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8)
2023(12216)
2022(10061)
2021(9308)
2020(7693)
2019(16878)
2018(16632)
2017(30309)
2016(16434)
2015(18353)
2014(17953)
2013(16978)
2012(15195)
2011(13797)
2010(14249)
2009(13497)
2008(12357)
2007(11363)
2006(9994)
2005(8951)
作者
(45760)
(37526)
(37495)
(35497)
(23652)
(17962)
(17051)
(14368)
(14310)
(13714)
(12729)
(12672)
(12110)
(11824)
(11687)
(11666)
(11187)
(11026)
(10893)
(10726)
(9477)
(9087)
(8985)
(8639)
(8489)
(8484)
(8366)
(8205)
(7743)
(7603)
学科
(49897)
经济(49826)
管理(48423)
(45003)
(39158)
企业(39158)
(26720)
金融(26712)
(24691)
银行(24661)
(23917)
中国(23498)
(17735)
(16559)
(16204)
方法(16148)
业经(14688)
技术(14440)
(13687)
地方(13295)
理论(13091)
数学(12675)
数学方法(12434)
(11769)
财务(11723)
财务管理(11696)
(11500)
中国金融(11168)
企业财务(11058)
农业(10842)
机构
学院(215140)
大学(211167)
(79552)
经济(77476)
管理(75194)
研究(74383)
中国(63371)
理学(62572)
理学院(61867)
管理学(60557)
管理学院(60152)
(46017)
科学(45511)
(41175)
(37933)
中心(36230)
(35977)
(35516)
研究所(34117)
业大(31414)
财经(31225)
(30006)
师范(29656)
北京(29470)
(29189)
(28514)
(28072)
农业(27519)
技术(27056)
(24418)
基金
项目(139225)
科学(107554)
研究(106347)
基金(95520)
(83956)
国家(83187)
科学基金(69719)
社会(63910)
社会科(60443)
社会科学(60430)
(57991)
教育(49300)
基金项目(49263)
(47752)
编号(45391)
自然(43226)
自然科(42191)
自然科学(42177)
自然科学基金(41395)
资助(38338)
成果(38182)
课题(33220)
重点(32337)
(32081)
(31106)
创新(30082)
(28399)
项目编号(28101)
(27866)
(27738)
期刊
(95023)
经济(95023)
研究(67367)
中国(51289)
(35856)
金融(35856)
学报(35110)
教育(34686)
(34006)
(33627)
科学(30640)
管理(29831)
大学(27077)
学学(25061)
农业(21611)
技术(20196)
业经(18079)
经济研究(15072)
财经(14925)
(12915)
图书(12391)
科技(11822)
问题(11364)
(11311)
职业(11249)
(11083)
论坛(11083)
(10777)
林业(10427)
财会(10143)
共检索到347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鹏  
关于次贷危机的成因,尽管有许多种解释,但本文认为,其根源也往往隐藏在实体经济中。有鉴于此,本文从宏观政策及实体经济层面出发,在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深入探讨本轮金融危机触发及放大机制的根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屹东  彭志文  
通常所谓"布雷顿森林体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以国际协定所确立的法定国际货币制度,其主要特征是"双挂钩"的金汇兑本位制,即美元同黄金挂钩、其它主要货币同美元挂钩。广义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则是指二战以来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宗建亮  熊豪  张准  
二战后的1950-1973年间,世界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在此期间,国际经济组织的成立和功能的加强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使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高于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带动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回顾研究这一时期的世界经济,有利于加深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及重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思考的认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生峰  
布雷顿森林体系自成立时起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1991年又掀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讨论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为此组织了讨论会。本文试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地位作一分析,以资对今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有所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红英  郭子睿  
2014年10月,中国政府和20个其他亚洲国家签订了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合作备忘录。亚投行的成立受到热烈的响应,截至2015年3月,已经有46个国家递交了他们的成员国申请,其中不仅有亚太重要国家,也有英、德、法等西方大国。美国前财政部部长萨默斯评论道:这个月会被铭记,因为美国失去了全球经济体制领导者角色。那么亚投行的成立是否意味着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否代表着中国的全面胜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棋  
论文在回顾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主要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现存体系的核心缺陷,并对已经进入改革日程的一些议题上存在的分歧意见进行了分析。论文认为,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差异,短期内在核心内容的改革上将难以取得突破,但是在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改革领域,将有可能取得进展。20国集团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推动是令人鼓舞的信息,中国将为推动改革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华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充分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严重缺陷,但金融参与者力量的变革却是导致危机的罪魁。进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金融参与者的构成及其能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利用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市场资源再开发,加快了社会资源从非金融领域流向金融市场的进程,他们凭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维的庇护,演绎了极端短期主义和投机的盛行。因此,建议国家间要加强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国际经济与金融合作的多边框架,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才能体现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白晓燕  
Dooley等人用"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BWⅡ)框架解释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并预测这种模式未来还将持续,该学说在国际经济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在对相关理论争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考察了2005年以来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最新变化对BWⅡ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汇率体制变化、美元的持续贬值、2007年部分国家初现端倪的储备多元化趋势等增强了BWⅡ的不稳定性,单一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很难持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管涛  赵玉超  高铮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指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面临诸多两难甚至多难的选择,任何选择都并非完美无缺,未来将是一个多种选择并存的、竞争性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对中国来说,需要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完善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妥善解决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人民币"走出去"等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马修·奥克森福德  申劭婧  
美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现代货币政策时期开始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该体系是在二战后创立的,目的是在维护汇率稳定的同时控制通胀,这将通过金本位制度来实现。在这一体系前,14种欧洲货币都可与和黄金挂钩的美元直接兑换。同时,为了鼓励稳定的汇率,欧洲国家的外汇储备主要为美元,它可以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迈克尔·杜利  戴维·福尔克茨-兰多  彼得·加伯  许平祥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03年一系列的文章中我们提出,全球货币体系由中国和东亚国家所采取的出口驱动型增长战略所支撑,这一体系有可能会持续十年或更长时间。即使在中国的劳动力最终被全球工业经济完全吸收,并继而加入中心国家行列之后,该体系通过重新纳入其他国家,如印度来承担当前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从而得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庭煜  
金融力量的新平衡: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银行业国际化周庭煜50多年前,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与联盟国家货币金融会议"亦即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这次会议创立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个重要的世界性组织,奠定了战后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贵平  蒋惠惠  
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即以资产为本位的泛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心国家美国和外围亚洲国家形成了双赢的局面。该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美国能够承受更大规模的经常项目赤字,并由此获得了更为灵活的政策操作空间。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是其雄厚的金融和经济实力的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