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6)
- 2023(16486)
- 2022(13888)
- 2021(13151)
- 2020(10957)
- 2019(25553)
- 2018(25941)
- 2017(48678)
- 2016(27184)
- 2015(30737)
- 2014(30864)
- 2013(29471)
- 2012(26540)
- 2011(23814)
- 2010(24157)
- 2009(22043)
- 2008(21486)
- 2007(18636)
- 2006(16511)
- 2005(14684)
- 学科
- 济(101787)
- 经济(101662)
- 管理(72645)
- 业(67597)
- 企(56648)
- 企业(56648)
- 方法(45673)
- 数学(39417)
- 数学方法(38638)
- 中国(29099)
- 农(28970)
- 业经(24477)
- 财(23980)
- 学(23267)
- 理论(21250)
- 制(20885)
- 地方(19985)
- 农业(18951)
- 贸(17384)
- 贸易(17376)
- 易(16822)
- 教育(16373)
- 和(16210)
- 体(15778)
- 银(15739)
- 银行(15687)
- 技术(15622)
- 融(15019)
- 金融(15015)
- 行(14983)
- 机构
- 学院(372227)
- 大学(372213)
- 管理(142896)
- 济(138592)
- 经济(135278)
- 研究(125432)
- 理学(123154)
- 理学院(121729)
- 管理学(118992)
- 管理学院(118332)
- 中国(91600)
- 京(80623)
- 科学(80189)
- 财(64385)
- 所(63692)
- 农(61293)
- 研究所(58237)
- 业大(56583)
- 江(56038)
- 中心(55471)
- 范(53346)
- 师范(52840)
- 北京(51048)
- 财经(50929)
- 农业(47793)
- 经(46201)
- 院(45797)
- 州(45355)
- 技术(43332)
- 师范大学(42442)
- 基金
- 项目(253324)
- 科学(197940)
- 研究(187009)
- 基金(179834)
- 家(157131)
- 国家(155782)
- 科学基金(133079)
- 社会(113418)
- 社会科(107179)
- 社会科学(107146)
- 省(100971)
- 基金项目(94834)
- 教育(89323)
- 自然(87377)
- 自然科(85370)
- 自然科学(85346)
- 划(85275)
- 自然科学基金(83743)
- 编号(78741)
- 资助(74661)
- 成果(64877)
- 重点(57519)
- 课题(55613)
- 部(54853)
- 发(53762)
- 创(52468)
- 创新(48843)
- 科研(48058)
- 项目编号(47861)
- 大学(47360)
- 期刊
- 济(156665)
- 经济(156665)
- 研究(110463)
- 中国(76133)
- 学报(60604)
- 教育(56949)
- 农(56784)
- 科学(55137)
- 管理(53330)
- 财(48123)
- 大学(46057)
- 学学(42647)
- 农业(39274)
- 技术(35887)
- 融(29907)
- 金融(29907)
- 业经(26691)
- 经济研究(24717)
- 财经(24032)
- 图书(21397)
- 经(20535)
- 业(20464)
- 问题(19852)
- 版(18105)
- 科技(18047)
- 技术经济(17210)
- 理论(17103)
- 现代(16465)
- 职业(16425)
- 资源(16105)
共检索到550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超阳 刘德胜 陈晓伟 孙悦
当今时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新的工业革命正在每天改变这个世界。新工科背景下,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培养,应该更加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对于当前培养方案的问题,如何结合地方高校实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无疑成为学院发展和专业进步的重大问题。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状,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思政、形成性考核、实践环节进行模块化设计,紧跟工程认证要求,助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学生发展提供最强力的保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廖宜涛 廖庆喜 宗望远 翟红 黄小毛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开展了科教融合、赛教结合的"新工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改革实践。通过在理论课教学中嵌入实践性微课及专业应用实施案例、实践训练课程融入专业工程问题、整合资源科教协同、课程内外联通、赛教结合等的改革措施,实现了理论实践知识融合,实践场地、指导教师与管理人员相对稳定化,实践载体多元化,常规性实训与竞争性比赛协调促进,学校—企业—社会等多元化联通的多层次、多阶段的系统性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该研究为"新工科"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与示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兴冲 柯昌平 王瑞红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基于“应用特色+服务地方”提出“卓越工程+红色工匠”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修订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程类+经济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类+数理统计类+职业技能”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探索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课程思政元素进课堂、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开拓校企合作新局面、建立“1+X”试点考核制度、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一流工程造价人才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
工程造价 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荣 马文忠
原有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不适应卓越计划的要求,为了培养卓越工程师,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介绍了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培养模式、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师资等方面改革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奎 成建生 高文忠 沈玲煜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在推进"双主体"模式办学中探索了"分层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课程、基地、资源建设等方面与西子奥的斯企业开展"学校-校企-企业"主体递进式分类合作,构建"基础-专项-综合"素质、技能递进式课程体系,推进"师资-基地-教学"合作递进式资源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强 姜莉 李雯 李荣 宋成举 付百学
新经济背景下,我国需要大量的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目前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脱节。基于新工科背景,构建了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新工科的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倩
美国普渡大学电气工程专业(EE)和电气工程技术专业(EET)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设置、企业实践等方面存在很多异同之处:EE重视学生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EET强调培养学生设计方案的实现能力及技术管理能力;在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方面差异较大,但都为专业学生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以供不同学生选择;在实践环节EE和EET都为学生提供了两类实习和实践项目。在我国技术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中,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充分重视实验课程,在实践中明确各方定位,搭建实践平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利敏 杨悦梅 劳佳锋
浙江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浙江智造。实现"浙江制造"转向"浙江智造",必须以高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急需面向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的高素质自动化技术技能人才。文章针对目前自动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精准、人才培养质量偏低、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教学方式有待创新及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的现状,提出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完善专综结合的培养体系、创新产教融合的合作机制、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建设合作共赢的实训基地、构建"1+X"育训协同体系。
关键词:
智能制造 自动化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照香 刘哲
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在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分阶段、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倩 李明 王军 李海港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研发了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实验平台,构建了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深化"新工科"建设。采用分层次培养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设计流程为依据,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表明,利用综合实验开展"新工科"建设,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
关键词:
新工科 自动化专业 综合实验 教学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洪起
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关系到学生的质量和发展。宁波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高职五年一贯制衔接提供了实践机会。人才培养应围绕区域经济定位,实行以专业理论体系和职业资格等级为标准的双轨模式,规划阶段目标和课程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查先进 杨海娟
大数据时代推动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学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参与态度和参与意愿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成功与失败。首先,设计了一项鼓励学生授课的教学环节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该项改革创新是本研究的考察对象。然后,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构建研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面向湖北省三所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搜集了270份有效样本数据。再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参与该改革创新的态度对参与该改革创新的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相对优势是影响学生参与态度的第一关键因子,匹配度是影响学生参与态度的第二关键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洪军明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而对国内监理企业的人才需求和高职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适应行业发展和建筑市场竞争需要的全新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工程监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志文 张帆 李光辉 王旭 段有艳 佟云峰 孙余一 周遐 黄玮 施卫华 陈铁牛 元娜 谢敏皓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职业院校适应社会发展和提炼办学特色的内在需要。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紧紧围绕电气自动化技术行业发展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企业利益和学校实际,与西门子(中国)公司、后藤电子(上海)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载体进行探索,逐步构建了"3C→E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阐述了对该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并对该模式的创新点和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穗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该倡议的提出,不仅能够促进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还能带动沿线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国际化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文章对"一带一路"进行简述,就"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旅游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