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8)
- 2023(8249)
- 2022(7074)
- 2021(6613)
- 2020(5600)
- 2019(12757)
- 2018(12743)
- 2017(22742)
- 2016(12438)
- 2015(13424)
- 2014(12692)
- 2013(12237)
- 2012(10588)
- 2011(9540)
- 2010(9796)
- 2009(9527)
- 2008(9553)
- 2007(8305)
- 2006(7853)
- 2005(7283)
- 学科
- 管理(40799)
- 济(40066)
- 经济(40010)
- 业(32368)
- 企(29951)
- 企业(29951)
- 财(14541)
- 制(13045)
- 方法(12957)
- 中国(12144)
- 业经(11054)
- 农(10995)
- 数学(9713)
- 学(9627)
- 数学方法(9502)
- 理论(9126)
- 务(9101)
- 财务(9062)
- 财务管理(9037)
- 体(9028)
- 银(8648)
- 银行(8641)
- 企业财务(8503)
- 行(8206)
- 策(7920)
- 划(7706)
- 税(7696)
- 体制(7613)
- 贸(7440)
- 融(7436)
- 机构
- 学院(154620)
- 大学(153872)
- 济(59078)
- 管理(58824)
- 经济(57536)
- 研究(56415)
- 理学(47613)
- 理学院(47028)
- 中国(46358)
- 管理学(46103)
- 管理学院(45766)
- 京(34463)
- 科学(33439)
- 财(32713)
- 所(28712)
- 江(26390)
- 中心(26124)
- 研究所(25571)
- 财经(23255)
- 农(22816)
- 范(22414)
- 师范(22212)
- 北京(22167)
- 院(21187)
- 经(21092)
- 州(20648)
- 业大(19787)
- 省(18756)
- 师范大学(17876)
- 技术(17785)
- 基金
- 项目(96221)
- 科学(75895)
- 研究(73249)
- 基金(68519)
- 家(59960)
- 国家(59449)
- 科学基金(50863)
- 社会(44667)
- 社会科(42185)
- 社会科学(42175)
- 省(37515)
- 基金项目(35474)
- 教育(34567)
- 自然(32716)
- 自然科(31925)
- 自然科学(31919)
- 划(31848)
- 自然科学基金(31320)
- 编号(31029)
- 资助(27301)
- 成果(26006)
- 重点(22534)
- 课题(22208)
- 发(20720)
- 部(20635)
- 创(20222)
- 项目编号(19106)
- 性(18952)
- 年(18893)
- 创新(18831)
共检索到264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张其仔
每一轮工业革命都伴随着能够引领商业浪潮发展的世界一流管理实践的涌现。然而,并不存在永恒不变、普遍适用的世界一流管理模式和最佳实践,适应主导技术经济范式、能够充分利用国家制度经济优势、强化企业核心资源和能力的管理就是世界一流管理。对世界一流管理实践的系统梳理和理论分析显示,无论是世界一流的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等公司层面的管理,还是世界一流的运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化等职能层面的管理,都围绕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两个维度展开,且世界一流的职能层面管理日益呈现出与战略管理融合发展的态势。新工业革命为中国企业参与底层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打开了机会窗口,以"高智"学习的方式积极地吸收国外一流管理经验,同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中国独特的资源和多样化市场需求机会,是中国企业探索和定义世界一流管理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钦
"新工业革命"不仅会带来技术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更会带来管理变革和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全球正在进入数字化的商业情景,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价值网络正在发生着重构,新商业秩序正在形成。在数字化商业情境下,企业将处于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之中,企业和用户、企业内部各层级、企业和企业,以及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都在发生着变化。纵观一百多年的管理理论发展,经历了"从物到人"向"从人到物"的转变,从聚焦效率向创新和领导力转变,从指令管理、目标管理向价值观管理的转变,组织在努力克服着"自身僵化"带来的困难,总体上是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框架下,遵循着管理职能"动态平衡"的逻辑,基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易 邱国栋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组织需要从一元集权制向多元治理转变,本文通过对通用电气公司(GE)和海尔的跨案例研究发现组织从一元集权制向多元治理转变的"四反"演进路径。其中,"反集权"的本质是组织权利分化,组织演进逻辑是从"垂直"到"水平",以构建赋权赋能为核心的扁平网络化组织。"反边界"的本质是组织边界扩张,组织演进逻辑是从"有形"到"无形",以构建动态无边界的虚拟组织。"反分工"的本质是组织流程再造,组织演进逻辑是从"分散"到"整合",以构建人机融合智能型组织。"反范式"的本质是管理范式转变,组织演进逻辑是从"有序"到"无序",以构建平台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管理范式。进一步对"四反"路径进行整合分析,构建了基于"四反"的多元智能组织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后现代管理哲学为理论基础,符合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组织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将引领未来的组织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新工业革命 “四反”路径 多元智能组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明志 余东华
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以应对新工业革命和科技变革挑战。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成为一大趋势。"中国制造2025"碳减排内涵应该包括满足这一目标要求、制定分行业计划、落实分阶段任务、保障分举措实施四方面内容。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碳减排之间存在兼容性,碳减排路径应该涵盖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改善生产制造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区域分布、完善倒逼行动机制六方面内容;低碳导向产业选择应该包括高耗能传统产业、数字化产业、绿色能源产业、新兴材料产业四大重点领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富金鑫 李北伟
本文从归纳总结历次工业革命中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入手,全面分析"工业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技术经济范式与管理思想协同演进的规律,进而提出工业4.0时代管理思想理论与应用实践层面发生的本质变革,以期为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管理理论创新和管理实践进步提供支持与参考,更为我国在工业4.0的发展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前进提供助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人缘 吴雪萍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和3D(三维)打印等技术为代表,正在引领世界各国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此轮工业革命驱动制造业向智能生产转型,由此带来对工业人才培养的全新需求。为顺应时代潮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实施都需要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智能型人才和生态型人才。为此,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职业教育应该从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重构专业体系和重组课程内容等方面满足经济发展新需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羽中 曹宇
工业革命对高等教育变革的引领有其历史必然性,大学在历次工业革命的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一系列创新所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同样地昭示着新一轮高等教育变革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关键词:
工业革命 高等教育 变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婧 耿成义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对其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重建更是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在德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分析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揭示了职业教育对社会及个人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重视职业教育功能的转变和发挥。
关键词:
德国 工业革命 职业教育功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在人类发展史上,工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自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在工业化进程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教育体系、劳动力结构、公民生活方式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推进对于以培养劳动力市场所需人才为主要职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影响,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整个工业化过程的推进伴随着职业教育总体规模的扩张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张原,2012)。自进入2010年以来,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呼声日益高涨,2013年
[期刊]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
刘云浩
深度互联,开启智慧革命,你准备好了吗?[从人类群体智慧的角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本书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和浅显易懂的语言为读者一一细解新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革,精准剖析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和本质,解开对这场新变革的种种困惑与谜团,帮助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佑镁
新工业革命催生了个体制造时代,创客登上了历史舞台;数字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创新的准入门槛,推动了众创时代的民主化创新,创客发展迎来历史机遇。创客运动为创客的先声,激发个体自造者的创新活力;创客精神是其内核,融入DIY、创新、自组织、互联网+四大基因;创客空间是载体,支持开源共享、协作共创和跨界创新,养成追求创变、乐于分享、善用工具和融合玩学的创客行为特质;创客文化是其给养,通过持续不断的涵化和濡化,使之成为一种主流的、引领创新创业的众创文化。构建融合全人发展的创客教育新生态,可以清晰地描述创客要素整合于教育系统的基本框架,从资源开放、课程重构和知识创造嵌入,通过创客增强教学、创客融合课程、创客变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传忠 杜新建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制造模式和组织模式变革,促使全球价值链分解、融合和创新,使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发生变形,各环节附加值也相应发生变化。面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我国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巨大的挑战。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打造以"本土企业"为链主的分工体系,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加快推进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获取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传忠 杜新建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制造模式和组织模式变革,促使全球价值链分解、融合和创新,使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发生变形,各环节附加值也相应发生变化。面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我国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巨大的挑战。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打造以"本土企业"为链主的分工体系,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加快推进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获取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威 储昭卫 韩旭 胡顺顺
工程硕士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存在培养过程和评价标准与工学硕士生同质化的问题。从工程创造力及其提升障碍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外四所高校的工程硕士生培养经验,从目标、过程、支撑、评价四个维度构建了面向工程硕士创造力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塑造创造性人格、面向重大需求为目标指向;通过革新培养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引入项目式学习、创新思维与方法等重构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以校政企协同、科教融合与创新文化环境等为支撑保障。同时建立了针对工程硕士生创造力、教学效果和综合质量的评价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伏瞻
当前,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由导入期向拓展期转变的关键阶段。新工业革命在为全球经济增长构筑新动力、促进包容性发展和提升人类社会福祉的同时,也将重塑国家间竞争格局,为后发国家的竞争与赶超提供窗口期。面对新工业革命的冲击,只有坚持开放和多边主义,以多边规则基于公平对等原则进行约束和引导,各国才能共享工业革命的红利,有效应对工业革命的挑战。这决定了未来全球治理变革的主流方向和主导逻辑必然是多边主义,而不是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诸如WTO等现有多边组织的改革,必须在坚持多边主义原则的前提下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