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4)
2023(11481)
2022(9742)
2021(8951)
2020(7983)
2019(18037)
2018(17882)
2017(34902)
2016(18758)
2015(21193)
2014(20511)
2013(20319)
2012(18628)
2011(16680)
2010(17106)
2009(16209)
2008(16335)
2007(14615)
2006(12536)
2005(11182)
作者
(53554)
(44300)
(44257)
(41950)
(28891)
(21452)
(20155)
(17228)
(17054)
(16111)
(15380)
(15198)
(14367)
(14210)
(14058)
(13950)
(13487)
(13024)
(13012)
(12987)
(11225)
(11096)
(10944)
(10291)
(10088)
(10029)
(10009)
(9931)
(9010)
(8785)
学科
(79546)
经济(79460)
(60390)
管理(60020)
(50670)
企业(50670)
方法(42805)
数学(38537)
数学方法(37883)
(22789)
中国(21186)
(17501)
技术(16254)
(16004)
业经(15873)
(15608)
银行(15577)
(15397)
财务(15355)
财务管理(15314)
(14704)
企业财务(14596)
(14436)
(14394)
金融(14394)
(14340)
贸易(14327)
地方(14011)
(13916)
理论(13733)
机构
大学(265207)
学院(263002)
(108758)
经济(106633)
管理(104382)
理学(89708)
理学院(88835)
管理学(87011)
管理学院(86552)
研究(83692)
中国(69701)
(55203)
(54136)
科学(50227)
财经(42656)
(42041)
(41857)
中心(40163)
(39952)
(38772)
业大(38247)
研究所(37641)
北京(34941)
经济学(34393)
农业(33085)
(32097)
财经大学(32022)
经济学院(31114)
(30812)
(30589)
基金
项目(175886)
科学(139258)
基金(129576)
研究(125035)
(113479)
国家(112608)
科学基金(97590)
社会(80611)
社会科(76585)
社会科学(76562)
(68642)
基金项目(66955)
自然(64548)
自然科(63196)
自然科学(63179)
自然科学基金(62070)
教育(59162)
(57998)
资助(55865)
编号(48420)
重点(39940)
成果(39379)
(39363)
(38984)
创新(36673)
(36522)
课题(34567)
科研(34334)
教育部(34217)
国家社会(33688)
期刊
(111280)
经济(111280)
研究(78528)
中国(53622)
(43331)
学报(41205)
管理(40479)
科学(37176)
(35976)
(32035)
金融(32035)
大学(32010)
学学(30225)
教育(27153)
技术(24519)
农业(23929)
财经(21607)
经济研究(18977)
(18347)
业经(16629)
统计(15997)
(14918)
技术经济(14339)
(14198)
问题(14079)
决策(13038)
科技(12477)
(12424)
(12309)
理论(12159)
共检索到395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庆劼  
新巴塞尔协议与旧巴塞尔协议相比,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主要体现为在风险度量模型方面为银行提供了多种选择。巴塞尔协议的核心支柱是资本充足率要求,而风险度量模型正是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基础。本文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与风险参数进行了实证模拟,对信用风险度量的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与高级内部评级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三种度量模型计算的加权风险资产,在数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越高级别的模型所测度的加权风险资产数值越低;在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央政府债权、企业和个人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对模型结果的差异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鲍静海  苏立光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我国银行将最早于2010年底实施新资本协议,其中信用风险实行内部评级法(IRB)。IRB法更多的要求银行自己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惠惠  马永波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本文主要对内部评级法的框架思想、风险要素以及信用风险衡量步骤进行了全面剖析,并且提出了我国国内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应该分三阶段逐步推进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展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其在组织管理架构、风险计量模型体系、风险缓释管理、内部评级应用、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为此,本文从组织架构、模型开发、系统建设、评级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就如何推进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在中小商业银行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涛  
本文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对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的要求,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面临的困难,并结合实际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评级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博  
历时6年修订于2004年6月获G10央行行长会议通过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业最重要的竞争规则之一。借鉴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资本协议框架更多地强调银行要建立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在当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尚处于构建信用风险防范机制的起步之际,通过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内部评级制度的要求和内部评级方法的主要内容的介绍,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制度的缺陷,对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途径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奋军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评估信用风险以提取资本准备,但内部评级法必须满足监管审查的要求。基于新资本协议的这一要求,从监管机构的角度出发,建立信用风险模型监管审查框架,讨论了银行建立内部信用风险模型时,为确保其合理性需要满足的条件与要求,从而为我国的监管机构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伟  
本文就新巴塞尔协议中操作风险高级衡量法(AMA)中的内部衡量法(IMA)的基本框架进行初步讨论,以便于商业银行对加强风险内控有所裨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青  
小企业贷款以其经营成本高和风险难以度量而阻碍了银行对其的经营。《巴塞尔协议Ⅱ》中对小企业贷款最低监管资本的特殊规定降低了银行经营此项业务的资本负担,减少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内部评级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还可能进一步降低银行的操作成本,提高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使银行的小企业贷款数量增加,并为小企业贷款二级市场的开发与建设奠定基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巴曙松  高英  
国际银行业资本监管改革《巴塞尔Ⅲ:后危机改革的最终方案》中对信用风险标准法的改革,对全球乃至我国银行业监管标准、资本计量与资本管理、业务运营管理等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回顾巴塞尔Ⅲ信用风险标准法监管改革背景、思路,以及对《最终方案》信用风险标准法监管准则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剖析了巴塞尔Ⅲ信用风险标准法监管改革对全球及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与应对举措。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斌  张颖雪  
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开始,对信用风险的管理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目前,对内部评级法中信用风险核算变量违约率(PD)的核算的研究更为深入,模型发展更为成熟,基于违约模型的内部评级法日趋成熟,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日益凸显。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主要测算变量违约率(PD)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从违约模型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内部评级法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钟伟  沈闻一  
中国银行业缺乏严格的操作风险管理是造成银行体系积累巨额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如何对操作风险进行量化管理已日益紧迫。本文侧重讨论新巴塞尔操作风险的损失分布法 (LDA)框架 ,并对其目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简要总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艳琴  仝自力  
目前国内外对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的分析方法缺乏系统性、预见性和前瞻性,模型设计中存在前提假设与现实不一致、数据和参数的选定误差风险等问题。建立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应该以系统性、配套性和更新优化等原则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注重模型假设理论一致性、变量现实性和参数的可观测性等以降低模型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颖  王丹丹  
我国大型银行已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治理架构、制度体系、计量模型、数据管理和IT支持体系、应用体系,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已经相对成熟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实施的国际进展内部评级法监管框架发展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简称巴Ⅱ)最终定稿,巴Ⅱ提升了资本的风险敏感性,从单一支柱转向三大支柱,从信用风险监管转向全面风险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