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0)
2023(7474)
2022(6114)
2021(6044)
2020(4769)
2019(11279)
2018(11570)
2017(20660)
2016(11881)
2015(13541)
2014(13847)
2013(12853)
2012(11500)
2011(10236)
2010(10759)
2009(9358)
2008(9221)
2007(8503)
2006(7292)
2005(6558)
作者
(31593)
(25995)
(25884)
(24822)
(16633)
(12573)
(11963)
(10141)
(9933)
(9732)
(9103)
(8660)
(8539)
(8303)
(8065)
(8028)
(7912)
(7786)
(7731)
(7450)
(6630)
(6504)
(6354)
(6200)
(6094)
(5944)
(5905)
(5849)
(5394)
(5182)
学科
(39023)
经济(38986)
管理(28927)
(25520)
(21322)
企业(21322)
方法(18731)
数学(16427)
数学方法(15858)
理论(12529)
(11944)
中国(11816)
教学(11482)
教育(9699)
业经(9156)
(8228)
(7908)
农业(7613)
学法(7595)
教学法(7595)
(7242)
(7065)
贸易(7056)
地方(6961)
(6853)
学理(6423)
学理论(6423)
技术(6243)
(6218)
(5962)
机构
学院(154258)
大学(149597)
管理(55457)
(50566)
经济(48956)
研究(46842)
理学(46357)
理学院(45820)
管理学(44423)
管理学院(44141)
中国(35854)
(32738)
科学(29479)
(26290)
(24319)
(23768)
师范(23540)
技术(23375)
(23297)
(22367)
中心(22293)
业大(21753)
(21640)
北京(21011)
职业(20853)
研究所(20761)
财经(18585)
师范大学(18204)
(17834)
农业(17112)
基金
项目(97328)
研究(76790)
科学(74358)
基金(63735)
(54492)
国家(53959)
科学基金(46177)
社会(42394)
(42049)
教育(40667)
社会科(39881)
社会科学(39871)
编号(35886)
(34376)
基金项目(32591)
自然(29685)
成果(29462)
自然科(29002)
自然科学(28997)
自然科学基金(28410)
资助(27777)
课题(26507)
(23068)
重点(22602)
项目编号(21209)
(20675)
(20610)
(20123)
规划(19599)
大学(19307)
期刊
(62672)
经济(62672)
研究(45129)
中国(39019)
教育(36975)
管理(22072)
学报(21749)
(21345)
技术(20705)
(20276)
科学(19233)
大学(17378)
学学(15339)
农业(14711)
职业(13265)
(12269)
金融(12269)
业经(11847)
图书(11543)
经济研究(9155)
技术教育(8783)
职业技术(8783)
职业技术教育(8783)
财经(8457)
(8453)
论坛(8453)
统计(8356)
书馆(8281)
图书馆(8281)
(8157)
共检索到241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兴冲  柯昌平  王瑞红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基于“应用特色+服务地方”提出“卓越工程+红色工匠”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修订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程类+经济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类+数理统计类+职业技能”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探索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课程思政元素进课堂、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开拓校企合作新局面、建立“1+X”试点考核制度、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一流工程造价人才提供参考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超阳  刘德胜  陈晓伟  孙悦  
当今时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新的工业革命正在每天改变这个世界。新工科背景下,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培养,应该更加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对于当前培养方案的问题,如何结合地方高校实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无疑成为学院发展和专业进步的重大问题。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状,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思政、形成性考核、实践环节进行模块化设计,紧跟工程认证要求,助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学生发展提供最强力的保证。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蔓  赵云龙  栾晓娜  尚勇  
针对传统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最新研究实践以及工程训练教学改革需求,探索了新工科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并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该模式以实践产品群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载体,融合传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块,新增新工科实践教学内容,重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项目群驱动知识、能力、实践和创新有机结合,为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新工科人才提供支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环宇   杨柯华   丁志坤   刘泳奇   喻博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分析信息化与智能化背景下工程造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构建“兴趣小组深度讨论、双创案例学习、过程性指导”三位一体的工程造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实践工程造价新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法,提出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与智能化”教育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力争在“新工科”的国家战略需求下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对同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瑛  何辉  
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实践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阐释、介绍"工学融合工作室"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定位、组织构架、运行机制;分析"工学融合工作室"实现校企资源充分整合、实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现产教真正互促融合等创新点。以期把"工学融合工作室"打造成工程造价能力训练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和校企创新平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宜松  
根据造价员岗位能力标准和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按照本专业的特点,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为指导,探索出"过程导向、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依据"识图—工艺—计量—计价"这一主线重构工程造价学习领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存贵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由以往的注重实践应用和侧重实际操作转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特色、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工科人才。实现学科交叉融合越来越成为高等工程院校人才培养的一大发展趋势。新工科院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需要树立以工程能力为核心的跨学科培养理念,建立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开设广泛覆盖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企业学院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秀琴  李焰  袁成清  张彦  
新工科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案。基于对新工科内涵的分析,分别从培养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团队建设、实践教学、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新工科理念下高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通过构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制定满足国家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模式,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创新实践教育,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等措施,实现满足新工科要求的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孔繁森  
在吉林大学实践了工业工程专业的2种不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一种叫市场驱动模式,另一种则称为大学精神导向模式。前者,课程教学主要以团队形式的大作业为主,而后者采用本硕连读的模式。结果表明,前者在满足社会对工业工程师的需求来说是成功的。后者,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筱云  
文章论述了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为契机,紧密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探索以"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CDIO工程教学模式构建"1C+5P"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完成学生到企业员工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侯雷平  邢国明  马金虎  高俊杰  李梅兰  巩磊  
针对山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进行了园艺专业模块式教学以及"2+1+1"校所(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宗利  马孝义  蔡焕杰  辛全才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水危机的日益加剧,农业水土工程学科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与此同时,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在发生着变革。在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发展历史,学校的整体定位基础上,对近几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师资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促进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更好发展,为我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农业水土工程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舒灵智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旋律,也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校企共赢"发展的必要手段。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及复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结合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实践,创建了"平台+双站"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促进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推动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升了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学院的办学质量。产教融合已成为"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的助推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华尔天  计伟荣  吴向明  
加入《华盛顿协议》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认证标准的构建,实现了我国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在所有该协议正式成员之间的互认。浙江工业大学将《华盛顿协议》所倡导的基于学生学习结果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其实践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可为地方高校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推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兴冲  
培养新时代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一流造价工程师,需要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此,以《计算机辅助工程造价》为例,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日常课程教学,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互相渗透的教学体系,充分融入思政元素,旨在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努力让每位工科毕业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工程科技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