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9)
- 2023(10249)
- 2022(8422)
- 2021(7933)
- 2020(6222)
- 2019(13678)
- 2018(13814)
- 2017(24306)
- 2016(13045)
- 2015(14348)
- 2014(13845)
- 2013(12891)
- 2012(11525)
- 2011(10222)
- 2010(10536)
- 2009(9647)
- 2008(9278)
- 2007(8740)
- 2006(7667)
- 2005(6437)
- 学科
- 管理(42143)
- 济(38980)
- 经济(38937)
- 业(38147)
- 企(33813)
- 企业(33813)
- 技术(16078)
- 中国(15094)
- 农(14075)
- 业经(12956)
- 技术管理(11729)
- 财(11427)
- 方法(11383)
- 理论(11364)
- 地方(10344)
- 制(9770)
- 教育(9318)
- 农业(9260)
- 教学(9203)
- 银(8292)
- 银行(8283)
- 数学(8254)
- 学(8189)
- 行(7917)
- 数学方法(7805)
- 和(7740)
- 贸(7539)
- 贸易(7527)
- 融(7332)
- 金融(7330)
- 机构
- 学院(165738)
- 大学(159519)
- 管理(61775)
- 济(57962)
- 经济(56301)
- 理学(51401)
- 研究(51018)
- 理学院(50839)
- 管理学(49807)
- 管理学院(49478)
- 中国(40489)
- 京(33789)
- 科学(30373)
- 财(29291)
- 江(29021)
- 中心(25129)
- 范(24828)
- 师范(24602)
- 所(23826)
- 州(23738)
- 技术(22902)
- 财经(21666)
- 农(21246)
- 北京(21237)
- 研究所(20861)
- 职业(20855)
- 业大(20675)
- 院(19631)
- 经(19376)
- 师范大学(18908)
- 基金
- 项目(105171)
- 研究(86480)
- 科学(82925)
- 基金(70513)
- 家(59592)
- 国家(58944)
- 社会(52041)
- 科学基金(51760)
- 社会科(49015)
- 社会科学(49007)
- 省(45769)
- 教育(41923)
- 编号(38838)
- 基金项目(36959)
- 划(36474)
- 成果(32179)
- 自然(30631)
- 自然科(29916)
- 自然科学(29911)
- 自然科学基金(29366)
- 创(28387)
- 课题(28212)
- 资助(26075)
- 创新(25330)
- 年(24879)
- 重点(23916)
- 项目编号(23811)
- 发(23554)
- 规划(21933)
- 性(21628)
共检索到268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平 杨启贵
数学创新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对于"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地建设应着眼于学校基本情况、发展战略和自身特色,注重提炼理念、明确目标、丰富建设内容、体现核心价值,以及强化训练能力建设等。通过机制创新,激发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合力打造以数学化与计算思维为特色的创新实践基地。
关键词:
新工科 创新实践基地 数学化 计算思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樊英杰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物质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基础性学科,而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的多寡以及实验设备的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物理学的兴趣。文章论述了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的现状,以及进行自主开发的意义、原则和模式。
关键词:
物理学 演示与探索实验 自主开发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薇 眭文娟 肖延高
【目的/意义】面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高校教育,要求提升“新工科”人才人文软实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深度融合,致力打造混合式“金课”,是高校实施“新工科”教育改革的载体和具体路径。【设计/方法】以知识产权管理通识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实践为例,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创新和突破。【结论/发现】教学实践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满意度、教师的教学体验和社会溢出效应都十分明显。这些经验可以为“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田景芝 荆涛 郑永杰 王波 杜晓昕
"双创"实验室是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新工科"背景下"双创"实验室建设与探索,对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分别从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应用拓展、实验室的智能信息化建设、面向通识教育的实验体系改革。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和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专业认证等五个关键点对高校化学专业"双创"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田荣燕 严李强 刘宁波
以"理论力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例,分析现阶段西藏高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改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提出适应新工科发展的普适性教学发展模式,用以明确新工科建设过程中课程教学环节的新变化。
关键词:
新工科 理论力学 教学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林菲 龚晓君 马虹
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在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通过聚集课内外、校内外、海内外、线上线下的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国际交流、在线课程的协同培养,构建了开放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开拓了学生的就业前景,为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新工科 软件工程 创新实践体系 五个课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蔓 赵云龙 栾晓娜 尚勇
针对传统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最新研究实践以及工程训练教学改革需求,探索了新工科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并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该模式以实践产品群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载体,融合传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块,新增新工科实践教学内容,重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项目群驱动知识、能力、实践和创新有机结合,为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新工科人才提供支撑。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新工科 实践项目 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浪城 杜青平 邱伟青 严贤妹
结合中国"新工科"建设的背景,研究新形势下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科学解决方案。广东工业大学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本"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提倡学生"自主管理"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新模式,突出实践育人;探索并实践教育体系"层次化"、教育内容"模块化"、教育队伍"专业化"以及教育模式"一体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
新工科 实验室安全 教育改革 实践研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宇雷 佘明
从"新工科"的背景出发,以高校人才培养实际要求为导向,在认真总结归纳国内高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新工科"背景给高校带来的新趋势、新要求,从而提出高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新工科”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志立
立足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围绕新时代特征、新产业诉求与新工科特色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内在逻辑,系统研判新工科的发展脉络、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新工科与新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和互利共赢发展的具体路径:一是树立"大工程"和"大工科"理念,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二是制定战略性和前瞻性规划,助力新产业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三是坚持世界性和本土化原则,助力中国产业走向世界;四是强化前沿性和实用性思维,助力产业强国建设步伐。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小明 刘宝 姜飞 孟兆刚 蒋仁福
该文依托实验教学中心,结合学科特色,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构建了模块化科技创新工作体系,组建了充满活力的指导教师队伍和层次分明的学生科技创新队伍,塑造了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文化,建立了较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保障体系和高效的创新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实践证明,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软环境建设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
新工科 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软环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兴冲
培养新时代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一流造价工程师,需要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此,以《计算机辅助工程造价》为例,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日常课程教学,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互相渗透的教学体系,充分融入思政元素,旨在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努力让每位工科毕业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工程科技人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兴冲 柯昌平 王瑞红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基于“应用特色+服务地方”提出“卓越工程+红色工匠”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修订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程类+经济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类+数理统计类+职业技能”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探索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课程思政元素进课堂、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开拓校企合作新局面、建立“1+X”试点考核制度、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一流工程造价人才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
工程造价 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艳辉 任伟建 康朝海 姜寅令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控制原理作为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顺应新时代需求,推动创新改革。文章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系统探索在新工科背景下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基于"金课"标准融合工程实际的教学改革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
关键词:
新工科 自动控制原理 金课 课程改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丁连涛 吴彤 刘思含 杨洋 刘鹏 王云艺 曲晓海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劳动精神,在新工科背景下培育卓越工程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类仪器设备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提高其利用率、挖掘最大可用价值,是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索更加贴合基层教学单位的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路径,该文以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为例,从微、小、中、大型仪器设备的角度出发,通过课内改革打造共享空间、课外扩展建设共享平台,以及发挥社会服务协同作用的方法,解决教学类仪器设备利用率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强化仪器设备管理、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新工科 实践教学 仪器设备 利用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