型新机遇,选择适合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