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1)
- 2023(9443)
- 2022(7793)
- 2021(7303)
- 2020(6006)
- 2019(13548)
- 2018(13832)
- 2017(25616)
- 2016(13858)
- 2015(15779)
- 2014(15502)
- 2013(14596)
- 2012(12838)
- 2011(11467)
- 2010(11830)
- 2009(10911)
- 2008(10585)
- 2007(9615)
- 2006(8329)
- 2005(7216)
- 学科
- 济(51283)
- 经济(51242)
- 管理(38453)
- 业(32506)
- 企(27661)
- 企业(27661)
- 方法(22371)
- 数学(19362)
- 数学方法(18800)
- 中国(15263)
- 农(15122)
- 业经(12475)
- 地方(12164)
- 理论(11600)
- 财(11418)
- 农业(9641)
- 贸(9595)
- 贸易(9587)
- 制(9403)
- 学(9384)
- 易(9273)
- 教学(8840)
- 教育(8452)
- 和(8409)
- 环境(8030)
- 银(7853)
- 银行(7848)
- 技术(7534)
- 行(7473)
- 融(7201)
- 机构
- 学院(182552)
- 大学(176342)
- 管理(68259)
- 济(64996)
- 经济(63237)
- 理学(57899)
- 理学院(57302)
- 管理学(55738)
- 管理学院(55427)
- 研究(54712)
- 中国(43096)
- 京(37429)
- 科学(33967)
- 财(31341)
- 江(29428)
- 中心(26527)
- 所(26476)
- 范(25668)
- 师范(25431)
- 农(24917)
- 业大(24858)
- 州(24408)
- 财经(23976)
- 技术(23880)
- 北京(23462)
- 研究所(23457)
- 经(21534)
- 职业(20956)
- 院(20805)
- 师范大学(19651)
- 基金
- 项目(118002)
- 科学(92004)
- 研究(91406)
- 基金(80837)
- 家(68974)
- 国家(68385)
- 科学基金(59450)
- 社会(54670)
- 社会科(51622)
- 社会科学(51611)
- 省(49699)
- 教育(44782)
- 基金项目(41679)
- 编号(40936)
- 划(40324)
- 自然(37741)
- 自然科(36857)
- 自然科学(36852)
- 自然科学基金(36104)
- 资助(33762)
- 成果(33163)
- 课题(29287)
- 重点(26854)
- 发(25840)
- 年(25333)
- 创(25109)
- 项目编号(24810)
- 部(24240)
- 创新(23345)
- 规划(22641)
共检索到279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志海 韩文钰 王成龙 逯振国 徐伟
首先结合对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现有研究,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问题提出实践教学课程优化的思路,重点表明要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互嵌和校企合作的优势,强调工程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掌握新技术、高校建设优势新学科提供优质平台和必要条件,最后在实践课程设计和实践基地建设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持续性的实施计划。
关键词:
新工科 交通运输专业 实践教学 课程优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买生 刘宇羲
专业硕士校际联合培养是在专业硕士教育深化改革,谋求优化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的战略背景下,高校为深化内涵建设,促进办学层次提升,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形式。新工科建设的兴起对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探讨了专业硕士校际联合培养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校际联合培养模式,建设校际联合培养导师队伍,构建校际联合培养协同机制,完善校际联合培养管理制度,优化校际联合培养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工科 专业硕士 校际联合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珠 庄森
高校管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完善高校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方面。立足"三全育人"背景,从管理育人角度出发,通过科学界定管理育人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深刻分析管理育人协同作用发挥的现状,提出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管理育人协同机制的思路,切实发挥协同育人效应,真正将科学规范的管理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结合起来,大力营造"管理更精细、服务更精准、教育更精心"的育人环境,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关键词:
“三全育人” 高校管理育人 协同机制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洪勇 曲秀艳 董琳 冯建民 胡可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对高校英语专业育人工作展开分析,可以发现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开展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强化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满足新时期国家提出的教师队伍建设需求。针对目前英语专业存在的人才培养与专业认证要求不符、校企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展开分析,文章提出对接专业认证、建设实践基地等策略推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机制的创新发展,能够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高校英语专业 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晁洁 龚航
“大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课程和必然要求,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的环节和重要的载体。高校要全面贯彻并落实中央“大思政课”建设方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探讨了“大思政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协同育人模式,并对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达到好的育人成效,持续不断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大思政课 社会实践品牌 协同育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勇慧 白波
本文依据建构主义理论,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河北大学协同育人具体实际,认为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符合当前国家"双创"战略要求,切合现阶段人才培养实际,探索出了有效提高人才质量的培养模式,提出探索协同育人路径的深化和拓展是巩固协同育人优势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协同育人 创新 人才 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静 刘全菊 张青
针对地方院校探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环境推进实践内容的更新优化设计,通过院校资源整合和共享环境改革调整学习及考核方法、研究校企联合培养环境协同创新教学模式以及转型改革发展环境改变教学理念。融合新工科背景下的多环境构建理工科专业"四层次四方位"实践教学体系模式,该模式有助于高校各种资源有效整合优化和强化联合交叉学科培养,以及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实践创新能力和促进理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改革发展。
关键词:
新工科 多环境 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兆兴
文旅融合为旅游院校处理传承红色文化与培养旅游人才的关系提供了新解法,红色文化与旅游职业"黏度"的增加让德技并修有了新动力,红色文化与"三全育人"的结合为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开辟了新空间,基于此,可初步构建起旅游院校红色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并演化出协同育人生态圈。
关键词:
文旅融合 红色文化 协同育人 职业院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焦立涛 梁忠环
本文以青岛黄海学院网上创业园的教育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商贸类专业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从校企共建育人平台,校企延伸育人环节,校企共建"双师"队伍,校企共同实施项目育人四个方面探讨了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
协同 平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达奇 刘一 周中华
信息化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完善终身化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剖析了信息化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提供的机遇和提出的挑战,试图从科学确立信息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强化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共建高水平网络信息平台等6个方面,构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信息化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荣杰
目前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环境有很大不同。相应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模式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文章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教学设计案例,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模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建构主义 教学设计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兵 杨婷
2019年,"双高计划"明确指出,要培养一批地方认可、行业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把高职院校打造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目前,"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学校治理水平与企业管理有差距、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相符、教学环节与企业生产环节不适应、国内外人才培养对接不紧密等问题。建立市场导向下"多元培养、三维融合、协同育人"的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均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双高计划”建设 高职机械类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存贵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由以往的注重实践应用和侧重实际操作转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特色、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工科人才。实现学科交叉融合越来越成为高等工程院校人才培养的一大发展趋势。新工科院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需要树立以工程能力为核心的跨学科培养理念,建立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开设广泛覆盖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企业学院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蔓 赵云龙 栾晓娜 尚勇
针对传统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最新研究实践以及工程训练教学改革需求,探索了新工科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并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该模式以实践产品群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载体,融合传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块,新增新工科实践教学内容,重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项目群驱动知识、能力、实践和创新有机结合,为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新工科人才提供支撑。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新工科 实践项目 实践教学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