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8)
- 2023(7201)
- 2022(6178)
- 2021(5917)
- 2020(4914)
- 2019(11294)
- 2018(11395)
- 2017(20566)
- 2016(11480)
- 2015(13618)
- 2014(13705)
- 2013(13442)
- 2012(11582)
- 2011(10051)
- 2010(10222)
- 2009(9430)
- 2008(9500)
- 2007(8614)
- 2006(7575)
- 2005(6623)
- 学科
- 管理(44805)
- 济(38955)
- 经济(38927)
- 业(35787)
- 企(32761)
- 企业(32761)
- 方法(16552)
- 数学(13544)
- 数学方法(13186)
- 财(12045)
- 农(11531)
- 中国(11153)
- 业经(10853)
- 地方(10535)
- 理论(9313)
- 务(9178)
- 财务(9110)
- 财务管理(9082)
- 和(8760)
- 企业财务(8132)
- 制(7928)
- 学(7873)
- 销(7582)
- 供销(7574)
- 划(7517)
- 教学(7378)
- 农业(7285)
- 资源(7256)
- 环境(7188)
- 经营(7050)
- 机构
- 学院(154179)
- 大学(148764)
- 管理(63272)
- 理学(52041)
- 理学院(51426)
- 管理学(50461)
- 管理学院(50139)
- 济(49989)
- 经济(48305)
- 研究(45965)
- 中国(37641)
- 京(34186)
- 科学(31140)
- 江(25490)
- 财(24875)
- 所(23287)
- 中心(23007)
- 范(22712)
- 师范(22542)
- 农(22084)
- 业大(21809)
- 北京(21636)
- 州(21257)
- 研究所(21095)
- 技术(20279)
- 财经(18401)
- 师范大学(17794)
- 院(17451)
- 农业(17187)
- 职业(16866)
- 基金
- 项目(100630)
- 科学(77150)
- 研究(76087)
- 基金(67353)
- 家(57763)
- 国家(57205)
- 科学基金(49692)
- 社会(43334)
- 省(43024)
- 社会科(40978)
- 社会科学(40960)
- 教育(35996)
- 基金项目(35807)
- 划(34751)
- 编号(33803)
- 自然(33333)
- 自然科(32381)
- 自然科学(32370)
- 自然科学基金(31692)
- 资助(28088)
- 成果(26428)
- 课题(23850)
- 重点(22217)
- 发(21760)
- 项目编号(20224)
- 创(20204)
- 部(20178)
- 年(20056)
- 科研(18865)
- 创新(18857)
共检索到239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磊
针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构建了生成性资源利用评价模型,并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课程生成性资源优化策略,以期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教学水平及培养质量。
关键词:
新工科 生成性资源 应用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书芳 王艳 王艳
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分析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应该采用理实一体化、实战课堂、虚拟仿真教学、以赛促学等教学改革,以实际企业案例背景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石礼娟 谢新港 熊航
教育部提出新工科战略规划,为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同时对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学为本"的理念基于知识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科学基础。以"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以学为本"理念的实施不能仅仅依赖于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对授课模式进行变革,更需要在授课环境的设置、教学目标的确定、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逻辑的设计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改革,从而保障"以学为本"理念得以有效实施,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未来不确定的变革挑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穆锐 刘元雪 姚未来
“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生除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外,提升其科研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陆军勤务学院在长期探索和近30年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以“先进教育理念”和“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构建了研究生课程体系“一体三维”的理论框架,基于该理论框架,对本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平台、教材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介绍了取得的实践成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龚霞 冯建新
课程思政背景下,在专业课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将BOPPPS教学模式与专业课交叉融合,以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课程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为社会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新工科人才。
关键词:
新工科 BOPPPS 课程思政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薇 眭文娟 肖延高
【目的/意义】面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高校教育,要求提升“新工科”人才人文软实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深度融合,致力打造混合式“金课”,是高校实施“新工科”教育改革的载体和具体路径。【设计/方法】以知识产权管理通识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实践为例,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创新和突破。【结论/发现】教学实践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满意度、教师的教学体验和社会溢出效应都十分明显。这些经验可以为“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润一
<正>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使得产品经销出现了短链化和平台化特征,这为诸多行业产品销售带来了成本和市场优势。但电子商务在拓展销售渠道的同时,红利递减、供需双方信息不匹配、消费者购物体验不佳等短板也逐渐显现。在上述背景下,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线上线下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业态出现,并对物流和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小泾
物联网是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新工具,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物联网作为新工具的用途,能进行有效的物流信息采集和记录,实现物流全过程实时监控和供应链透明管理,降低供应链成本,实施智能化供应链管理,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均能起到优化作用。
关键词:
物联网 物流 供应链 效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玉岚 彭齐驭
为了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结构设计与实践课程进行了更好的改进与完善。该课程通过软件数值模拟分析与实际制作意粉桥模型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理论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该课程还深化了软件数值模拟教学,不但锻炼了学生结构分析能力,还提高了自主创新和结构优化设计的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盛国军 张晓莉 高明晶
基于“数字化立体课堂”建设理念,对“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优化,以“物流的主要环节与分类”教学内容为例,阐述了“数字化立体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通过研究,着力提升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供给、思政育人全程融入、高阶性和挑战度。
关键词:
数字化立体课堂 课程改革 物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婉婷
新文科和课程思政是高校培养未来复合型人才的新思维和新方式。文章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围绕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首先,探讨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供应链管理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并以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的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最后系统提出新文科背景下供应链管理思政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新文科 供应链管理 课程思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强 姜莉 李雯 李荣 宋成举 付百学
新经济背景下,我国需要大量的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目前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脱节。基于新工科背景,构建了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新工科的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倪伟传 李佳 王凤 刘少江 许志明 万智萍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引领了新的工业革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Fab Lab实验平台可以看作很好的借鉴。从具体建设到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Fab Lab实验平台可作为众创空间的一种形式,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先进创客教育理念的实施场地,起到有效的人才培养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蓉 沈维蕾
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OBE教育理念和翻转课堂相结合,提出融合CDIO-OBE和翻转课堂的校本"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新方案,符合"新工科"培养具备多学科交叉能力、批判性思维、具备国际竞争力和终生学习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设施设计和物流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教学实践表明,所提出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可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韩冰
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应用型本科《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性研究,进而为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性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