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6)
2023(9192)
2022(7765)
2021(7176)
2020(5999)
2019(13234)
2018(13125)
2017(26026)
2016(13414)
2015(15074)
2014(14556)
2013(14244)
2012(12945)
2011(11680)
2010(11865)
2009(11660)
2008(11559)
2007(10525)
2006(9618)
2005(8863)
作者
(36556)
(30156)
(29612)
(28384)
(18857)
(14154)
(13671)
(11390)
(11293)
(10727)
(10062)
(9974)
(9445)
(9339)
(9290)
(9084)
(8814)
(8781)
(8701)
(8625)
(7507)
(7267)
(7045)
(6864)
(6776)
(6715)
(6709)
(6700)
(5942)
(5679)
学科
(53384)
经济(53340)
管理(42931)
(40358)
(34103)
企业(34103)
方法(22650)
(21082)
银行(20937)
数学(20094)
数学方法(19936)
(19639)
(19297)
中国(18409)
(14669)
金融(14668)
(14281)
(13986)
技术(13619)
(12745)
贸易(12729)
(12418)
业经(11995)
(11523)
制度(11522)
业务(10411)
技术管理(10104)
(9429)
地方(9081)
银行制(9011)
机构
学院(188788)
大学(187732)
(84740)
经济(83013)
管理(74103)
理学(62151)
理学院(61598)
管理学(60832)
管理学院(60455)
研究(59739)
中国(55956)
(43770)
(38798)
财经(34072)
(30805)
科学(30497)
(28716)
(28640)
中心(28484)
经济学(27268)
财经大学(25431)
(25172)
北京(24945)
研究所(24937)
经济学院(24683)
银行(24100)
(24024)
(23916)
(22308)
(22276)
基金
项目(113633)
科学(90723)
研究(88332)
基金(83126)
(69763)
国家(69222)
科学基金(60597)
社会(58000)
社会科(55227)
社会科学(55214)
(43902)
基金项目(43038)
教育(40506)
(36363)
编号(36322)
自然(36158)
自然科(35380)
自然科学(35371)
自然科学基金(34737)
资助(33927)
成果(29788)
(26766)
(25758)
创新(25235)
(25180)
重点(25093)
课题(24919)
国家社会(24058)
(23333)
教育部(23066)
期刊
(96412)
经济(96412)
研究(65040)
中国(38541)
(37129)
金融(37129)
(32799)
管理(30480)
(22081)
科学(21490)
学报(20890)
教育(19326)
财经(17736)
业经(16826)
大学(16821)
经济研究(16685)
技术(16236)
学学(15750)
(15192)
农业(13472)
问题(12629)
(12463)
理论(11823)
国际(11663)
商业(10856)
实践(10600)
(10600)
技术经济(10044)
现代(9235)
(8816)
共检索到304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志宏   李志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燕玲  
自 1999年 6月首次征求意见稿面世以来 ,新巴塞尔协议已引起国际银行界的普遍关注。与1988年协议相比 ,新协议的内容更广泛、更复杂 ,这充分地反映了银行业的进步。毫无疑问 ,新协议的实施与推广也必将给银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在简要介绍新协议主要更新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它给我国银行业所带来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公民  刘镭  李志武  
入世在即,我国银行业将直接置身于国际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中。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务和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务的对比分析,尤其是通过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管理体制而形成的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系统分析,得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V·李莱达  王淼  
由于新资本协议中的技术和方法对银行造成一定的实施难度,发展中国家必须循序渐进、协调推进各项实施工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建红  
巴塞尔协议是80年代以来,加强国际金融统一监管的一个划时代文件,对各国银行业务的发展和银行监管具有深远影响,我国已表示准备根据巴塞尔协议的原则监管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使我国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居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必须对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其如何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等问题做深入研究,现在距离巴塞尔协议要求的在1992年度实现资本对风险资产比率达到8%的期限只有半年时间,这项研究工作显得更加迫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德胜  姚伟峰  冯宗宪  
巴塞尔协议的阶段性成果既是一定时期内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代表着银行业监管原则的发展趋势,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遵守的共同原则和国际银行监管框架与风险管理原则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标志。作者以2003年4月发表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原则为分析框架,考察巴塞尔协议的演化动因和路径,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国际银行业的不同影响和反应,并针对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钧  
巴塞尔协议是一个对全球银行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国际性银行监督管理合约,代表着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未来方向。我国已表示接受巴塞尔协议。这将促进我国银行业全面加强风险管理,推进监管的规范化、全程化,保证监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文章从研究新巴塞尔协议出发,探讨如何改革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德旭  
新巴塞尔协议代表着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方向和趋势 ,既是指导各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核心原则 ,也是评价各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和银行监管当局监管能力的国际性标准。本文在介绍新巴塞尔协议的银行风险监管框架的基础上 ,阐述了我国成立银监会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以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并强调指出我国成立银监会不是一种临时的制度安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巴曙松  张阿斌  朱元倩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支柱(市场约束)是对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和第二支柱(监督检查)的补充,目的是通过完善披露规则和安排相应制度,让市场参与者易于获取与银行适用性、资本、风险、风险评估程序和资本充足率等因素相关的重要信息,以强化市场约束效应。文章从市场约束理论出发,结合金融危机对银行监管的启示,运用纳入骆驼评级指标的改进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如何提高约束水平提出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正良  刘厚俊  
作为创新之一 ,新巴塞尔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了银行资本计量与监管的范围 ,并对其概念与计量标准作了界定 ,尽管我国暂时不采用 ,但向新巴塞尔协议的靠拢不可避免 ,新巴塞尔协议下的操作风险规则对我国银行业无疑将产生影响 ,按照国际规则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构建责权明晰的风险管理架构 ,完善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与信息库建设 ,推进高级风险计量模型开发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应该考虑的内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永强  王凤芹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已于2004年6月26日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这对我国银行业来说必然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包括风险管理理念、内控机制、资本充足水平、信息披露、风险管理文化乃至风险管理技术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建国  于立勇  
作为创新之一,新巴塞尔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了银行资本计量与监管的范围,并对其概念与计量标准作了界定。在深入分析操作风险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操作风险主要计量方法的内容及其适用性,并针对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从构建责权明晰的风险管理架构,推进高级风险计量模型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丽京  
一、巴塞尔协议的产生及其意义 1988年7月设立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所属的“银行业条例及监管委员会”,经过同美、英、法、德、日、意、加、比、荷、卢、瑞士、瑞典等12个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行长的商讨,正式公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这就是著名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订定资本和风险资产的比例和确立最低资本比率的办法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的目标。”另外,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
[期刊] 征信  [作者] 邓涵中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在不断深化,并逐渐成为我国央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金融监管法规的主要参考及监管变革的风向标。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好核心竞争力这个举足轻重的现实问题。对于银行来讲,要求能够拥有自身的经营特色,在同质化的行业背景下创造出差异化的产品,在纷杂的竞争中形成独具一格的"垄断优势",打破同质化的市场竞争格局,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专业化的创新型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