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5)
2023(10035)
2022(8284)
2021(7796)
2020(6219)
2019(13789)
2018(13859)
2017(25071)
2016(13798)
2015(15402)
2014(15324)
2013(14348)
2012(13051)
2011(11646)
2010(11978)
2009(10799)
2008(10847)
2007(10086)
2006(8751)
2005(7636)
作者
(37832)
(31311)
(31237)
(29774)
(19932)
(15202)
(14343)
(11970)
(11797)
(11697)
(10586)
(10510)
(10182)
(9808)
(9686)
(9619)
(9566)
(9170)
(9129)
(8937)
(7846)
(7771)
(7494)
(7245)
(7232)
(7218)
(7016)
(6948)
(6480)
(6263)
学科
(45206)
经济(45150)
管理(36737)
(32487)
(27709)
企业(27709)
方法(16893)
中国(15569)
理论(14181)
(14167)
(13535)
数学(12851)
业经(12842)
数学方法(12547)
(12271)
教学(12087)
(10253)
地方(9666)
教育(9657)
(9568)
银行(9558)
农业(9309)
(9148)
(8984)
金融(8982)
(8738)
财务(8703)
财务管理(8675)
(8514)
贸易(8508)
机构
学院(186001)
大学(181946)
(64214)
管理(62930)
经济(62384)
研究(59688)
理学(52901)
理学院(52224)
管理学(50906)
管理学院(50557)
中国(45219)
(38947)
科学(37868)
(33909)
(30452)
(29963)
(28535)
(28476)
中心(28205)
师范(28134)
研究所(26768)
财经(26053)
业大(25625)
(25308)
技术(24720)
北京(24365)
(23496)
(22282)
农业(22135)
师范大学(21952)
基金
项目(117422)
研究(90850)
科学(90184)
基金(79723)
(69272)
国家(68601)
科学基金(58150)
社会(53471)
社会科(50282)
社会科学(50272)
(48774)
教育(45119)
基金项目(41211)
编号(40146)
(39945)
自然(36602)
自然科(35723)
自然科学(35713)
自然科学基金(35050)
成果(34002)
资助(32386)
课题(29394)
重点(27306)
(25673)
(25268)
(25234)
(24707)
(24657)
项目编号(24359)
大学(23056)
期刊
(79030)
经济(79030)
研究(56599)
中国(44268)
教育(38316)
学报(29460)
(28734)
(26930)
科学(25012)
管理(24674)
大学(22386)
学学(20142)
技术(19196)
农业(18242)
(16963)
金融(16963)
业经(14575)
图书(13129)
财经(12965)
经济研究(12636)
职业(12398)
(11301)
书馆(9841)
图书馆(9841)
(9609)
(9357)
论坛(9357)
问题(9321)
(9232)
财会(8753)
共检索到289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田荣燕  严李强  刘宁波  
以"理论力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例,分析现阶段西藏高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改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提出适应新工科发展的普适性教学发展模式,用以明确新工科建设过程中课程教学环节的新变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宇雷  佘明  
从"新工科"的背景出发,以高校人才培养实际要求为导向,在认真总结归纳国内高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新工科"背景给高校带来的新趋势、新要求,从而提出高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薇  眭文娟  肖延高  
【目的/意义】面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高校教育,要求提升“新工科”人才人文软实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深度融合,致力打造混合式“金课”,是高校实施“新工科”教育改革的载体和具体路径。【设计/方法】以知识产权管理通识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实践为例,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创新和突破。【结论/发现】教学实践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满意度、教师的教学体验和社会溢出效应都十分明显。这些经验可以为“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平  杨启贵  
数学创新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对于"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地建设应着眼于学校基本情况、发展战略和自身特色,注重提炼理念、明确目标、丰富建设内容、体现核心价值,以及强化训练能力建设等。通过机制创新,激发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合力打造以数学化与计算思维为特色的创新实践基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田景芝  荆涛  郑永杰  王波  杜晓昕  
"双创"实验室是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新工科"背景下"双创"实验室建设与探索,对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分别从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应用拓展、实验室的智能信息化建设、面向通识教育的实验体系改革。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和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专业认证等五个关键点对高校化学专业"双创"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蔓  赵云龙  栾晓娜  尚勇  
针对传统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最新研究实践以及工程训练教学改革需求,探索了新工科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并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该模式以实践产品群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载体,融合传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块,新增新工科实践教学内容,重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项目群驱动知识、能力、实践和创新有机结合,为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新工科人才提供支撑。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严金凤  居里锴  周成  
基于新工科理念,构建了基于IdeaVR软件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运用脚本设计、三维建模、三维场景搭建、交互功能创建等技术,开发设计了机械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提出了基于该教学系统的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提升了机械安全课堂教学素材的广度、深度及教学手段的前沿性,为国内高校的机械安全实验课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章大海  周昌静  蒋文春  王丽飞  王胜军  
点火启发式教学致力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离心泵串并联综合实验平台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实验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水平,实现工程教育与创新教学的课堂延伸,达到工程教育与企业需求的相融合,为实现"新工科"要求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在离心泵串并联实验中实施点火启发式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效果,提升了育人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立秋  方贵盛  于峰  
文章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成果导向为目的的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在传统的知识体系上融入虚拟制造的仿真环节,根据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育理念,用"五段"式实践法,重点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展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构建多样化考核评价标准,采用"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考核方式,确保课程设计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艳辉  任伟建  康朝海  姜寅令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控制原理作为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顺应新时代需求,推动创新改革。文章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系统探索在新工科背景下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基于"金课"标准融合工程实际的教学改革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樊英杰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物质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基础性学科,而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的多寡以及实验设备的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物理学的兴趣。文章论述了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的现状,以及进行自主开发的意义、原则和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宗平  陈帝伊  张宁  王少坤  
"新工科"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意义重大。研究从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提出制约高校实验室发展的主要矛盾;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研究高校实验室在实验大平台构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实验体系改革、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创新激励制度、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实验室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举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存贵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由以往的注重实践应用和侧重实际操作转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特色、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工科人才。实现学科交叉融合越来越成为高等工程院校人才培养的一大发展趋势。新工科院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需要树立以工程能力为核心的跨学科培养理念,建立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开设广泛覆盖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企业学院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丁连涛   吴彤   刘思含   杨洋   刘鹏   王云艺   曲晓海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劳动精神,在新工科背景下培育卓越工程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类仪器设备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提高其利用率、挖掘最大可用价值,是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索更加贴合基层教学单位的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路径,该文以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为例,从微、小、中、大型仪器设备的角度出发,通过课内改革打造共享空间、课外扩展建设共享平台,以及发挥社会服务协同作用的方法,解决教学类仪器设备利用率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强化仪器设备管理、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志立  
立足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围绕新时代特征、新产业诉求与新工科特色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内在逻辑,系统研判新工科的发展脉络、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新工科与新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和互利共赢发展的具体路径:一是树立"大工程"和"大工科"理念,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二是制定战略性和前瞻性规划,助力新产业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三是坚持世界性和本土化原则,助力中国产业走向世界;四是强化前沿性和实用性思维,助力产业强国建设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