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2)
- 2023(9485)
- 2022(8093)
- 2021(7763)
- 2020(6234)
- 2019(14341)
- 2018(13911)
- 2017(25933)
- 2016(15049)
- 2015(16759)
- 2014(16539)
- 2013(15544)
- 2012(14617)
- 2011(13279)
- 2010(13929)
- 2009(12386)
- 2008(12316)
- 2007(11436)
- 2006(10281)
- 2005(9460)
- 学科
- 济(51657)
- 经济(51606)
- 管理(39191)
- 业(37474)
- 企(31496)
- 企业(31496)
- 方法(18707)
- 中国(16606)
- 农(16180)
- 财(15519)
- 数学(15487)
- 数学方法(15128)
- 地方(13249)
- 学(13019)
- 业经(12681)
- 制(12185)
- 策(12004)
- 贸(11122)
- 贸易(11110)
- 理论(11071)
- 易(10800)
- 农业(10377)
- 教育(9955)
- 银(9269)
- 银行(9245)
- 行(8928)
- 教学(8626)
- 技术(8538)
- 划(8491)
- 税(8445)
- 机构
- 学院(207183)
- 大学(202434)
- 济(79638)
- 经济(77750)
- 研究(75040)
- 管理(72639)
- 理学(62110)
- 理学院(61203)
- 管理学(59814)
- 管理学院(59401)
- 中国(55091)
- 科学(46341)
- 京(43780)
- 财(40040)
- 所(38433)
- 研究所(34941)
- 江(34214)
- 中心(33260)
- 农(33134)
- 范(32299)
- 师范(32008)
- 财经(30427)
- 业大(28084)
- 院(27929)
- 北京(27850)
- 经(27578)
- 州(26786)
- 农业(25848)
- 师范大学(25518)
- 技术(25462)
- 基金
- 项目(133424)
- 科学(105782)
- 研究(102415)
- 基金(93809)
- 家(81684)
- 国家(80942)
- 科学基金(68531)
- 社会(61526)
- 社会科(58202)
- 社会科学(58186)
- 省(54008)
- 教育(50872)
- 基金项目(48579)
- 划(46279)
- 自然(43905)
- 编号(43573)
- 自然科(42869)
- 自然科学(42855)
- 自然科学基金(42094)
- 资助(38585)
- 成果(37329)
- 课题(33249)
- 重点(31966)
- 发(30141)
- 部(29642)
- 创(27960)
- 年(27392)
- 性(26982)
- 项目编号(25903)
- 大学(25901)
共检索到320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学习力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基础和关键能力。学习力结构要素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结构特征的调查分析可知: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力整体呈现正向趋异态势,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学习动力以外在压力为主,但内在动力相对不足;课堂学习投入度较高,但课外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不强;具备一定学习能力,但自主合作学习意识比较欠缺;学习力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学习力整体特征。据此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的提升策略:涵养家国情怀的价值观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建立职业生涯与学业导师制,提升学习品质与专业归属感;重构充满"获得感"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深度有效学习;创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权;打造智慧学习生态,实现学生自适应学习与成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冠中 谭平 王骏飞
当前,在“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质量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际技术能力为基础,以当前产业所需为导向,创设相应的教学课程与培养计划,以此达到人才培养与产业所需的高度契合,保障“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高校 应用型 本科 人才培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锋 王振友 金朝永 高学军 张丽丽 肖存涛 方慧
在新工科背景下,依托教改项目、借助学校的扶持政策进行数学教学改革。传统的"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教学模式,创新改进为"雨课堂+微视频+网络作业+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新教学模式。试点结果表明,该模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外学习自主性,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关键词:
新工科 大班授课 小班辅导 雨课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林胜男 邹海燕 张欢
实验教学平台是地方高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需求,深入剖析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针对硬件建设落后、平台有效利用率较低、人员管理机制待完善等问题,提出服务地方、产学结合的实验平台建设定位;立足学校特色,打造高水平实验平台;加大投入,建立实验平台保障机制。这些措施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提供了有效路径。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高校 实验平台 建设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先亮
文章论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新工科的必要性,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塑师资队伍体系以适应新工科建设需要的途径:立足专业学科现状,改革创新专业教师引进标准;瞄准产业和技术变革,储备调整师资队伍布局;构建目标导向机制,强化教师参与新工科建设的内生动力;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增强教师适应新产业发展的工程实践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形成推动新工科建设需要的师资考核激励机制等,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新工科建设需要来建设师资队伍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工科 应用型本科院校 师资队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如军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能有效应对应用转型的教师社会服务文化尚未成熟。为达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构建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时示的教师社会服务的价值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通过设立教师社会服务文化培育基金,组织教师社会服务价值的讲解与研讨,在制度中渗透教师社会服务的规定,以及赋予成功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教师崇高地位和学校部分资源分配的权利等方式,不断推动教师社会服务文化的变革和创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凤梅 白皓然
在新工科融合程度逐步升高的背景下,基于时代境遇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地方农业高校——青岛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专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列尝试性教学改革探索,阐释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农业电气化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优化了交叉融合课程架构,提出了"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了"在线课堂、理实一体、项目实践、以赛促教"教学方法,将专业课、实验实践课、创新竞赛内容有机融合,在开放协同视角下构建了"理论—实践—竞赛"实践培养路径,为实现精细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地方农业院校新工科教育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工科 农业电气化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洪兵 陈强 陈立万 王立
从社会新工科发展、地方高校新专业应用转型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供给侧改革角度,主要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围绕"高工程素质、强实践能力、学科知识交叉和创新驱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物联网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性要素作为切入点,从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校企合作新内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队伍建设新举措和多元阶段交替实践教学体系等进行构建,实现"五位一体"的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物联网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体现新工科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特色,确立新工科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独特路径和建设内涵,构筑新体系新技术新平台相融合的新培养模式。
关键词:
新工科 物联网工程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尤振来 刘应宗
文章在明确了地方产业集群内外部联系对集群升级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只有在基于内部联系的牵引力和基于外部联系的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顺利升级的论点,并给出了基于内外部联系紧密程度不同的地方产业集群分类方法,在借鉴动态能力分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动态能力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分析框架以及相应的升级策略。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地方产业集群 升级 动态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于庆梅 毛镠
针对MOOCs背景下"数据结构"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根据地方院校学生特点及"数据结构"实践教学特点,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情境创设、微视频与PTA开放平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是对进一步开展MOOCs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和SPOCs实践教学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数据结构 实践教学 建构主义 MOOCs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倪伟传 李佳 王凤 刘少江 许志明 万智萍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引领了新的工业革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Fab Lab实验平台可以看作很好的借鉴。从具体建设到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Fab Lab实验平台可作为众创空间的一种形式,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先进创客教育理念的实施场地,起到有效的人才培养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宁晓静
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已成必然趋势。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针对教师发展的培训机制不成熟,教师自主发展和合作发展的意识淡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薄弱,现存的评价体系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应该建立教师发展中心,立足校本培训,建设教师学习型组织,构建教师合作文化,树立职场学习的理念,开展校本行动研究,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完善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艳林 王文
在分析高等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的基础上,对地方理工科院校本科教育的本质特征和质量内涵进行分析与论述,认为地方理工科院校本科教育应构建以应用性为主体、地方性为主位、行业性为主导、实践性为主载的"四位一体"的教育。提出了地方理工科院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策略,即:以需求为主导,以互动为纽带,着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为核心,着力开发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以教师为关键,以实践为重点,着力打造理论与实践"融合型"师资队伍;以能力为取向,以多样为原则,着力构建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玉岚 彭齐驭
为了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结构设计与实践课程进行了更好的改进与完善。该课程通过软件数值模拟分析与实际制作意粉桥模型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理论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该课程还深化了软件数值模拟教学,不但锻炼了学生结构分析能力,还提高了自主创新和结构优化设计的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亚金
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继而跨入后大众化阶段是一个普遍趋势。目前,我国开始呈现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一些特征。在后大众化阶段,我国地方高校将面临生源竞争更加激烈、高等教育系统分层逐渐形成以及资源竞争的马太效应等挑战。以一所地方高校为个案,研究发现:后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应努力提高专业教育质量,落实应用性人才培养;开展错位竞争,努力增强地区服务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关键词:
后大众化 地方高校 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