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0)
2023(7950)
2022(6909)
2021(6261)
2020(5558)
2019(12793)
2018(12580)
2017(24550)
2016(13301)
2015(15121)
2014(14815)
2013(14724)
2012(13816)
2011(12502)
2010(12611)
2009(11975)
2008(12333)
2007(11444)
2006(9731)
2005(8648)
作者
(38304)
(32316)
(32224)
(30594)
(20381)
(15488)
(14788)
(12552)
(11791)
(11335)
(10841)
(10721)
(10171)
(10140)
(10124)
(10042)
(9968)
(9583)
(9330)
(9299)
(7966)
(7947)
(7852)
(7351)
(7340)
(7276)
(7251)
(7051)
(6534)
(6438)
学科
(58358)
经济(58317)
(42590)
管理(42564)
(35769)
企业(35769)
方法(27629)
数学(24391)
数学方法(24191)
(15728)
(15380)
中国(14864)
技术(13936)
地方(12233)
业经(11936)
(11322)
(10990)
贸易(10986)
(10912)
(10642)
农业(10184)
(10052)
技术管理(10032)
财务(10032)
财务管理(10004)
(9709)
银行(9685)
(9488)
金融(9486)
企业财务(9483)
机构
大学(193915)
学院(192950)
(83108)
经济(81462)
管理(75789)
理学(65284)
理学院(64598)
管理学(63601)
研究(63374)
管理学院(63218)
中国(48722)
(39863)
科学(38239)
(37926)
(32443)
(32084)
财经(30161)
中心(29719)
(29399)
研究所(29117)
业大(28407)
(27209)
经济学(26274)
农业(25621)
北京(24995)
(24455)
师范(24229)
经济学院(23880)
(23348)
(22363)
基金
项目(126027)
科学(99382)
研究(92597)
基金(91166)
(78774)
国家(78136)
科学基金(67105)
社会(59689)
社会科(56546)
社会科学(56528)
(50270)
基金项目(48523)
教育(42385)
自然(42199)
(41837)
自然科(41250)
自然科学(41237)
自然科学基金(40504)
编号(37230)
资助(36684)
成果(30375)
(29085)
重点(28414)
(28021)
(27828)
创新(27418)
课题(25712)
国家社会(24687)
科研(24232)
教育部(24147)
期刊
(88879)
经济(88879)
研究(55570)
中国(37298)
(30675)
学报(29235)
(28849)
管理(27120)
科学(26925)
大学(21970)
学学(20610)
教育(19036)
农业(19032)
(18241)
金融(18241)
技术(17480)
财经(15250)
经济研究(14693)
业经(14510)
(13105)
问题(12043)
技术经济(11398)
(11111)
科技(10014)
(9853)
商业(9670)
统计(9564)
理论(9400)
(9385)
(9340)
共检索到283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东  王述芬  
为避免全球金融危机重演,来自27个经济体的央行及监管机构负责人于2010年9月12日在瑞士达成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它代表着全球资本标准的根本性加强,在现有规约的基础之上,不仅上调了针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比例要求,新增了资本缓冲要求,而且配合以流动性约束,给予充分的过渡时间。其目的在于确保银行经营的健全性,进而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主要对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及其六大亮点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该协议对全球经济及银行业的深远影响,最后对我国银行业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腾  
本文从介绍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本立足点和信用卡业务的实质入手,阐述了该协议视角下的信用卡业务经营与风险特性,对信用卡业务率先推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风险计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只要按照集约化经营要求,实现信用卡风险的集中处理和全过程控制,在大数法则的前提下将风险作为一种经营资源加以运用,实现收益对风险损失的覆盖,就完全有可能让信用卡业务先行一步,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推行新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经验、打好基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卢大伟  
历时6年修订于今年6月获G10央行行长会议通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业最重要的竞争规则之一,借鉴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风险类别——操作风险,在当前大多数银行尚处于构建操作风险防范机制的起步之际,文章对落实风险防范的程序设置、风险量化以及构建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的遵循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参考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建  
中国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中国银行业按世界规则走,逐步必然地要遵循国际银行经营管理的统一规则,接受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准绳的国际银行的监管原则、标准和方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V·李莱达  王淼  
由于新资本协议中的技术和方法对银行造成一定的实施难度,发展中国家必须循序渐进、协调推进各项实施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毅  杨才然  张春煜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不仅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先进的资本计量方法,更蕴含着深层次的公司治理问题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业资本监管及风险管理的准则,代表了未来银行业风险管理和资本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慧敏  丁新伟  
2003年4月29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风险资产的定义和计量方法做了重大改进,对此要认真研究,努力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巴曙松  
从监管理念角度考察,在2001年的新资本框架中,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的作用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市场约束与1988年版的最低资本金约束、以及外部监管一起,共同成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的三大支柱之一。应当说,市场约束机制正式成为新资本协议框架的支柱之一,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研究重大进展情况在银行监管领域的具体体现。在新的资本框架中,巴塞尔委员会对于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宏  陈及  
银行信贷业务中,负债水平是信用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条件违约概率(ConditionalPD)是授信后的违约概率,是对信用风险更准确的测量,应该使用在资本需求计算中。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II)尚没有明确规定在资本需求计算中是否使用条件违约概率;这给银行创造了"评级套利"的可能性,即使用债务人较低的现有状态下的PD代替较高的授信后的条件PD来计算监管资本需求。评级的动态特征对风险管理、资产质量监控以及准备金计算等方面也造成影响。为此,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改进监管准确性为目的,本文运用两种构建条件违约概率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此提出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鲍静海  苏立光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我国银行将最早于2010年底实施新资本协议,其中信用风险实行内部评级法(IRB)。IRB法更多的要求银行自己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德胜  姚伟峰  冯宗宪  
巴塞尔协议的阶段性成果既是一定时期内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代表着银行业监管原则的发展趋势,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遵守的共同原则和国际银行监管框架与风险管理原则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标志。作者以2003年4月发表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原则为分析框架,考察巴塞尔协议的演化动因和路径,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国际银行业的不同影响和反应,并针对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小东  
经济资本,即一家金融机构已经持有的或是必须持有的资金,目的在于防范头寸价值减少或者商业损失等风险,从而保护存款者和一般债权人不受损失。考虑到银行业以经营风险为己任的特性,基于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风险计量模型的经济资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忠阳  
本文对最近出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进行评论。首先,简要回顾了巴塞尔资本协议作为风险的国际协议从1988年至2004年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新协议的基本目标、实现机制和主要特点,指出风险的国际协议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最后,分析了新协议对我国的影响,指出在给我国带来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借鉴的同时,这部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风险国际协议也给我国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包括拒绝新协议所导致的国家声誉风险,金融服务贸易技术壁垒风险,对经济和金融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以及在借鉴新协议过程中的学习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课题组  钱毅  杨才然  曹歌  檀叙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不仅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先进的资本计量方法,更蕴含着丰富的公司治理原则和要求,包括:董事会应以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制定战略规划,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积极参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商业银行应采取与审慎风险承担有效结合的薪酬激励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战略规划、董事会运作、沟通协调机制、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和金融监管七个方面评估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与新资本协议之间的差距,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探索了全面落实新资本协议有关公司治理的路径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